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近5年来文献作回顾、整理。结果认为:本虚标实及燥毒致病是本病的病因病机,通过辨证用药或成药、针灸等治疗,能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痰病,中医证属燥痹范畴,目前西医还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中药对干燥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主要对近15年来中医药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临床实验研究作了总结,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治法、现代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 (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炎症和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 ,临床常出现口腔干燥、眼干燥、龋齿、反复发生的腮腺炎等 ,尚可同时累及其他器官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损害。国内在万余人群的调查中发现 ,本病的患病率为 0  相似文献   

4.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上皮细胞炎或者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对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为特点。本病多见于绝经期后妇女,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9~40。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Epstein-Barr病毒感染、性激素、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西医治疗以改善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整理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中药处方内容,试探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处方中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12个月临床诊断为SS的患者,且使用中药后认同疗效的病例共计84例,共使用中药方剂171首,以患者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研究、诊治干燥综合征(SS)的相关文献作系统的整理和回顾.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燥、瘀、虚等方面,通过辨证分型或专方专法等疗法,能显著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提高了中医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用药以及病理模型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SS)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有多系统的受累,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替代和对症治疗,治疗目的是预防因长期口、眼干燥造成的局部损伤,纠正脏器的损害对身体的影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本病的系统性损害。而中医药治疗对于缓解症状,保护眼睛,延缓病程发展,防治腺体外统损害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根据本院风湿免疫病专家李学增老师的诊疗经验,就SS的诊疗思路与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有关中医药防治干燥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显示了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对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增加涎腺分泌和进行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方面的疗效观察,旨在为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认为SS发病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免疫反应有关 ,主要症状是眼干和口干 ,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SS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 ,但在许多古典医籍中有类似的描述 ,如金·刘河间在论《内经》病机 19条中加入论燥 1条 :“诸涩枯涸 ,干劲皱揭 ,皆属于燥。”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燥证范畴 ,多称“燥毒症” ,又因可能累及周身 ,称周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明确命名为燥痹。近些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 ,现将临床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陈湘君认为SS属阴虚燥毒 ,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 ,口眼干燥是其表…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特征,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主要采用替代和对症处理(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调),但副作用多且疗效不肯定。本病可归于中医学"燥痹"范畴,通过中医药治疗,对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跟随金明秀教授从事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临床以养阴润燥,配以益气生津、祛瘀通络等方法,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相关的外分泌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特点,临床表现为口、眼干涩等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男女的患病比例为1:9的流行病学特点提示其可能与性激素有关.近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SS的病因病机复杂,各医家、学者对其认识不尽相同,治疗方法上也各异.  相似文献   

12.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相关文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医学在于燥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推断研究热点、推测学科发展.方法 以“干燥综合征”“燥痹”“燥证”等为主题词,检索2004-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对所得结果进行筛选分析.结果 共检出647篇有效文献,文献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内容涉及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经验与体会研究等;发表在147种期刊上;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及黑龙江省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21.17%的文献有基金支持.结论 干燥综合征的研究目前正在吸引着中医界更多的关注,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为基础,以文献为借鉴,以多学科为支撑,分析、挖掘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内涵及外延,从而为中医的发展及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在治疗干燥综合征尤其是改善口干症状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且长期使用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因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临床检测手段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医药促进唾液分泌作用的机制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了目前中医药对干燥综合征唾液分泌干预的研究,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岩  董怡 《北京医学》1997,19(2):100-104
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来诊疗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人116例,并与国外报道的多组病人进行了比较。除雷诺现象发生率较国外报道的低、肝脏受累较多及肾脏受累较重外,其它主要的临床表现差异不大。本组病人主要的系统表现有关肿痛(46.4%)、肾脏损害(36.2%)、紫癜(25.2%)、淋巴结肿大(19.8%)、肝脏病变(17.2%)。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正气不足是邪气侵犯和长期留伏体内的前提条件,阴虚津亏、精血不足是燥证本质,燥毒、瘀血是两大重要因素,阴虚津亏、燥毒内胜、气血瘀结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采用辨证论治、专法专方、针灸理疗等多种方法治疗,疗效满意.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选择相对公认有效的治法及方药深入研究,以期开发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因异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造成腺体及小管周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引起患者的组织炎症和破坏性病变,表现为口眼干燥及其他多脏器损害。目前主要治疗为改善临床症状,尚无根治方法,文章从中医药、针灸理疗、实验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拓展对干燥综合征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董振华 《中国医刊》2000,35(10):47-48
干燥综合征 (Sj gren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不一 ,尤其多见于女性。  原发性SS诊断标准之一就是持续 3个月以上的口、眼干燥症状。临床上常见口干无津、眼干少泪、鼻干唇裂、皮肤干燥皲裂脱屑、大便干燥、妇女阴道干涩等一派津液枯涸、脏腑孔窍失却濡润的燥象。据南京鼓楼医院观察 4 0例SS舌象所见 :大部分为较典型的阴虚舌象 ,如舌红龟裂或光滑如镜 ,舌面干燥 ,舌体瘦小等…  相似文献   

18.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很多,但是Th1和Th2细胞因子失衡导致其发病的结论已等到普遍的公认。通过总结近十多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发现,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均证实其可以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衡治疗干燥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受损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等外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22年11月30日期间的文献,收集关于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9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共19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OR=2.82,95%CI(2.18,3.65),P=0]、降低口干证候评分[SMD=-0.88,95%CI(-1.13,-0.63),P=0]、增加静态唾液流率[SMD=0.96,95%CI(0.70,1.23),P=0]、降低血清IgG[SMD=-0.43,95%CI(-0.54,-0.32),P=0]及ESR[SMD=-0.48,95%C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