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基础治疗+常规针刺法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间瞳孔大小、眼裂大小、眼球运动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 各组治疗后瞳孔大小、眼裂大小、眼球运动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在3项指标及综合疗效组间比较显示,B组较A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137-14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阻滞疗法联合传统针刺与星状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1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眼科门诊及住院部的6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星状神经阻滞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传统针刺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眼裂大小、眼球运动、复视评分、斜视角度、瞳孔大小、光反射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治疗后两组眼裂大小、眼球运动、复视评分、斜视角度、瞳孔大小、光反射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疗法联合传统针刺能促进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疗效优于单一星状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3.
戴永辉 《西部医学》2018,49(2):83-85
目的观察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中风后语言不利患者60例,按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体配合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后2组BDAE语言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滞针动法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法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脱落1例)和治疗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滞针动法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瞳孔直径、眼裂高度、复视角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9.2%(2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裂高度明显增大,瞳孔直径及复视角度明显缩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加味芍药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加味芍药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简易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加味芍药汤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肢体活动功能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复方地龙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地龙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分级法(TFGS)评分、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以及患健侧眼裂宽度差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多伦多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多伦多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指数、患健侧眼裂宽度差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指数、患健侧眼裂宽度差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76.00%(38/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复方地龙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能够较好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artery,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治疗慢性肾炎的患者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及24h蛋白尿检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及24h蛋白尿检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汤联合乌司他丁对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化瘀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炎症水平变化、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CT、CRP、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CT、CRP以、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D4+ 以及CD4+ /CD8+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2组CD8+ 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以及CD4+ /CD8+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T、APTT、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具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仲祥 《吉林医学》2011,(6):1106-1107
目的:探讨和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给予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脑复康、VitE以及降压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治疗组的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最后记录和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表现出不俗的临床效果,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林海  李会忠  黄眉飞  徐欣 《西部医学》2017,48(3):19-20;2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促进脑积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50例,采用男女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Hensson脑室指数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 d、7 d、14 d 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室缩小例数明显增多(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促进脑积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7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由家属自愿自觉地给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再予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常规药物治疗。10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8%,治疗组为93.8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恢刺和关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恢刺和关刺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于治疗20d后进行症状体征、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测定评价。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恢刺和关刺组与常规针刺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6.67%和56.67%,恢刺和关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2)治疗后恢刺和关刺组的痉挛Ashworth评级降低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3)治疗后恢刺、关刺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4)两组治疗后SFMA运动功能评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记分均增高(P<0.05),但恢刺和关刺组增高较常规针刺组明显(P<0.01)。结论恢刺和关刺法能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改善其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敏使朗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益气聪明汤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张世杨  杨国云  陈卓 《四川医学》2014,(9):1171-1173
目的 观察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除上述处理外,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结果 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3.75%,高于对照组(P〈0.05),且愈显率达73.3%;治疗组患者内镜下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漳州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住院和门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5 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骨关节炎疼痛指数量表(WOMAC)评分、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为8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WOMAC评分、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WOMAC评分、NR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KOA,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再灌注损伤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缓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火灸对中风后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雷火灸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为雷火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的方案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分为治疗组(雷火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针刺组)。在3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和基础治疗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表、肌骨超声各项测量值表进行评估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9±1.1)分与(3.5±0.9)分,P<0.05]。2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1(4)分与16(14)分,P<0.05]。2组治疗前后肌骨超声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深度、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厚度、肩胛下肌腱厚度、肩峰至大结节间距测量值均减低,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1.50(0.60)mm与4.05(3.02)mm、2.50(0.23)mm与3.20(0.82)mm、4.15(0.60)mm与4.60(0.50)mm、23.65(8.98)mm与26.40(10.53)mm,均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络刮疗对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平卧5 min+常规针刺,观察组采用经络刮疗+常规针刺,疗程为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及下腰痛评分(M-JOA)。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第1天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7天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M-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P<0.01)。结论经络刮疗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改善腰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耳一针”针刺联合聪耳息鸣汤加减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6例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采用聪耳息鸣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一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1.35%,高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 采用“耳一针”针刺联合聪耳息鸣汤加减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聪耳息鸣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