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199-201
目的消化内科患者分别应用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进行临床诊断检查,对其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参与本实验的消化内科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均n=44),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胃镜诊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无痛胃镜诊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诊断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检查后生命体征指标如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数据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诊疗效果更好。结论将无痛胃镜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这种诊疗方法安全性明显、能够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患者不适感也较轻,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探讨消化内科应用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胃镜检查,实验组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率和检查中止率为35%、0%,而对照组分别为95%、20%,且实验组检查操作时间更短,生命体征更平稳(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而言,无痛胃镜技术安全有效,且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检查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不同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有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普通胃镜检查,实验组60例患者则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后的不适反应以及各项体征指标。结果由数据统计可知,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后的不良反应差异较大,且实验组患者在检查后的临床体征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采用了无痛胃镜法,相比普通胃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52-354
目的:调查分析消化内科疾病检查中使用无痛胃镜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理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180例住院患者的资料,按检查方式不同分成普通胃镜组和无痛胃镜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 O2)等临床指标变化,检查时间,终止检查人数,不适反应发生率及疾病检出率等。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检查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检查时间、终止检查人数、不适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胃镜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检查中,无痛胃镜技术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胃镜组和无痛胃镜组,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诊治期间的不良反应、胃镜检查的感受及内镜操作时间的差异性。结果与普通胃镜组相比较,无痛胃镜组的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舒适度,可减少内镜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上消化道病变中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的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对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诊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实验组采用无痛胃镜诊疗术,比较两组诊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均得到确诊,患者中13例十二指肠疾病,占32.5%,20例食道疾病,占50.0%;7例胃部疾病,占17.5%;检出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无痛胃镜诊疗术诊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彩霞 《黑龙江医药》2022,(5):1179-1182
目的: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下切除胃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胃息肉患者确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个组别:常规组和无痛组,各有患者48例。无痛组采用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常规组采用普通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4h的疼痛程度。结果:无痛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97.92%VS 81.25%,P<0.05)。无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4h的VAS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无痛组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优于普通胃镜,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患者疼痛程度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息肉清除彻底,临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95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中85例患者为实验组,行无痛胃镜检查;另11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普通胃镜检查。检查中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注意不良反应的情况,术后观察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痛胃镜的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波动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无痛胃镜是一种比普通胃镜更容易被接受,成功率更高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效果,为帮助消化内科患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4例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放弃检查的例数以及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操作时间、不良反应率、放弃检查率以及疼痛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可大大减轻患者疼痛、恶心等不适,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开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价值。方法将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62例,分别给予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检查,观察胃镜检查过程患者的不适反应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对比,三组在正确诊断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检查前超细胃镜组、无痛胃镜组、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出现紧张不安等不适反应分别占41%、32%、95%;三者检查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分别为19.3%、4.8%、79.0%;与普通胃镜相比,超细胃镜与无痛胃镜检查不适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细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与检查前比较都有升高,血氧饱和度检查中略低于检查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各指标均较检查前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组检查中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较检查前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结论三种胃镜检查均安全可靠,超细胃镜的观察指标波动范围最小,与其他二者比较,安全性最好;无痛胃镜痛苦最小,受检者耐受性最高,优于超细胃镜及普通胃镜;诊断正确率三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无痛胃镜在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胃镜在应用中的临床特点及利弊,寻求一种安全、无痛的胃镜检查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例申请胃镜检查者,分别采用静脉麻醉和一般咽部麻醉的方法。记录两组被检查者的反应、血压、心率、呼吸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施行胃镜诊疗,患者可避免非麻醉下内镜所带来的各种痛苦以及由此造成的机体应激反应和精神创伤。医生可以更详细地诊断和彻底治疗,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率。结论静脉麻醉下内镜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的检查方法,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在临床护理方法上的区别。方法接受胃镜治疗的124例患者,60例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64例患者采用普通胃镜检查,分析两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找出两种胃镜检查时的不同之处并进行总结。结果124例患者中,经普通胃镜检查的64例患者中,胃镜检查成功率仅为75%。而经过无痛胃镜检查的60例患者,通过专业的护理,胃镜检查的成功率为100%,患者与家属都对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结论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检查时存在很大的不同,由于镇静药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得到了运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40例患者和进行普通胃镜检查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护理方法,总结两种胃镜检查的特色。结果护士对采用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需要加强对用药期间的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后直至患者完全清醒方可离开。对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结论无痛胃镜使用镇静药物,在患者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与普通胃镜不同,需要护士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采用无痛胃肠镜技术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的效果和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这一年时间里,抽取88例在我院就诊的消化内科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4例。A组(无痛胃肠镜)患者在健忘镇痛麻醉后,进行胃肠道镜的检查治疗;B组患者直接采用胃肠道镜技术进行检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检查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肠镜技术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诊疗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侯保全 《北方药学》2013,(8):125-125
目的: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普通的胃肠镜检查。试验组:对患者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患者治疗反应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对照组的变化明显大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中,采用无痛胃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麻醉胃镜(EG-450WR)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性。方法将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05例随机分为两组,行普通胃镜检查组101例,常规咽喉部麻醉,不给予镇静镇痛药。无痛胃镜检查组104例,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结果无痛胃镜组较普通胃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命体征更平稳,患者术后感受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受检率及疾病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提高。结论无痛胃镜对于老年患者舒适、有效,具有切实可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取常规的胃肠镜检查治疗,观察组26例,采取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检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检查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比较妊娠期女性经鼻超细胃镜、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行胃镜检查的76例患者,根据检查方式分组,经鼻超细胃镜组25例,普通胃镜组24例,无痛胃镜组27例,比较生命体征指标、检查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经鼻超细胃镜组检查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所升高,与检查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普通胃镜组则明显升高(P<0.05),而无痛胃镜组有所下降(P<0.05),3组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经鼻超细胃镜组、无痛胃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行胃镜检查中采用经鼻超细胃镜、无痛胃镜的耐受性优于普通胃镜,检查安全性高,可保障患者检查中的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林广忠  吕芳  曾吉才 《贵州医药》2006,30(3):241-242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占我院内科门诊人数 30%以上,而胃镜检查又是消化系统疾病检查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普通胃镜由于操作时患者常伴有剧烈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现象而成为患者拒查的一个主要原因,我院于2003年9月起开展“无痛胃镜术”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