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疗效。方法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120例初诊T2DM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作为治疗组;另选取120例初诊T2DM患者予口服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个月后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变化情况。强化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BG、PBG、HbAlc等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均于睡前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 FBG、2h P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标准差及极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1例(3.3%),对照组低血糖反应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效果好,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比较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对照组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 、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FBG、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快,安全性高,优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傅嘉颖 《海峡药学》2012,24(2):155-156
目的 观察使用2种降糖药仍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在临床上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仍然不达标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Det)或甘精胰岛素(Gla)治疗,疗程为期一年,观察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一年FBG、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一年后,两组HbA1c、FBG、2hPG均较之前下降.但是两组在降低血糖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特胰岛素在显著改善血糖的同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与使用甘精胰岛素相比减少2.0次/(患者·年).结论 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者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地特胰岛素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体重增加少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停用降糖药,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于餐前30 min注射诺和灵30R,观察组患者于每日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并于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疗程4个月,观察指标有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Hb A1c指标有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 A1c指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1.1%,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指标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邓艾平  王中京  王奕 《中国药师》2012,15(6):861-86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新诊断T2DM患者8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采用≥2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B组28例采用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联合那格列奈120或240 mg口服;C组30例采用预混胰岛素30R或50R餐前30 min皮下注射,bid.治疗12周后观察3组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的变化及低血糖频次.结果:在饮食及及运动达标的前提下3组FBG、2HBG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分别为8.2 d、7.1 d及6.5 d,FBG、2H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B、C两组HbA1c下降幅度显著超过A组(P<0.05);3组因FBG及2HBG未达理想水平退出观察的病例各为8例、4例、7例,严重低血糖发生的例数分别为3例、3例、6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新诊断的T2DM在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PBG、MAGE、HbA1c、BMI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稳态模型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β)为(48.7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2±7.27)%,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29±0.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相比单一使用阿卡波糖疗效更佳,且对胰岛B细胞功能有积极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现抽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治疗,以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为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在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PBG2h、Hb A1c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的血糖控制优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患者依从性好,易于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吡嗪与每日注射两次诺和灵30R(可溶性人胰岛素30%,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7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发生低血糖情况的比较。方法:32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频率,以及空腹血糖(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30R的剂量。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少于诺和灵30R用量。结论:清晨口服长效降糖药联合睡前注射1次长效甘精胰岛素可使更多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且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9%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 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下降(P<0.001);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let)均显著升高(P<0.001).组间比较IG组低血糖事件少于NPH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对HbA1c>9%的初诊T2DM患者的疗效佳,但甘精胰岛素更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6例DM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采用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68例。研究1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方式,研究2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及日均胰岛素用量、血糖指标达标时间。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FPG为(5.80±1.05)mmol/L、2 h PBG为(7.55±1.13)mmol/L、HbA1c为(6.52±0.84)%,研究2组FPG为(5.76±1.04)mmol/L、2 h PBG为(7.50±1.15)mmol/L、HbA1c为(6.49±0.83)%。两组FP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日均胰岛素用量(35.07±3.26)U少于研究1组的(43.85±3.82)U,血糖指标达标时间(5.56±1.2...  相似文献   

12.
毛有可 《海峡药学》2012,(10):211-21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血糖仍不能达标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等分成两组。在原方案不变的情况下,一组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另一组联合使用中性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作为对照。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并统计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能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操作方便,无需住院,病人容易接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30)和预混胰岛素组(n=30)。甘精胰岛素组采用三餐前15min各服0.5~1.5mg瑞格列奈,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及FBG、早PPG均较前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午餐PP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治疗能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偏低,控制午餐后血糖效果更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中和量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上消化道出血量、便潜血转阴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5.88±1.37)mmol/L、2 h PG(8.69±2.03)mmol/L、HbA1c(6.58±1.16)%低于对照组的(6.75±1.98)mmol/L、(10.37±3.12)mmol/L、(7.6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量、便潜血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控制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与上消化道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NpH)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口服降糖药(OAD)治疗后空腹血糖(FPG)控制不佳的53例T2DM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25例)和NpH组(28例),在OAD不变的基础上,根据FPG监测情况调整两种胰岛素的用量,直至FPG<6.5 mmol/L,并维持治疗至8周.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餐后血糖(2 h PBG)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P<0.05),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甘精胰岛素和NpH都能有效降低FPG,在相同FPG水平下,甘精胰岛素稳定全天血糖和减少低血糖方面要优于Np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实施进一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A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B组患者采用艾塞那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8.2±2.0)mmol/L、(8.6±1.6)mmol/L、(7.9±1.1)%,观察A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6.8±1.4)mmol/L、(7.0±1.5)mmol/L、(7.0±0.7)%,观察B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7.4±1.2)mmol/L、(7.8±1.8)mm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司那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及三餐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功能指标[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PCP)、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 h PG(9.71±1.44)mmol/L、Hb A1c(6.81±0.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5±1.98)mmol/L、(7.26±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MI(24.09±1.14)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83±1.01)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CP、2 h P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联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c〉7%),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采用每天一次注射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观察治疗前后的FBG、2hBG、HbA,c,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BG、HbA.c均较基线下降,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在控制血糖方面同样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照每日3次与2次治疗皮下注射诺和锐30特充两种方法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Ⅱ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结果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116例口服降糖药失效T2DM随机分为诺和锐30特充每日3次皮下注射治疗组(A组)与诺和锐30特充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B组).两组每隔天监测三餐餐前后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治疗剂量至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早餐与餐后血糖,观察24周.并监测治疗前、中、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上两组各对应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空腹血糖(FBG)与餐后血糖(PBG)、HbAlc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与B组比较早餐FBG、中餐PBG、晚餐前血糖降低显著(P<0.01).结论 在口服药失效的T2MN中,诺和锐30特充每日3次皮下注射方法就如同胰岛素泵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高血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效价。方法将6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三餐前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记录并比较2组血糖控制及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成本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强化治疗后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降糖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人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用于初诊血糖过高的T2DM患者疗效确切,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