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秀玲 《吉林医学》2014,(11):2312-2313
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导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注射用炎琥宁引起的不良反应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患者以儿童居多,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常在首次用药后30 min内发生,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居多。结论:注射用炎琥宁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因素、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时应谨慎选用,密切观察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儿童使用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42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全部为11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60 min内出现.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规范儿童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57例头孢曲松钠儿童ADR报告分析,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相关医疗机构收集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儿童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所致儿童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3.88%)、胃肠系统损害(12.73%)和全身性损害(4.59%)。结论应加强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监测,提升合理用药水平,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炎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经半合成后制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穿心莲衍生物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具有较好的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忍痛、蛇虫叮咬等,具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作用,疗效肯定。2009年-2011年我院在临床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7例,为探讨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ADR)的发病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将我院2009年-2011年使用注射用炎琥宁出现的27例ADR,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于若舒  李宗峰  厉心 《中外医疗》2009,28(22):82-82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到的80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所致不良反应较多,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16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生时间、涉及系统与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患者中男性发病86例(52.12%),女性发病79例(47.88%);ADR的临床表现以用药部位为主,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ADR最多的药品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其次是炎琥宁注射液;80例(48.48%)ADR发生的时间≤24 h。结论: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ADR,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ADR预防和监测工作,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正式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为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现将我院2008年6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掌握ADR发生的动态,规范我院药品使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8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进行分析,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上报85例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报告涉及14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以皮肤过敏及多器官损害为主,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注射用双黄连。[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要加强ADR监测,最大限度减少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9年至2009年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炎琥宁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102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ADR中涉及ADR的药物共有59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占48.0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78%;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强调合理用药,就能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上报的10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我院ADR发生在各年龄段,引起ADR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为最多,ADR涉及身体各系统,以皮肤损害为最多。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重视对ADR的监测,尤其是要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雅丽 《中外医疗》2009,28(6):89-89
目的了解炎琥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给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收集使用炎琥宁注射液的病历,对各类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等。结论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及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上报的36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对其开展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68例ADR当中,最易引发ADR的是静脉滴注,由抗菌药所致ADR所占比重为53.53%;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为23.37%.皮肤损伤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为.结论:需强化ADR监测,规避ADR发生,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炎琥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给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收集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11月间12例炎琥宁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2例炎琥宁发生ADR的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提示其ADR总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绝大部分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91.67%,没有过敏性休克的发生;12例患者全部采用静脉滴注;12例报告中,单一用药的1例,联合用药的11例。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炎琥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应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范合理用药。笔者建议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应遵循“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滴”的原则,尽量避免静脉给药,并且最好单独给药,尽量避免与化学药联合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静脉输液引起的136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涉及药物共有48个品种,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抗菌药物;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最多;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29.41%),其次是10岁以下儿童(23.53%)。结论在临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要谨慎用药,加强对输液过程的监测,及时整理分析不良反应报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近五年云南省收到的注射用炎琥宁导致视觉疾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及企业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省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到的注射用炎琥宁导致视觉疾病的2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注射用炎琥宁导致视觉疾病的不良反应报告占其新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为2.04%,女性(74.07%)多于男性(25.93%);以15-44岁为主,占48.15%;符合适应症用药并引起视觉疾病的病例占92.59%;74.07%为单独使用注射用炎琥宁引起视觉疾病;27例报告中涉及ADR临床表现共计94例次,其中以视觉疾病为主,占60.64%。结论视力异常、视物不清等视觉疾病未记载于药品说明书中,为注射用炎琥宁新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医务人员应引起重视,确保用药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应注意收集药品上市后监测数据,必要时完善说明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所致不良反应较多,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谢其梅 《中原医刊》2011,(12):105-10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文献,选择阿奇霉素经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ADR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以变态反应为主,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次之;ADR发生于用药后10s-5d,发生在用药30min内者32例,约占47.8%。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使用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二年间收集的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我院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和改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自发上报的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35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30 min内出现。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儿童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