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72例。研究组使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双侧大脑中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NIHSS评分(11.18±2.05)分低于对照组的(14.22±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54.38±7.26)分高于对照组的(50.37±9.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p、Vm、RI、P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的Vp、Vm明显高于对照组,RI、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无法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9.78±7.23)分;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5.21±7.67)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9.78±7.23)分;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5.21±7.67)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46<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5.47±3.26)分低于对照组的(8.95±3.16)分,Barthel指数(82.69±3.22)分高于对照组的(76.84±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吴科  吴善平 《北方药学》2020,(4):158-159
目的:分析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与对照组的6.67%(2/30)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ACI联合依达拉奉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A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14d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确诊的ACI患者7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依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共14 d,同时给予血塞通0.4g静滴,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结果 2周后,2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到奉治疗ACI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6.98±1.9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7±2.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IL-17水平分别为(4.76±1.47)mg/L、(34.93±11.3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7±1.28)mg/L、(58.76±18.6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IL-17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NIHSS评分(10.0±2.2)分低于对照组的(18.3±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治疗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体会。方法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内皮素-1(ET-1)、血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01、10.628、14.950、10.567,P<0.05);观察组血浆ET-1(59.36±8.12)ng/L、HOMA-IR(5.63±0.25)均低于对照组的(76.25±11.23)ng/L、(9.75±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76、43.836,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1.25±2.33)分低于对照组的(15.92±2.12)分,ADL评分(76.96±3.65)分高于对照组的(71.25±2.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0、7.240,P<0.05)。观察组CRP(9.94±3.36)mg/L、MMP-9(36.94±3.69)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36±3.12)mg/L、(39.54±4.1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1、2.575,P<0.05)。结论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12.52±5.41)分低于对照组的(18.09±5.25)分, Barthel指数(77.39±5.67)分高于对照组的(65.34±4.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脑梗死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 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11.51±2.10)分低于对照组(15.46±2.42)分, ADL评分(67.95±7.58)分高于对照组的(55.18±6.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NIHSS评分(3.22±0.44)分低于对照组的(5.35±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Barthel指数(68.33±13.42)分高于对照组的(59.28±13.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抛币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评分量表(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10.34±2.23)、(7.83±0.7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83±3.11)、(10.54±1.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为(77.19±8.53)分;高于对照组的(63.55±6.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施治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增强临床疗效,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是值得应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ESS增分率和第90d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哈尔滨香坊区幸福医院2006年1至8月收治的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53%,高于对照组的6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HS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PSV)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OD水平(113.59±16.77)U/L高于对照组的(93.37±10.52)U/L、MDA水平(3.64±0.52)nmol/ml低于对照组的(4.55±0.62)nmol/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酚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LDL、TG和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DL(2.24±0.3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95±0.30)mmol/L,LDL(2.46±0.23)mmol/L、TG(2.35±0.76)mmol/L和TC(5.17±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16±0.36)、(2.86±0.70)、(6.08±0.4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盘锡斌  黄诗勤  易震 《江苏医药》2013,39(11):1319-1321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效果.方法 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醒脑静与依达拉奉静脉滴注,疗程为1个月.采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CS)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NIHSS评分及BI指数分别为(12.83±2.85)分、(12.83±2.85)和(46.92±6.27)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04±2.64)分、(16.58±3.15)和(38.68±7.23)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 vs.22.5%) (P<0.05).结论 对ACI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卢峥  郭春妮 《河北医药》2012,34(11):1640-164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东菱克栓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和东菱克栓酶组.在常规加东菱克栓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凝血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ND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联合治疗组治疗14 d时NDS明显低于东菱克栓酶组(P<0.01).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东菱克栓酶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治疗ACI疗效优于单用东菱克栓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