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采用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一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在治疗膜性肾病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文中对近几年的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Ig A肾病(Ig A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从"虚、瘀、风湿"论治,在临床应用治疗Ig A肾病已收到良好疗效,并不断通过实验研究对其作用机理予以了揭示。本文将Ig A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肾病病理相结合,简述了部分具有祛风湿、益气血、消癥积作用的中药及复方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来治疗Ig A肾病及其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还有很多重要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从而限制了其深入开发与推广应用。因此,对临床上治疗Ig A肾病确有疗效的中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其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才能在中医药治疗Ig A肾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方面优势显著,是治疗和辅助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措施.中医药可通过促进相关免疫抑制因子及代谢酶的表达,调节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传递抗原信号、促进抗原识别,调节协同抑制/刺激分子等机制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中医药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作用机制复杂,多数研究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潜在机制认识...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耀中  岳华 《医学综述》2014,(7):1215-1218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措施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及钙调磷酸酶阻滞剂类药物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另外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一些针对病因治疗的非免疫抑制剂药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011年颁布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是在归纳并总结多年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得出的,对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从病名探讨、病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方面,详细评述了近十余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概况,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DN,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阻止或延缓肾衰的进程。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DN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增加,调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指导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开展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索,以期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杨凤文  檀金川 《医学综述》2009,15(13):2019-2020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病变呈慢性的进行性发展,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疗效欠佳,且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本文就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碘充足地区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原因。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大部分抗体升高而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伴随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群。中医药具有缓解HT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改善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最新研究表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焦亡是HT发病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细胞焦亡一般概况,细胞焦亡与HT关系及中医药干预HT炎性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细胞焦亡可能为中医药干预HT炎性免疫微环境的新靶点,为中医药防治HT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干预能减少RILI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ILI临床研究量多,而实验研究量少且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整理和总结目前中医药干预RILI实验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靶细胞、免疫平衡、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4个方面展开综述,探讨中医药干预RILI的机制,以期为RILI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查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自拟方、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西医结合)2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显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近10年来大鼠实验研究有关中医药干预自然流产的作用机制,认为中医药干预自然流产的机制与以下几点相关:中医药可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调节免疫因子功能、协调母胎界面滋养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改善胎盘微循环障碍等环节干预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12.
膜性肾病属本虚标实证,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湿热胶着成瘀、痰瘀互结是发病的重要病机环节,治疗上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强调活血清利。雷公藤具有抗炎、抑制免疫、保护足细胞等多靶点效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证明:祛风通络、益气清利活血法治疗膜性肾病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基质增多伴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上以血尿反复发作为特点,但可呈现以无症状血尿到急进型肾炎间各种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对IgA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来指导临床诊治。本文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系膜细胞等方面分析IgA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对IgA肾病的西医研究状况进行总结。IgA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生与遗传及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IgA免疫复合物在肾脏不断沉积损伤肾小球,并通过旁路途径使补体活化,白细胞聚集,炎症细胞激活或肾小球固有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予、细胞因子加重肾小球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述细胞凋亡与系膜增生性肾病的关系,并对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EndNote查询国内外最新相关报道,并针对性收集及处理。结果: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与系膜增生性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多,而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颇有成效,并已成为了新的关注点。结论:细胞凋亡与系膜增生性肾病的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中医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吕仁和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病机为本虚伴气滞、化热、伤阴,湿浊、血瘀贯穿于膜性肾病的始终。治疗膜性肾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对病治疗、对症治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分期治疗等。吕仁和教授临床所选方药药味少,药力专,效果显著。吕仁和教授治疗膜性肾病尤其重视中西医并重的治疗原则,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应用中医药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在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的同时顾护正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膜性肾病占我国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中,然而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循证实践指南。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法与步骤,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强度使用GRADE方法,通过访谈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确定指南范围、形成临床问题提纲;基于访谈结果和现有中西医肾病指南、权威教材以及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回顾的结果拟定临床问题、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及中医证型的调查清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家调查;然后针对临床问题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举行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关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聚焦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2]。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仍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M 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中医治法研究楼季华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15-1115
日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干预对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研究正式启动。据介绍,该课题制定了“中医药干预对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研究,临床试验方案。研究将通过临床及实验技术,利用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的相关方法,在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前提下,客观评价中医药干预对艾滋病免疫重建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形成证据确凿、可供推广、广泛认可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课题负责人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表示,到2010年12月,课题组有望形成中医药对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马红珍 《浙江医学》2022,44(7):675-678,689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方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针对IMN的各类免疫治疗方案在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有很大优势.本文就IMN的免疫治疗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森  马行一 《西部医学》2006,18(5):647-649
IgA肾病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有IgA为主的颗粒性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是当前研究的两大切入点;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轻重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