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芩连汤是中医经典复方,经现代研究已确证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的一种慢性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肠黏膜屏障损伤、异常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紊乱、胆汁酸代谢紊乱等。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近年来葛根芩连汤治疗UC涉及的相关通路,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机制涉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4条信号通路。葛根芩连汤通过调节多通路下的细胞间分子信息传递,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对UC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靶点、多机制、多途径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病程较长,神经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DPN与体内高糖有关,还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有关,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目前DPN的治疗多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治疗DPN变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PN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DPN的机制研究较多,并发现一些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能够调控信号通路防治DPN。笔者通过对参与DPN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及中医药对相关通路的调节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罡  叶桐  窦丹波 《陕西中医》2023,(6):818-821
核转录因子-κB(NF-κB)相关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单体及单药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减少黏膜炎症反应、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内菌群丰度等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JAK2/STAT3/NF-κB信号通路、PI3K/AKT/NF-κB信号通路、NF-κB/NLRP3信号通路等有关。涉及到的常用药物包括黄连、干姜、鸦胆子、黄芪、肉桂、青黛、雷公藤、黄芩、蒲公英、马齿苋、苦参、青蒿等及其提取物小檗碱、6-姜烯酚、鸦胆子苦醇、黄芪多糖、肉桂醛、雷公藤多苷、黄芩苷、苦参总碱、双氢青蒿素等。故围绕NF-κB相关信号通路对常用治疗UC的中药及其单体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信号通路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改善肿瘤微环境方面较西药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检索近些年中英文相关文献,梳理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相关通路,发现中药复方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涉及以下6条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三个方面介绍了中药复方通过影响多通路下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体现中医药多靶点、多机制优势的同时也为肝癌治疗提供更加广泛深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介导核因子-κB(NF-κB)治疗UC的文献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中药治疗UC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单体及复方制剂治疗瘢痕由来已久,但目前中药通过信号通路机制防治病理性瘢痕的相关综述较少,通过检索近10年来中药防治病理性瘢痕的国内外文献,整理归纳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相关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参考。不同中药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素受体样激酶/Smads蛋白信号通路、TGF-β1/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音猬因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等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瘢痕增生,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学者对于中医药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研究的深入,从分子层面上发现了许多可以通过中药调控的EMS的相关通路。无论是中药复方、单味中药还是中药活性成分在干预EMS的机制研究中均与文中所论述的信号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控相应的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抑制内膜异位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炎性改变,促进内膜异位细胞的凋亡,改变疼痛阈值,减少内膜细胞侵袭,来达到抑制内膜异位组织进展、改善内膜容受性和减少卵巢损伤的治疗作用。现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莪术醇等可通过阻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血管生成;淫羊藿苷等可通过阻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促进细胞凋亡;葛根素等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柚皮素可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白茅苷等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白藜芦醇等可通过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伴随着日益增加的患病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负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往研究表明炎症与T2DM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炎症反应及其信号调控通路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干预炎症反应控制T2DM的进展成为治疗的新途径。随着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中医理论将炎症的生成归因于痰浊与瘀血,二者相互转化影响致使机体功能受损。而运用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基于炎症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优势,能够显著缓解T2DM的症状。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T2DM的研究逐渐增多,该文将阐述中医对T2DM与炎症关系的认识及中医药调控T2DM炎症反应相关的7条信号通路,即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依赖性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本病发病迅速,进展较快,给临床诊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及其复方可以通过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关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等信号通路,从多途径、多维度发挥相关作用机制,进而干预急性胰腺炎造成的损伤,改善急性胰腺炎病情。文中对中药介导相关信号通路干预急性胰腺炎相关损伤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中药干预急性胰腺炎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本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之一,以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与功能障碍和寿命缩短显著相关。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干预手段,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存在副作用大、起效缓慢和疗效差等缺点,生物制剂治疗又存在价格昂贵的缺点。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历史悠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信号通路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进展,是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相关药理研究的主要靶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中药有效成分对类风湿关节炎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细胞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细胞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等。通过综述近年研究的成果,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党参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E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1,DRP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肠黏膜细胞铁死亡-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党参干预UC的关键信号通路。SD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TNBS...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作迁延、难以根治、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西医采用药物、免疫、外科等多种治疗措施、在起效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强、远期疗效差等弊端。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稳定、多靶向、整体调节的特点、在防治AR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中药在AR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日益广泛、学者们基于分子-细胞-生物学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AR信号通路的基础研究、为更深入地阐释其信号通路传导机制、该文分别对中药单体及复方两个层面开展的诸多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中药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IL-33/ST2)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研究发现中药治疗AR过程中涉及的各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作用、基因之间互有关联、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如TLR作为上游信号可影响PI3K/Akt、MAPK信号通路、NF-κB为PI3K/Akt、TLR、IL-33/ST2及MAPK信号通路的下游底物、并且发现IL-33/ST2作为新型信号通路与AR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展的过程中,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DN肾损伤密切相关。其特征是组分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ien,ASC)、胱冬肽酶(caspase)-1前体表达水平和结合水平的改变以及下游的效应蛋白——caspase-1,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表达水平的升高,此外,还有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如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通路、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通路、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路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通路等。更为重要的是,激酶类的调节因子,如未有丝分裂曲霉相关蛋白激酶7(never in mitosis aspergillus-related kinase 7,Nek7)在上游可与NLRP3靶向结合而直接激活NLRP3炎症小体。一些中药提取物(槲皮素、姜黄素、千金藤素、胡椒碱以及红景天苷)和中药经典复方(乌梅丸)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预NLPR3炎症小体而改善DN炎症性肾损伤。因此,基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而精准揭示抗炎性中药或中药复方延缓DN进展的作用靶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小檗碱是黄连属植物的主要提取物,经现代研究已确证其有抗炎、抗氧化、抗菌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特发性炎性肠病,其发病原因涉及遗传,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该文通过查阅,梳理近年来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通路及其作用机制,为开展小檗碱治疗UC的药物开发及机制探讨提供方法与思路。结果显示,小檗碱通过调节JAK-STAT,NF-κB,PI3K-AKT,MAPK,Nrf2,ERS和MLCK-MLC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恢复机体正常免疫应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进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植物精油及其活性成分防治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李佳  林俊芝  张定堃  杨明  郑川 《中草药》2023,54(3):956-965
尽管过去几十年结直肠癌在治疗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耐药性和高昂的治疗成本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限制因素。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植物精油因其低毒、来源广泛在抗结直肠癌药物开发中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发现部分植物精油及其活性成分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慢性炎症、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血管新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其干预的信号通路包括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s,ERK)信号通路等。对植物精油及其活性成分防治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和信号途径进行归纳,并进一步讨论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植物精油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深入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并且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与肝癌发生发展紧密相关,阻断该信号通路的中药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文从中药复方、单味药、提取物和单体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在诊治肝癌时发挥的潜在治疗作用出发,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多种中药复方(真武汤、抗癌扶正方等)、单味中药(白花蛇舌草、花蕊石等)、中药提取物(皂荚提取物)和中药单体(党参多糖、佛手柑内酯等)均能够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凋亡发生和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基础和参考。参考文献53篇。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研究表明RA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噬关系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处于饥饿或受到刺激后,经胞内信号转导,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大分子物质引发的程序性生物学过程。RA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服用周期长,费用昂贵且伴有不良反应,而中药及其活性物质在疗效与安全性上有一定优势,其药理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该文对近年中药活性物质经信号通路调节自噬发挥治疗作用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线粒体通路及其他途径,并强调活性物质经信号通路改变自噬状态干预RA的重要性,为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作为临床抗RA药物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淫羊藿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是补肾壮阳、强阳起痿方剂的常用中药,主要用于肾阳不足,风湿痹痛和骨痿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淫羊藿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应激、抗抑郁和抗肿瘤等。分子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可通过调控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淫羊藿苷在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广泛,主要涉及雌激素受体α(ERα)-分泌型糖蛋白(Wnt)/β-链蛋白(β-catenin),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蛋白激酶(PKA)/cAMP/cAMP应答元件結合蛋白(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NO/环磷鸟苷(c GMP)/c 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Rho A-TAZ和PI3K/Akt/下调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β-catenin等多个信号通路,显著地成骨作用使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先导化合物。回顾文献,淫羊藿苷对于调节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性功能和抗肿瘤等机制研究方面缺乏详细的总结。为了加快淫羊藿苷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的探索和发现,扩大其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近年来淫羊藿苷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