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晶  郑跃杰  林梅芳 《安徽医学》2013,34(7):989-992
目的调查深圳市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310例,通过临床、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明确病因。结果前3位病因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感染后咳嗽(PIC)、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分别占33.9%、28.4%和15.5%,其他病因为迁延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百日咳和抽动症等。结论本组0~1岁慢性咳嗽患儿主要病因为PIC、迁延性支气管炎和百日咳;1~3岁患儿病因以迁延性支气管炎为主,其次是PIC和CVA;3岁以上儿童以CVA、PIC和UACS多见。  相似文献   

2.
吕严冰 《中外医疗》2011,30(17):92-92
目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方法及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总结510例患儿的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UACS)、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气管异物、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过敏性咳嗽(AC)、心因性咳嗽等。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不同。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在基层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区分病因,依据不同病因诊断,并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浙江台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为经验性诊治该地区儿童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1年8月就诊并有完整资料的慢性咳嗽患儿258例,遵循国内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作出慢性咳嗽初步诊断并按时随访,作出最终诊断。结果258例患儿中最终确定病因患儿239例(92.6%),其中单一病因咳嗽患儿204例,占85.4%;二重病因35例,占14.6%。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前四位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07例(41.5%),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59例(22.9%),CVA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35例(13.6%),UACS31例(12.0%)。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患儿均以变异哮喘咳嗽为主,而学龄期儿童组以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为主。CVA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夜间咳嗽,UACS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湿痰咳嗽。初诊就能确定病因诊断的比例为57.4%(148/258)。结论浙江台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CVA+UAC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而且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不同。各种病因的咳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可为经验性诊治儿童慢性咳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龙娟 《现代实用医学》2013,(10):1177-1179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版)的诊断程序分析研究其病因,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41患者中明确诊断135例(95.74%),单一病因123例,双重病因12例,病因包括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65例(42.48%),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7例(30.7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13例(8.50%),感染后咳嗽(PIC)10例(6.54%),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7例(4.58%),慢性支气管炎(CB)3例(1.96%),变应性咳嗽(AC)2例(1.31%),病因未明者6例(3.92%).结论 UACS、CVA、GERC及PIC是慢性咳嗽主要病因,熟悉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掌握适当的诊断方法,可以明确多数患者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入选者痰液中炎症细胞水平、痰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含量,测定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患者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8和eotaxin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IL-8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及eotaxin含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分别呈正相关(P〈0.01),IL-8和eotaxin含量分别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P〈0.01).说明IL-8和eotaxin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和气道不可逆性阻塞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5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295例,剔除不符合入选标准患儿16例,将其余279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婴幼儿组(n=84)、学龄前期组(n=135)、学龄期组(n=60)。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按照慢性咳嗽诊断程序作出病因诊断。根据临床资料等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呼吸道感染后咳嗽(PIC)等主要病因构成比。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3组不同病因之间构成具有差异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UACS、CVA以及PI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79例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为:UACS 79例(28.31%),CVA 91例(32.62%),PIC 90例(32.26%),多病因19例(6.81%);婴幼儿组病因以PIC为主,学龄前期组三大病因构成比大致相同,学龄期组病因以CVA为主;通过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分析表明性别、入托情况、烟草环境暴露等31个相关因素在不同病因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ACS危险因素包括家族成员吸烟(烟草环境暴露)、白天咳嗽、卧位时咳嗽、鼻塞等(P<0.05);CVA危险因素包括家族过敏性鼻炎病史、家族哮喘病史、冷空气或异味刺激、过敏原等(P<0.05);PIC危险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因素、抗生素使用(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患儿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不同,且相同病因在不同年龄段病程存在差异。UACS危险因素包括家族成员吸烟(烟草环境暴露)、白天咳嗽、卧位时咳嗽、鼻塞等,CVA危险因素包括家族过敏性鼻炎病史、家族哮喘病史、冷空气或异味刺激、过敏原等,PIC危险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因素、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引起宜宾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分析病因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设计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调查表,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共166例慢性咳嗽儿童进行诊治,并完成3个月随访,进而统计病因构成比。结果:病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76例(45.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CVA40例(24.1%),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23例(13.9%),UACS 19例(11.4%),心因性咳嗽3例(1.8%),原因不明者5例(3.0%),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结论:引起宜宾地区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前4位病因依次为CVA、CVA+UACS、PIC、UACS,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功能相关指标在儿童伴或不伴变应性鼻炎(鼻炎)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其他慢性咳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2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门诊行肺功能和FeNO检测的199例慢性咳嗽(慢咳)患儿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慢咳患儿分为CVA 组(n=86)和非CVA(NCVA组,n=113)。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FeNO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50)及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在预测CVA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筛选FeNO预测价值最高(P<0.001)。FeNO、MMEF和MEF25可能是区分CVA和NCVA的有效指标(均P<0.05)。FeNO和MMEF对CVA和NCVA的鉴别预测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1.5 ppb [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敏感性为80.16%;特异性为75.92%;PPV 64.12%;NPV:87.50%]和84.5%预计值(AUC为0.726;敏感性为61.90%;特异性为77.66%;PPV 75.58%;NPV 64.60%)。FeNO联合MMEF诊断CVA的最佳临界值为>21.5 ppb,MMEF <84.5%预计值(AUC为0.988)。FeNO对于鉴别儿童慢咳中鼻炎受试者和非鼻炎受试者的不同临界值分别:21.5 ppb(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81.1%)和27 ppb(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8.3%)。鼻炎受试者的AUC (0.925)明显高于非鼻炎受试者(0.871)。FeNO联合MMEF对于鉴别鼻炎患儿的AUC为0.989,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84.4%。对于非鼻炎受试者,FeNO联合MMEF的AUC为0.500,敏感性为47.6%,特异性为80.0%。结论: FeNO和MMEF在儿童慢咳中对CVA鉴别可能有较大的价值。FeNO和MMEF联合使用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FeNO联合MMEF对与儿童慢咳中CVA伴有鼻炎者预测的准确性高于非鼻炎患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64例慢性咳嗽患儿,除外特异性咳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19例(29.69%)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1例(32.8%)、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17例(26.5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3例(4.69%)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S)2例(3.21%).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CVA、UACS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主要病因,而 CVA占居首位.结论慢性咳嗽虽病因复杂,只要按诊疗程序逐一排除,可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气道高反应(AHR)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内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儿童慢性咳嗽患儿51例,所有患儿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查。对比不同病症患儿临床特征、AHR分级以及随访前后诱导痰和FeNO及其相关性。结果 CVA患儿第6个月中度分布[6例(11.76%)]比例明显低于初诊时[15例(29.41%)],第6个月极轻度[16例(31.37%)]及阴性分布[7例(13.73%)]比例明显高于初诊时[7例(13.73%)、0例(0.00%),P<0.05);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组患儿胺累计剂量(PD20)水平显著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阴性组,中度患儿比例[11例(45.83%)]明显高于BPT阴性组[0例(0.00%)],极轻度患儿比例明显低于BPT阴性组[1例(4.17%) vs 6例(75.00%),P<0.05];CVA+UACS组患儿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及FeNO水平[(0.9±0.1)%、(18±9)]均显著低于CVA组[(6.4±0.8)%、(34±16)],诱导痰EOS和FeNO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672,P=0.000)。结论 CVA患儿治疗过程中对AHR进行动态观察,可以对CVA的转归进行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慢性咳嗽的诊断中运用一氧化氮与肺功能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经临床综合检查(病史、体征、胸部X线、痰细胞学等)确诊为慢性咳嗽患者187例。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试验组63例患为咳嗽变异型哮喘,观察组62例患者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对照组62例患者为其他病因。三组患者均接受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和观察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平均呼气流速(M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平均呼气流速(MEF50)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由于病因的差异,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有所区别,同时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任永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42-2244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因慢性咳嗽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58例患儿的病因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6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1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3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10例,心因性咳嗽3例,先天性呼吸道疾病2例,支气管异物2例。结论不同年龄患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常不一样,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CVA、UACS成为咳嗽的主因,部分患儿同时有两种或三种病因,表明儿童慢性咳嗽呈多因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慢性咳嗽常表现为对理化刺激因子呈异常增高的咳嗽反应,但不同病因间慢性咳嗽敏感性的差异及机制尚未完全清晰。方法收集2005年至2010年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咳嗽专科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通过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确诊其常见病因,进行辣椒素咳嗽激发试验,以咳嗽阈值评估咳嗽敏感性,观察咳嗽敏感性与咳嗽病程、咳嗽严重度、肺通气功能、诱导痰细胞的关系。结果通过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病因诊断后,纳入病例133例,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4例,咳嗽变异型哮喘(CVA)26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31例,变应性咳嗽(AC)3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2例。另有同期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AC、CVA、EB、GERC以及UACS组患者的咳嗽阈值LgC5分别1.70±0.70、2.12±0.67、2.13±0.69、1.69±0.73、2.16±0.66,较正常对照(2.63±0.39)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5)。其中以GERC、AC患者咳嗽阈值降低尤为显著(分别显著低于CVA、EB、UACS组,P均<0.05),其咳嗽阈值低于正常对照单侧95%参考值(125μmol/L)的比例较CVA、EB、UACS组为多(P均<0.05)。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阈值LgC5与咳嗽病程及日间咳嗽积分相关(r值分别为-0.280、-0.168,P均<0.05),但与肺通气功能以及痰细胞分类无关(P均>0.05)。结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患者辣椒素咳嗽敏感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病因的咳嗽发病机制不一,可能与支配咳嗽敏感性的神经纤维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 疗效。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3 月在枣庄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14 例CVA 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 例。对照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三烯受 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共8 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变化、 肺功能[ 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FVC)]、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性粒 细胞(EO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日间、夜间咳嗽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FEV1、FVC 及FEV1/FVC 差值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血清IL-5、TNF-α 及IL-8 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92% VS 20.93%)(P <0.05)。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治疗CVA,可降低血清EOS、 Eotaxin 水平,加强抗炎作用;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辽宁某煤矿地区原因不明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对入选的该煤矿地区原因不明的106例慢性咳嗽患者,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胸部CT、鼻窦CT、24h食管p H值监测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最后明确病因诊断。结果:10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明确病因诊断者104例(98.1%),其中单一病因者100例(96.2%),双重病因者4例(3.8%)。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31例(28.7%),变应性咳嗽(AC)22例(20.4%),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5例(13.9%),感染后咳嗽(PIC)12例(11.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8例(7.4%),其他病因18例(16.7%)和病因未明2例(1.9%)。结论:该煤矿地区原因不明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见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可为临床诊治慢性咳嗽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229-1230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及分类。方法:对门诊诊治的6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对诊断分类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儿病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2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6例,特异性咳嗽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例,心因性2例,先天性呼吸道疾病2例,多发性抽动及气管微小异物各1例。其中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UACS、CVA及特异性咳嗽为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结论:细化对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断及分类,强调合理诊断治疗对儿童慢性咳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咳嗽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京京 《当代医学》2009,15(4):54-55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诊断及病因。方法对本院近11年来75例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断及病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5例患者明确诊断者70例,确诊率93、33%。其中鼻后滴漏综合症(PNOs)18例,占24%,咳嗽变异性哮喘(OVA)16例,占21.33%,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12例,占1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2例,占16%,病毒感染后咳嗽(PIC)6例,占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诱导的咳嗽3例,占4%,PNDs及OVA双病因3例,占4%,不明原因5例,占6.67%。结论慢性咳嗽伴随症状少,明确诊断较困难,但只要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可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本75例患者病因分析显示鼻后滴漏综合症(PNDs)、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胃食道返流性咳嗽(CER)、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病毒感染后咳嗽(PI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诱导的咳嗽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咳嗽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结果:60例患儿病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20例(33.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2例(20%)、咳嗽变异性哮喘8例(13.3%)、特异性咳嗽6例(8.3%)、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3例(5%)、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EB)2例(3.3%)、先天性呼吸道疾病3例(5%)。结论: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后咳嗽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应强调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痰诱导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痰诱导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其在慢性咳嗽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按照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对于仍不能确诊的42例慢性咳嗽患者行痰诱导及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结果42例慢性咳嗽患者中41例痰诱导成功,成功率为97.6%;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1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有25例,约占61.0%,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2例(53.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3例(7.3%);痰嗜酸粒细胞不高的有16例(39.0%),其中感染后咳嗽(PIC)4例(9.8%),CVA 2例(4.8%),胃食管反流(GER)5例(12.2%),原因未明5例(12.2%)。CVA及EB患者治疗后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下降。结论痰诱导可行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一项可靠的评价气道炎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的变化,阐明其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65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骨膜蛋白、Ig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外周血中骨膜蛋白、IgE和ECP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NO均明显升高(P<0.05),FEV1% pred和FEV1/FV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采用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诊断哮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P=0.02),骨膜蛋白水平诊断哮喘界点为80.89 μg·L-1(95% CI:0.570~0.766),灵敏度为29.23%,特异度为92.00%;骨膜蛋白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NO呈正相关关系(r=0.519,P=0.019;r=0.602,P=0.008)。结论:哮喘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升高,骨膜蛋白可以作为初步排查儿童哮喘的指标,抑制Th2介导的炎性反应过程是治疗哮喘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