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八段锦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共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运动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八段锦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最大代谢当量(METmax)、最大摄氧量(VO2max)、6分钟步行距离(6MW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METmax、VO2max、6MWT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八段锦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睡眠质量,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61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心脏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室舒张功能指标[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心肌耗氧量(CMO)]水平、心肺功能指标[最大摄氧量(VO_(2)max)、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slope)、无氧阈(AT)、最大代谢当量(METmax)]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E/A、CM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O_(2)max、METmax、AT水平高于对照组,VE/VCO_(2)slop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36%,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AMI经PCI术后患者可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和心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术后心脏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云在线终端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指导,试验组采用云在线终端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心脏功能指标、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记录两组干预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再住院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干预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心排血量、LVEF、LVEDD高于对照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6个月后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高于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干预3、6个月后的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社会情感、医学疾病管理行为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Ⅱ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Ⅱ期心脏康复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运动风险分级,并根据分级进行运动康复指导.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后的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脏指数(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且少,应用价值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中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为(359.85±31.53)m,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3,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医学综述》2017,(18)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心脏康复学在改善PCI术患者预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作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因研究对象差异、操作方法不同、评价内容有别等因素,尚未对临床实际工作提出规范的指导意见。目前,心脏康复运动疗法主要针对非复杂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但对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量化步骤相对较少,多为经验的介绍与总结,缺乏对照性的研究。未来,研究人员应研究制订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临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
《吉林医学》2019,(11)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行PCI的NSTEM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予以Ⅰ期心脏康复。两组于术前和出院前进行超声检查,出院前行6分钟步行实验(6MWT)测试和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心理状态,比较两组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出院前,观察组LV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C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STEMI患者PCI术后予以I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提高有氧运动耐力,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缩短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水平和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LVEF、6MWD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6MWD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黄楚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4):3046-3048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前三步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进入本院实施PCI治疗的AMI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康复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护理,50例)和B组(常规护理+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58例)两组。两组均干预3 d结束后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在随访结束时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第5天结束后,B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A组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天结束后,B组6 min步行距离试验结果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B组Barthel(BI)指数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前三步法用于PCI术后AMI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升运动耐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行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11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心脏康复干预。干预2周后观察患者心理症状、心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 <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介入治疗AMI患者护理中行心脏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症状改善效果,促进心脏功能获得更好的改善,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其中行择期PCI(发病至就诊时间5~10d)的75例为对照组,行直接PCI(发病至就诊时间2~12h)的75例为研究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24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心率功率谱低频(LF)、心率功率谱(HF)]、血流动力学[肺动脉平均压(mPAP)、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及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DNN、rMSSD、LF、HF、mPAP、mM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DNN、rMSSD、HF高于对照组,LF、mPAP、mMPG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择期PCI治疗,直接PCI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27.03%,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心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早期康复训练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和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至4月期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入院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分为早期下地组(≤ 48h)和非早期下地组(>48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数据,以及记录早期活动的不良事件及阻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下地时间的因素。结果:102例AMI患者中,101例在出院时成功下地活动,其中62例(60.8%)进入早期下地组。非早期下地组(n=39)患者年龄更大,GRACE评分更高,LVEF更低,前壁心肌梗死占比高,合并肾功能不全人数更多,辅助治疗措施应用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均<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GRACE评分(OR=0.960,95% CI 0.939-0.981,P<0.001),LVEF(OR=1.139,95% CI 1.038,1.251,p=0.006)是影响下地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GRACE评分可作为AMI患者能否在48h内下地的预测因子(AUC=0.833,95%CI 0.742-0.924,P<0.001),其最佳临界诊断值为167分(敏感度 0.65,特异性 0.986)。结论:对于AMI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级,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是安全可行的,GRACE评分和LVEF可作为判断能否实施早期心脏康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85例A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PCI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PCI术前、PCI术后3 d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于PCI术后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3 d,两组LVEF较PCI术前均升高,且左西孟旦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cTnI、BNP、hs-CRP和IL-6较PCI术前均降低,且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 在AMI患者PCI术后应用左西孟旦,可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