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69-17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60例健康正常者作为对照,对比两组之间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同时统计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分别是(0.034±0.004)μg/L、(0.082±0.012)mg/L,而观察组患者的两指标水平分别是(0.073±0.007)μg/L、(0.324±0.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单支冠脉病变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分别是(0.065±0.005)μg/L、(0.301±0.029)mg/L,双支冠脉病变分别为(0.070±0.006)μg/L、(0.317±0.033)mg/L,三支冠脉病变分别为(0.075±0.008)μg/L、(0.341±0.037)mg/L,三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和正常人群相比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而ACS患者中冠脉病变支数和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检测59例进展期肺癌患者[3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例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前、3个疗程化疗后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进展期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NSCLC组与SCLC组差异有显著性,D-二聚体在NSCLC组更高表达.NSCLC与SCLC患者的Ⅲ、Ⅳ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39例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后有效(PR/CR)组D-二聚体含量为(223.00±102.16)mg/L,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稳定(SD)组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78),化疗后进展(PD)组D-二聚体含量是(1024.81±577.08)mg/L,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SCLC患者中化疗后PR/CR和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进展期肺癌观察病情、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对NSCLC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联合D-二聚体预测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6月儿科收治的4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试验组(合并冠脉损伤,13例)和对照组(非冠脉损伤,34例),并分别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儿血小板指标PLT、PCT、MPV、PDW、TSP-1与TSP-2以及血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PDW(16.53±0.44)%,TSP-1(34.17±10.63)μg/L、TSP-2(10 962.45±3 714.61)μg/L、D-二聚体(3.84±1.61)n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PLT(349.52±96.83)×109、PCT(0.46±0.10)%、MPV(8.96±0.54)fl、PDW(16.39±0.51)%,TPS-1(27.96±5.81)μg/L,TPS-2(8 022.59±3 971.54)μg/L,D-二聚体(1.12±0.64)n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二氧化碳分压和D-二聚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52例AECOPD患者为实验组,分别收集患者经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和PaCO2水平;再选取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PaCO2水平,然后再比较两组D-二聚体、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和PaCO2水平分别为(401±190.8)μg/L、(65.7±10.1)mm Hg(1 mm Hg=0.133 kPa),对照组的D-二聚体和PaCO2水平分别为(81.1±18.6)μg/L、(35.8±3.2)mm Hg,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PaCO2水平分别为(87.4±19.8)μg/L、(37.2±4.5)mm Hg,这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81.1±18.6)μg/L、PaCO2水平(35.8±3.2)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PaCO2水平比健康人群的要高,所以在AECOPD患者的治疗中要严密监测血浆D-二聚体和PaCO2水平,以此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与脓毒血症病人病情的关系,探讨其在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脓毒症212例病人基本信息、入院24 h内PC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应用入院24 h最差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依据病人28 d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PC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在评估脓毒症病人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PCT、D-二聚体水平高于存活组,其中死亡组PCT为(40.92±32.62)μg/L,高于存活组(30.67±32.34)μg/L,死亡组D-二聚体为(8.54±6.82)mg/L,高于存活组(6.25±6.06)mg/L(均P<0.05),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存活组,其中死亡组凝血酶Ⅲ为(60.75±19.71)%,低于存活组(67.97±16.1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80例入组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方法、日本CA-7000全自动监测仪测定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化疗前消化道肿瘤进展期(Ⅲ、Ⅳ期)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15±0.48)mg/L、(1.98±0.77)mg/L;早期(Ⅱ期)D-二聚体含量(0.28±0.09)mg/L;三者间比较,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37例疗效达(CR+PR)组与治疗前D-二聚体差值为(-0.41±0.19)mg/L;25例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治疗前后差值为(0.09±0.11)mg/L;18例疗效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差值(0.84±0.32)mg/L;且进展期(Ⅲ、Ⅳ期)化疗后有效组(CR+PR)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后进展组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稳定组(S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低可作为消化道肿瘤观察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及化疗疗效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医院急诊和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确立D-二聚体检测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利用免疫比浊法的原理,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经实验发现,确诊为肺栓塞的45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1.86±0.29)μg/ml高于正常临界值(0.5 μg/ml),治疗4 d后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8±0.24)μg/ml,比治疗前降低,7 d后测量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45±0.19 μg/ml,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肺栓塞发生的敏感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观察肺栓塞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郜靓  张亚雷  杨海虹 《安徽医药》2010,14(11):1311-131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抗凝治疗对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晓颜  杨继红  朱旭峰 《中国医药》2011,6(11):1346-134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自噬蛋白Beclin1、PLT、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变化的趋势与肺癌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血凝仪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50例不同病理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定量Beclin1和D-二聚体、血浆Fib水平和PLT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24.90±4.68)%比(92.27±4.52)%],Fib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04±0.772) g/L比(2.953±0.719)g/L、( 1443.8±1664.5) μg/L比(148.8±82.4) μg/L,P<0.01].肺癌组患者PLT计数为(506.60±65.21)×109/L,正常对照组为(210.94±47.34)×109/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着病理恶性度的增加,肺癌组患者PLT明显增高,同时血浆Fib水平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血PLT、血浆Fib和D-二聚体含量及自噬蛋白Beclin1的变化与肺癌的恶性度有明显相关性,联合多参数检测综合分析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孙谦 《中国医药指南》2014,(18):128-12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62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浆DD水平,并与6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的平均浓度为(1468.4±35.7)μg/L,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均≥500μg/L,阳性率为100%。健康者的D-二聚体的平均浓度为(326.7±21.5)μg/L,D-二聚体平均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肺栓塞的程度,并对预后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并分别在化疗前后予以患者D-二聚体、CEA水平检测,对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分期为依据进行分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D-二聚体、CEA水平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化疗后,根据化疗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稳定组及进展组;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稳定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进展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则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化疗前后CEA水平比较,完全缓解组与部分缓解组患者均明显下降,进展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D-二聚体、CEA联合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为研究组,和50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含量。结果两组患者D-二聚体比价,研究组指标为(4012.39±1751.00)μg/L,对照组D-二聚体值为(236.69±57.00)μg/L,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诊断意义,并且经济、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破壁饮片及传统饮片对血液粘稠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破壁组、传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三组受试者均空腹采集前臂静脉血5 ml,破壁组于血液中加入丹参破壁饮片混悬液2 ml,传统组于血液中加入丹参传统饮片水煎液2 ml,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三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结果传统组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水平分别为(5.04±1.21)、(10.14±2.65)、(1.06±0.32)mPa·s,破壁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水平分别为(4.49±1.35)、(7.63±2.31)、(0.75±0.24)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5.73±1.52)、(12.61±3.54)、(1.74±0.56)mPa·s,破壁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的PLT、Fib、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78.45±52.37)×10^9/L、(3.21±1.26)g/L、(125.67±30.21)μg/L,破壁组PLT、Fib、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47.86±41.62)×10^9/L、(2.14±1.02)g/L、(98.69±27.56)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5.75±62.53)×10^9/L、(4.63±2.15)g/L、(152.85±48.43)μg/L,破壁组PLT、Fib、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丹参破壁饮片改善血液粘稠度的效果优于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晚期胃癌病情评估及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凝固底物发色法和直接法测定112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及4周期化疗结束后血浆D-二聚体和HDL水平,分析两者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远处转移相关;T3~4病变和远处转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DL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浸润深度无关,但与远处转移相关;远处转移患者的HDL水平明显降低(P<0.01)。有效组化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P<0.01),HDL水平明显升高(P<0.01)。化疗无效组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明显降低(P<0.01)。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为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与失血性休克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和未并发DIC组(46例),另选取2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4次,其余组分别于休克后1、3、5、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 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休克后1、3、5、7 d非DIC组D-二聚体[(1108.42±229.69)、(948.85±216.32)、(836.96±193.82)、(728.92±183.85)μg/L]及DIC组[(1254.49±289.65)、(1477.95±446.79)、(1665.81±652.36)、(1965.21±859.8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9.32±45.7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血性休克后3、5、7 d非DI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降低(P<0.01),而DIC组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P<0.01);休克后3、7 d时DIC组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非DI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休克后急性期D-二聚体的升高程度与休克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预测休克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与失血性休克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和未并发DIC组(46例),另选取2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4次,其余组分别于休克后1、3、5、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 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休克后1、3、5、7 d非DIC组D-二聚体[(1108.42±229.69)、(948.85±216.32)、(836.96±193.82)、(728.92±183.85)μg/L]及DIC组[(1254.49±289.65)、(1477.95±446.79)、(1665.81±652.36)、(1965.21±859.8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9.32±45.7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血性休克后3、5、7 d非DI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降低(P<0.01),而DIC组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P<0.01);休克后3、7 d时DIC组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非DI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休克后急性期D-二聚体的升高程度与休克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预测休克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环 《河北医药》2007,29(6):580-58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胶体金方法测定5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有效组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稳定组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展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肺癌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化疗后D-二聚体的含量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汪江 《中国药业》2013,(21):82-8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5例NSCLC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116例,化学治疗组119例.各组治疗前后与1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随访1年,记录术后、化学治疗后肿瘤复发转移率及NSCLC患者化学治疗后的中位生成时间.结果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70±0.24)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4±0.02) mg/L(P<0.05).Ⅲ~Ⅳ期NSCLC患者(化疗组)D-二聚体水平为(2.30±0.32)mg/L,明显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手术组)的(0.86±0.36)mg/L(P<0.05).化疗组化学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学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2个月,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13.6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估临床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老年患者严重创伤后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后肺栓塞患者46例,另取老年严重创伤后非肺栓塞患者40例作为对照。BNP和D-二聚体应用ELISA法检测。结果肺栓塞组BNP和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86.22±21.54)ng/ml和(1571.21±261.46)ng/ml,显著高于非肺栓塞组的(27.63±4.58)ng/ml和(189.16±41.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栓塞患者休克组BNP和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8.02±40.72)ng/ml和(2037.62±314.83)ng/ml,显著高于非休克组的(128.56±14.97)ng/ml和(1367.16±203.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和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4,P〈0.05)。结论老年创伤后肺栓塞患者中存在BNP和D-二聚体表达的上调,BN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以用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吉非替尼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肿瘤相关指标[糖类抗原CA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87.73±5.55)分高于对照组的(83.54±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YFRA21-1及CEA水平分别为(32.17±5.66)U/ml、(2.77±0.88)ng/ml、(8.56±0.77)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4±5.21)U/ml、(3.34±0.98)ng/ml、(9.12±0.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A19-9、CYFRA21-1及CEA的表达,进而提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