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世义  李可欣  史德武  孙启时 《中草药》2013,44(16):2304-2307
目的 比较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的区别,建立各类人参鉴别检索表.方法 观察不同生长方式人参的芦、艼、体、纹、支根、须根的性状特征以及主根、须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结果 圆芦、下垂艼、铁线纹、分腿灵活自然、皮条须和珍珠点,是野山参和林下山参重要的鉴别性状;人参主根中的草酸钙簇晶、须根中的木质部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淀粉粒的数量则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据此可鉴别出不同类型的人参.结论 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的芦、艼、纹、主根、须根等具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与人参的显微定量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洋参与人参的显微定量鉴别张瑜华(景德镇市药品检验所333000)国产西洋参与生晒参外形相似,显微特征相似,薄层鉴别条件苛刻,难以控制,本文依据两者草酸钙簇晶数量的差异,以簇晶数作为显微特征数,用显微定量法对两者进行检测,提出了两者的显微定量标准、结果可靠,现报道如下。1实验材料西洋参(国产)PanaxquinquefolliumL.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晒参P.ginsengC.A.Mey。购于景德镇市医药公司,由本所中药室鉴定。2方法与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显微定量法对林下山参和园参进行鉴别研究。方法 以人参中的显微特征物(草酸钙簇晶和树脂道碎片)的数量为指标,对不同批次的林下山参和园参进行显微定量及鉴别研究。结果 林下山参中所含草酸钙簇晶的数量范围是为172~383个/mg,平均数量是273个/mg,园参中的数量范围是33~144个/mg,平均数量是79个/mg,二者差异显著;林下山参中所含树脂道碎片的数量范围是61~205个/mg,平均数量是112个/mg,园参中的数量范围是68~164个/mg,平均数量是114个/mg,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林下山参和园参中含有的草酸钙簇晶和树脂道碎片可作为特征物进行显微定量研究,其中草酸钙簇晶的数量可以用于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4)
本文对石柱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及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将不同年限石柱参中人参皂苷的含有量与林下山参、普通园参进行比较,发现其与林下山参相近,并且远高于普通园参。由此表明,该植物在未来的药物与保健应用方面有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人参皂苷的生产中,根据其不同部位、不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提取分离样品。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园参和石柱参不同部位人参皂苷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提取人参皂苷 Rg1时建议优先选择桓仁7年生园参;提取人参皂苷 Re 时建议选用低年限的人参样品;提取人参皂苷 Rb1时建议选用须根。结论:不同年限、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人参皂苷含量差异较大,研究为增加人参皂苷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野山参及园参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野山参三节芦及根的横切面、粉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与园参作了时比,绘制了墨线图。结果:目的:探索野山参及园参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时野山参野山参与园参由于生长条件及年限不同,其组织形态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区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作为野山参及园参鉴别之用。结论:野山参根的横切面具有较多的颓废组织;草酸钙簇晶多、呈类圆形;淀粉粒偶见;树脂道较少,多分布在韧皮部外侧,大多呈长椭回形或挤压成不规则形是野山参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适用于西洋参、人参和三七药材鉴别的特征图谱,并与其不同栽培年限的样品特征图谱鉴别比对,为同属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现行标准规定的样品建立特征图谱,样品以甲醇提取,液相色谱条件采用Grace C_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对图谱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西洋参、人参、三七特征图谱显示,特征成分分别为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f、三七皂苷R_1,共性成分为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d,其中人参皂苷Rg_1与人参皂苷Re峰面积比值在3个药材中的差别显著,比值范围分别在0.03~0.640.7、0.91~2.870.9、6.03~26.81,可用于药材品种的鉴定。种内相似度均很高,而种间相似度均较低,采用主成分分析能将3种药材区分,并能区分不同年限的西洋参以及不同年限的人参。结论:新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专属性强,为人参属药材西洋参、人参、三七及其饮片或中成药投料的鉴定、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0,(9)
目的:对葡萄科植物六方藤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采用叶横切面、茎横切面及茎粉末片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六方藤叶茎组织结构均含草酸钙针晶束和簇晶,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4~6个,下表皮细胞有气孔,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不等。结论:上述特征可为六方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黄葵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黄葵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滑走切片法对根、茎、叶进行切片,用常规显微技术对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黄葵根横切面韧皮部较宽,纤维束众多,几成环状排列,簇晶众多,散在。茎横切面韧皮部有大量纤维束,并有簇晶散在,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具众多非腺毛,中脉上下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薄壁细胞中具大量簇晶及分泌细胞。粉末具分隔纤维、石细胞、草酸钙针晶、簇晶、方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黄葵的主要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木棉花的显微特征。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木棉花各部位的显微构造与粉末特征。结果:木棉花花萼横切面有分泌腔,花萼内表面密布簇生柔毛;花瓣上下表皮被有星状毛;花柱横切面呈五角形;粉末中有非腺毛、花粉粒、草酸钙簇晶等。结论:以上显微鉴别特征可为木棉花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果西番莲茎叶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紫果西番莲的茎与叶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法对药材进行研究。结果:紫果西番莲茎横切面皮层有少量草酸钙簇晶;韧皮部含有众多草酸钙簇晶,外侧有纤维群散在;木质部导管常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髓部较宽,约占横切面半径的3/4。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可见方晶。粉末中螺纹导管、纤维和草酸钙簇晶众多,可见方晶。结论:紫果西番莲生药学特征明显,可为其鉴别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Chuanming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研究。方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川明参及川明参根茎和茎叶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进行研究。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川明参次生代谢所累积的物质逐渐增多,在3366cm~(-1)、2927cm~(-1)、1634cm~(-1)、1416cm~(-1)、1516cm~(-1)、1080cm~(-1)、1020cm~(-1)和928cm~(-1)等位置出现特征吸收峰,主要化学成为多糖、香豆素、皂苷和甾体等。根茎和茎叶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结论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进行研究,图谱特征明显,方法简便,适合川明参的鉴别与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中有关人参显微特征的讨论王晓云邸立杰秦皇岛市药品检验所066004在含人参的成方制剂中,其显微鉴别项多以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直径20~68μm为其鉴别特证,我们认为仅以此为其鉴别特征不太完善。在近期的人参归脾丸抽样检验中发现,有的药品生产厂家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西瑶药苹婆和假苹婆进行生药鉴别研究。方法:用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方法进行性状鉴别,用常规显微技术对其显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苹婆根、茎、叶横切面皮层含淀粉粒、分泌腔及草酸钙簇晶。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外侧具环状纤维束。假苹婆根、茎横切面具大量淀粉粒和苹酸钙簇晶,髓部具分泌腔;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上下方具厚壁组织。结论:研究结果为苹婆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基原物种龟甲的光谱学特征。方法 对4个基原物种的龟甲进行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谱学信息测定。结果 拉曼光谱1 298.50 cm-1、1 230.77 cm-1、1 245.49 cm-1波段的酰胺Ⅲ带C—N振动峰表明乌龟、巴西龟与中华花龟、黄喉拟水龟之间具有特征差异,红外二阶导数谱图表明4种龟甲在1 238.26~1 202.61 cm-1、959.57~944.35 cm-1波段有峰形差异,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表明依据1 800~1 300 cm-1波段自动峰可以区分4种样品;近红外光谱的FD+Con+Ctr建模处理可区分正伪品龟甲。结论 光谱特征分析表明不同物种的龟甲化学成分类型相近,依据酰胺吸收带特征峰能够反应龟甲的品种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芭蕉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结果 芭蕉根横切面可见2~3个根迹维管束、皮层有草酸钙方晶和针晶束;内皮层和中柱鞘明显,韧皮部和木质部相间排列,成多原型,中央有大型分泌腔及纤维束;粉末中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柱晶;淀粉粒边缘具有不规则断裂似的棱角,层纹清晰且分布细密.结论 以上显微特征可作为芭蕉根的生药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21年抚松县人参、西洋参,以及其他中小药材种植面积、产量情况,明确人参、西洋参产业家底,更好地服务于抚松县人参、西洋参为主体的中药材产业布局规划。方法:通过整理各乡镇的药材生产数据,分析抚松县园参、林下参、西洋参的总面积及其不同生长年限的面积数据,以及五味子等中小生产数据详情,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抚松县各乡镇人参、西洋参、中小药材的面积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2021年抚松县中药材面积:园参在地面积为1.5万亩(1亩≈666.67 m^(2)),西洋参在地面积为0.18万亩,林下参在地面积为2.7万亩,中小药材种植面积为0.53万亩。抚松县2021年度药材总产量为5736 t(鲜品),其中园参2941 t、西洋参428 t、中小药材2369 t。西洋参种植面积分布呈现空间聚集特征。根据留存面积,预测抚松县未来1~3年内,园参每年可采收面积在1000亩以上,其中2024年可采收面积在5000亩以上;抚松县15年以上的林下参面积在2021年已超过万亩。预测抚松县西洋参2023年可采收面积为500多亩,2024可采收面积为450亩,2025年可采收面积为300多亩。结论:明确了园参、林下参、西洋参生产统计指标。抚松县不同乡镇中药材种植品种的侧重点不同,万良镇园参种植面积最大,沿江乡林下参种植面积最大,兴参镇西洋参种植面积最大,抽水乡五味子种植面积最大,泉阳镇中小药材种植面积最大。各乡镇依据自身特点发展中药材,以人参为代表的抚松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20.
Lu HL  Wei ZY  Dong YP  Liang KY  Guo M 《中药材》2011,34(11):1697-1699
目的:对乌桕进行显微及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显微鉴别,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鉴别。结果:乌桕根、茎皮层细胞和叶的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茎皮层有少量石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新月形;全株粉末中可见众多的草酸钙簇晶,晶鞘纤维常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00~800 nm扫描,发现6种不同的提取液都有吸收峰。结论:以上特征可为乌桕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