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病耻感体验在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筛查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病耻感概念框架,对5种病耻感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及对比。以期帮助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合理地选择并应用病耻感评估工具,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乳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精神疾病患者因自我病耻感阻碍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综述强迫症患者自我病耻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自我病耻感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探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明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取样法按纳排标准抽取32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健康认知评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总分(45.36±11.76)分.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负性认知评价、屈服应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中,负性认知评价总效应值0.023;心理弹性总效应值-0.601;社会支持总效应值-0.234;回避应对方式总效应值为0.110.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不容乐观,应予以重视.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通过回避应对方式间接正向影响病耻感;心理弹性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社会支持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有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体验及不同影响因素。方法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院治疗6周以上,年龄18~45岁,GAF≥61分97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择"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析BPRS、GAF与病耻感的相关性,比较各种因素对病耻感的影响。结果治疗6周后的病耻感与BPRS、SGAF评分有相关性(P分别为0.05、0.10)。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比较中仅反映出能力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反映在青春型、紧张型与未定型之间。随着病程延长,病耻感总分、各因子分都出现了有意义的下降(P<0.05)。各因素比较中,女性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非常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体验女性患者比男性明显,但随着病程延长,病耻感体验显示出了轻度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刘晓静 《黑龙江医学》2021,45(13):1433-1434
目的:调查青年宫颈癌病耻感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安阳市肿瘤医诊治的84例行宫颈癌手术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基本信息,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青年宫颈癌患者病耻感进行评估,分析青年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年宫颈癌患者羞耻感总分为(56.84±7.16)分,社会排斥和内在羞耻感维度均分较高,分别为(2.62±0.92)分、(2.61±0.72)分,经济歧视维度均分最低,为(15.26±2.09)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医疗费用来源等因素是引起青年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青年宫颈癌患者病耻感处于中高状态,社会排斥和内在羞耻感最强烈,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医疗费用来源均为青年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其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病耻感是因患病导致的一种负性情绪应激体验,对患者治疗及社会功能康复不利,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阐述了头颈癌患者病耻感的现状水平、头颈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现状、病耻感来源及病耻感对患者的影响等方面,为以后开展头颈癌患者病耻感的筛查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医务人员今后采取措施干预病耻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姚蓉  周艳  雷丽梅  赵霞  杨婷  喻玲玲  钟琴   《四川医学》2024,45(3):239-244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2189例结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调查资料量表、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结核病患者病耻感得分为(9.60±4.47)分,在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居住地、职业状况、个人收入、家庭人口数、慢性病合并个数、因肺结核住院次数、初治复治、痰菌性质、是否耐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β=-0.167,P=0.000)、离异患者(β=0.079,P=0.000)、居住地在镇或县(β=-0.060,P=0.010)、个人月收入(β=-0.054,P=0.034)、慢性病合并症(β=0.098,P=0.000)是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程度较高,提示临床重视、识别结核病患者病耻感较高患者,应积极调动家庭、社会支持,以降低结核病患者相关病耻感,并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医学生个人抑郁症病耻感的程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5月在海南某医学院校抽取1 28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医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病耻感,针对该现象,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靶向性干预策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在15~44岁人群中位居第二大癌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的第三大癌症[1]。虽然甲状腺癌治疗效果很好,但是治疗毒性和长期复发的风险,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2]。病耻感(stigma)是指健康人群针对病患否定性、排斥性的社会行为,当病患主观预估或客观经历这种不平等对待后,产生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糖尿病病耻感对于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糖尿病病耻感的概念、量化工具、来源、影响及干预措施现状进行综述,为后期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及与病耻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对1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31.08%;不同年龄患者抑郁体验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患者抑郁体验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郁总分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病耻感总分(r=0.495,P<0.01)、社交因子(r=0.409,P<0.01)、能力因子(r=0.496,P<0.01).与抑郁体验因子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病耻感总分(r=0.474,P<0.01)、社交因子(r=0.349,P<0.01)、能力因子(r=0.491,P<0.01)、治疗因子(r=0.194,P<0.05);与自我评价因子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病耻感总分(r=0.419,P<0.01)、社交因子(r=0.407,P<0.01)、能力因子(r=0.399,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较常见.病耻感越强,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境障碍患者自我病耻感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对446例心境障碍患者自我病耻感进行评估,比较具有不同人口学或临床特征患者的自我病耻感水平;对384例抑郁发作患者病耻感与部分临床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72.9%的患者存在自我病耻感,中、重度占24.2%;有病耻抵抗的患者比例(79.6%)最高;有歧视体验的患者比例(41.0%)最低。男性患者刻板印象认同、歧视体验和社交退缩分量表分高于女性患者(P<0.05);在职患者歧视体验分量表分低于非在职患者(P<0.05);受高等教育患者ISMI总分及价值否定、刻板印象认同、歧视体验、社交退缩分量表分低于未受高等教育者(P<0.05);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ISM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患者ISMI总分、价值否定、刻板印象认同、社交退缩和病耻抵抗分量表分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与抑郁发作患者ISM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168,P<0.01和r=0.300,P<0.01);受教育年限与ISM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78,P<0.01)。结论心境障碍患者普遍存在自我病耻感,且病耻抵抗能力较差;临床上应重视具有特定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患者的病耻感程度,从多个维度上系统评估其自我病耻感,重点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病耻感的概念、形成及发展,病耻感在中国的研究,病耻感的评价及测量,病耻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以及解决病耻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病耻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反映了患者与周围社会接触的体验,国内外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都证实了精神疾病患者的高病耻感水平和受歧视状况。降低病耻感体验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青年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7月在温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室HD中青年患者184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HD患者病耻感现状得分为(67.07±8.4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病耻感呈负相关(–1相似文献   

16.
张萌  高芳芳  王俊博  郑冬冬 《广州医药》2024,(2):132-136+145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2月10月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治疗的2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以及社会影响量表(SIS)进行调查。根据SIS得分情况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行MHD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5.03±10.68)分,其中病程较短、社会支持度低、家庭平均收入低、文化水平较低以及未参加肾友会的患者病耻感得分较高,病程较长、家庭平均收入高、社会支持度高、参加肾友会以及文化水平较高者病耻感得分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水平、家庭平均收入、是否参加肾友会、病程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是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病耻感得分处于中高等水平。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多关注家庭收入较低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肾友会,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均有助于降低其病耻感程度。  相似文献   

17.
潘效明  宋立升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61-1962
目的:探讨患者、家属病耻感及有关因素。方法:调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监护人的相关因素。工具:家庭病耻感调查(FSI),PANSS,抑郁量表。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无显著性差异(P〉0.05)。夫妻、子女病耻感高于父母(P〈0.05);起病年龄越早,隐瞒分越高(P〈0.05);教育水平越高,隐瞒及被回避越明显。结论:患者及家属均有病耻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心境障碍病人的自我病耻感程度及相关因素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心境障碍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进行评估,并与部分临床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有病耻感的病人86例(71.7%),中重度占32.5%,年龄分别与ISMI总分、偏见认知反应、歧视感觉和病耻对抗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分别与除病耻对抗外分量表分呈负相关(P〈0.05);HAMD-17总分与所有分量表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境障碍病人普遍有自我病耻感,社会适应力差,临床上应针对性地帮助病人以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梁祖光  李大连  陈婷妹 《广东医学》2016,(13):2008-2010
目的:调查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样方式收集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34例,首先对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内在病耻感水平,患者病耻感经历,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内在病耻感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内在病耻感各维度均异常,患者病耻感经历各维度均异常,社会支持获得率降低,生活质量较差,学历越高、有正当职业、社会支持度高、生活质量高以及心理压力小为内在病耻感的负性相关因素,疾病病程越长以及住院次数超过2次为内在病耻感的正性相关因素。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强烈,尤其是学历低、无正当职业、疾病病程长、住院次数多者,社会支持获得度低,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80例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连带病耻感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7)量表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照顾者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为(38.51±10.74)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水平的家庭照顾者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照顾者的GAD-7量表得分、PHQ-9得分均与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照顾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PHQ-9得分是其连带病耻感量表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总体处于中度水平,家庭照顾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抑郁情绪是其连带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