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B组以及手法复位A组,每组30例。对比2组患者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X线片评价为优的比例为70.00%高于A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症状评价为优的患者比例为83.33%高于A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均有治疗效果,临床应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对象,行手术治疗,根据外踝固定物质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普通钢板,B组30例采用锁定钢板,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肿胀消退时间为(26.35±5.52)d,骨折愈合时间为(9.98±3.1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B组患者分别为96.67%(29/30)、(25.95±5.30)d、(9.25±4.90)周、3.33% (1/30);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具有较高疗效,且不同的固定物质均适用于外踝固定.  相似文献   

3.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4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后的功能和预后.方法 按Lauge-Hansen分型,42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3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2%.结论 采用手法复位后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骨折得到并维持解剖复位,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通过手法复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Kofoed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与对照组的6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ofoed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Kofoed评分(89.72±7.48)分与对照组的(88.97±8.0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法 ,轻度骨折患者以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更好,重度骨折患者则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足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固定优良率及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固定优良率分别为68.33%(41/60)、91.67%(55/60);B组患者固定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疼痛、关节间隙、距骨移位及距骨倾斜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关节稳定性、行走、跑动及活动范围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提高固定效果,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232-234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每组40例。手术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法组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在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优良率分别为100%、100%,手法组分别为66.7%、78.9%,手术组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指标得分均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治疗满意度(100%)明显比手法组(80%)高。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明显增高,且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下保留与不保留旋前方肌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21例。两组均选择掌侧入路,A组予以保留旋前方肌治疗,B组予以切开旋前方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1、3个月前臂旋转及腕关节功能活动度。结果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40±0.25)周短于B组的(11.70±0.37)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A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分别为(70.1±1.2)、(70.3±1.9)°,均大于B组的(60.3±2.1)、(60.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下无论是否保留旋前方肌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若关节面复位理想,都能获得理想的骨愈合和良好的腕关节功能,但在早期前臂旋转功能康复方面,保留旋前方肌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50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三角韧带修补术,观察组行三角韧带修补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00%和8.00%,对照组分别为64.00%和2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7.34±1.04)周和(12.38±2.23)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并三角韧带修补术后行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丙 《中国医药指南》2014,(35):146-147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48例患者并随机分组,观察组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Mazur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后Mazur评分值依次为(18.7±3.2)d、(11220.3±488.0)元、(93.7±5.2)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8%,7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保守治疗和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以数字排列,单数列为对照组(n=25),双数归为研究组(n=25)。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法,研究组予以保守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X线评定,研究组Ⅱ级损伤者的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Ⅲ级、Ⅳ损伤者的评分明显优于研究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以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无较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Ⅱ级损伤者适合用保守治疗法,针对Ⅲ级、Ⅳ损伤者适合用手术治疗法。两种方法需根据患者的骨折等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法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使用外固定架与内固定转换分期治疗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外固定架与内固定转换分期治疗62例旋后外旋型Ⅳ°踝关节骨折脱位,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21~82(48±4.5)岁。Ⅰ期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待软组织肿胀消退、表皮挫伤愈合后,Ⅱ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等情况,采用Mazur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6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12±2.5)个月,外固定架使用时间为7~20(14±1.3)d。所有骨折均愈合,时间12~16周。根据Mazur功能评分:优38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7%。有2例内固定术后感染、组织坏死,后行清创VSD引流+植皮后痊愈。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发生。结论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严重,分期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选择适当时机更换内固定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折脱位治疗的有效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作为保守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30例作为手术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Mazur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通过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同时对两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患者5个月~1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及X线片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组住院天数为(7.98±2.12)d,治疗费用为(2498.6±412.3)元,手术组分别为(16.52±4.58)d、(11459.5±412.3)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可达到同手术治疗一样的效果,且保守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安全性高,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A组,34例)和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组(B组,38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指标(术后1、3、12个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6~18)个月的随访,B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术后卧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均低于B组,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个月)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相差甚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卧床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但手术创伤大。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术微创损伤少,但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陈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手术治疗的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陈旧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3~63岁。手术时间为伤后38~86 d,平均58 d。手术采用内侧弧形切口联合后外侧直型切口,分别暴露内踝、外踝,通过跟腱及腓肠肌间隙暴露后踝骨折块,清理折端及踝穴软组织,畸形愈合者重新截断复位,按照踝关节铁环理论,逐步复位,固定骨折,外踝选用钢板固定,内踝用空心钉或者张力带固定,后踝选用空心钉或直型"T"板固定,部分患者取髂骨植骨,术后11~14周逐步开始负重。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2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18~30周,平均26周;2例患者复查CT,部分层面显示后外侧仍有不同程度的台阶,但基本不影响关节面情况。根据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定标准,踝关节评分优13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0.48%。结论:手术治疗86 d内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切开重新复位,恢复踝关节力线及踝关节间隙,结合术中取髂骨植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22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推广应用和大力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7例踝关节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1).观察组术后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方案.随访至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康复进程(采用踝关节主动伸、屈、旋前、旋后最大度数评价,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各评价1次)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度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缩短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进程,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复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切开复位)、B(闭合复位)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82.2% vs.80.0%,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0% vs.13.3%,P<0.05).结论 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冠状位骨折实施切开复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焯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59-160,16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采用Mazur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好,对Ⅳ度踝关节骨折无明显优势,建议Ⅳ度骨折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深层损伤对旋前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AOFAS)及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三角韧带深层未损伤旋前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30例为对照组,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三角韧带深层损伤旋前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30例为观察组。两组均行旋前外型踝关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比较两组患者AOFAS评分、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 观察组AOFAS评分[(69.87±2.89)分、(75.66±4.2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1.45±4.78)分、(93.62±3.54)分(t=11.35、17.37, 均P < 0.001);术后1个月、3个月, 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16±1.15)分、(5.84±0.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2±0.54)分、(4.28±0.16)分(t=3.19、15.70, 均P < 0.05);术后3个月, 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分别为(19.18±1.96)分、(18.67±1.82)分、(1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胫骨干骨折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2例患者实施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72例患者实施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软组织损伤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胫骨功能评分、骨折愈合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