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症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干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在肿瘤治疗的研究方面,心理治疗越来越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肿瘤心理学,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1],其研究的方式和成果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都有着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男护士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为该特定人群的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题表,对四川省川北医学院第一及第二临床医学院55名男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对不良心理状况的应对方式及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男护士SCL-90各因子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方面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良心理应对方式上,常采用消极应对的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特别是抑郁、焦虑、偏执症状分和总均分较积极应对的男护士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护士社会压力大、缺乏职业成就感、待遇低是导致其不良心理状态及职业流失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减少男护士的流失率,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且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当前大学生非处方药的认知及其不良的现状。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式,自制调查问卷,针对在校三、四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部分大学生对自我药疗、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因素的认识不足;在自我药疗时,不能合理的选择非处方药,存在经验用药、模仿用药、随意增减药物用量、多药并用,重复用药等不良用药行为。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的现象,在自我药疗的过程中存在不良用药行为,缺乏非处方药自我药疗的知识,现状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5.
6.
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39例 ,针对AMI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共收住院的AMI患者39例 ,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男23例 ,女16例 ,年龄43~82岁 ,平均62 5岁。患者的心理障碍焦虑22例 ,悲观、失望8例 ,轻视、怀疑、满不在乎4例 ,厌世抗拒治疗3例 ,内疚2例。2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2 1焦虑心理 :占观察对象的56 4% ,这是由于AMI发病危急 ,患者胸痛、胸闷等不适 ,加上进入CCU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焦虑。他们因为惧怕AMI而影响自己的将来 ,惧怕死亡 ,对治疗过分关心 ,甚至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情况,查找原因,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前瞻性调查登记表,通过对651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易感因素调查,对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51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切口愈合不良22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脂肪液化13例,其他诊断6例。结论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术前准备,注重术中消毒隔离措施、手术技巧,保证术后护理宣教,强化手术室、换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制度的依从性是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7,(26)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调查队155例骨科手术室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干预组,并对不良因素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随机分组,其中综合护理干预组78例,常规护理组77例。155例患者中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来源组成如下:对疼痛的恐惧者38例(24.5%)、对麻醉的恐惧者44例(28.4%)、对陌生环境的恐惧13例(8.4%)、担心手术过程者46例(29.6%)、担心预后者33例(21.2%)。护理前后两组间SDS和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整体护理干预组降低较常规护理组更加显著。结论骨科手术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干预,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10.
张林祥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1):6-8
目的:分析导致药品不良反事件(ADE)的不合理用药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在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预警平台中检索海盐县所有医疗机构2010年1月~2012年6月上报的ADR/ADE报表,筛选出ADE报表,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结果:共检索到1 050例ADR/ADE报表,其中ADE报表149份,占14.19%;严重ADE报表18例,占12.08%(18/149)。ADE成因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不合理用药是发生ADE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干预,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我院不良退药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全年和2013年上半年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退药种次、金额以及不良退药率,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考察干预后(2013年7月~2014年元月)的退药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退药率呈逐月下降趋势,不良退药率下降尤为明显,至2014年元月底,不良退药种次降至7.02%,说明干预措施科学有效,应当坚持。结论:除特殊情况,临床医师应按照各病种临床路径用药,防止重复医嘱和过度医疗;护理人员应掌握各药物的规范名称和剂型规格,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操作,减少不良退药;药师应掌握临床用药特点,在配药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不合理用药或可疑用药,及时通知临床,以减少不良退药事件,保证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2.
吴秀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0):110-1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及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变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检查并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20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一致,但在治疗后只对观察组的患者分析其不良生活方式,并给予系统的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仍通过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指导和监督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有96%(96例)能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消化性溃疡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可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实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4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05~2013-05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71例,在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之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于干预4周之后再次进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4周之后,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也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7,(4)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特征和干预措施方案。方法临床纳入158例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9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7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作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及对临床医疗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情绪有所缓解,SAS和SDS评分有改善,但干预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和治疗信心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内科疾病不良心理情绪患者中,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信心,增强了患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室2015年5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另选取急诊室2014年5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输液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穿刺前准备、静脉穿刺、输液监护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显著减少了急诊输液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血铅现状及综合措施干预高铅血症的疗效。方法:以32例门诊健康检查发现血铅超标的儿童采取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观察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血铅均值及高铅血症阳性率较干预前均有显著的降低。结论:儿童高铅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发现血铅超标的儿童,采用综合措施干预儿童高铅血症可有效减低血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子宫全切患者的不良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年来行子宫全切患者予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将护理前后的数据指标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全切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身心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