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心疾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效果显著。赵明君教授基于中医五神藏理论及形神一体观认为双心疾病总的病因病机为形神失调、情志为病。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主张心肝同治,治以活血通络、调肝定魂;对心血管神经症主张双心同治,治以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形神同调,遵从以“情”为因、以“神”为源,以神治脏、以脏养神。本文总结赵明君教授治疗双心疾病的经验,并佐以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2.
"双心疾病"是指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基于心主血脉与主神明的双重生理功能,陈晓虎教授认为瘀血内阻、心神失调是"双心疾病"的核心病机,倡导双心同调,主张运用活血安神法治疗"双心疾病",发挥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以达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的目的.本文总结了陈晓虎教授运用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赵海滨教授治疗双心疾病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经验。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赵海滨教授治疗双心疾病的194首处方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系统,采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算法,从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核心组合和潜在新方等多方面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194首处方共包含148味中药,以温、寒、平味药多见,辛、苦、甘味药较为常用,归经以脾、肺、胃、肝及心经为主,使用频次前三的中药为半夏、茯苓、桂枝。共得到22组药对组合,白术和茯苓的关联度最高,挖掘出22个由3味药组成的核心组合,并得到4首新方组合。结论 赵海滨教授治疗双心疾病重视调畅气机,常用理气清热、化痰利水、补益气血、活血通络及安神之法,注重标本兼顾和通补兼施。  相似文献   

4.
"双心疾病"是心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脾失健运是其重要发病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双心疾病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中医"脾"与线粒体的功能特性具有许多共通之处,脾虚的本质是线粒体功能障碍,临床中采用健脾益气、醒脾化湿能有效改善双心疾病症状、缓解精神障碍,并改善线粒体功能.本文将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探讨从脾论治双心疾病的机理,为临床"双心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病的西医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医多从肝亢、外风、痰热、阴虚等分析论治,予以平肝、疏风、涤痰、滋阴等方法进行治疗。导师孙丽平教授认为“胆虚”为本病的常见病机之一,提出“从胆论治,兼顾心肾”的诊疗思路,以温胆定惊为主,兼以宁心安神、补肾助阳为法,选方用药取温胆、宁心、益肾之品,临床获效。  相似文献   

6.
双心疾病症状繁多、病机复杂,传统的“以病统证”在临床施治时常捉襟见肘。“病证结合,以证统病”是以辨证为主,从证出发,先证后病,将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通过抓主症归纳不同疾病的证候共性,精准定位,辨证施治。用“病证结合,以证统病”的诊治思路治疗双心疾病,即首先提炼各种症状背后的共性病机(证候),再兼顾疾病的特殊性,同时考虑兼证,最后通过提炼出来的证候辨证论治。“病证结合,以证统病”的诊治思路为临床更加精准地施治双心疾病、提高疗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和总结陆为民教授运用厥阴病辨证论治胆系相关疾病的学术思想、临床思路和经验,拓展乌梅丸的临床应用领域.[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总结病案资料,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角度阐述陆为民教授运用厥阴病理论和乌梅丸论治胆系相关疾病的经验,并佐以临床验案.[结果]陆为民教授结合前人经验,强调病机和辨证,从厥阴病论治胆系相关疾...  相似文献   

8.
张声生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存在多个对立点,寒证与热证并存,气虚与气滞并见,需止血亦有血瘀,需止泻亦有腑实,需祛湿亦有阴伤,因此在治疗上主张清法与温法、行气与补气、活血与止血、通下与止泻、祛湿与养阴并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刺激性干咳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80%的IPF患者存在慢性刺激性干咳,且以日间症状为著,严重时可引起晕厥、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会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目前传统的止咳药物疗效欠佳,患者咳嗽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樊茂蓉教授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从“本虚络痹”探讨IPF相关咳嗽的病机,治疗以重视先天、金水相生,补养后天、斡旋中焦为主,除痹通络贯穿始终,诸法合用,恢复肺之宣降,则咳嗽自止。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此时期肾精亏虚,心失所养,脑髓空虚,易引发双心疾病。细胞焦亡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炎症死亡方式,与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密切相关。围绝经期双心疾病会释放大量与细胞焦亡相关的炎性因子,其可影响该疾病的发展与预后。作者在相关研究中发现针灸通过督、任、心包三脉在功能上补肾强心益脑,在结构上调整脏腑功能,在循行上沟通联络肾、心、脑,三脉相通会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相关研究证明,针灸在干预细胞焦亡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因此,基于“调任通督强心”法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双心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失疏泄"为PMS的基本病机似得以共识。根据PMS的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探讨肝失疏泄与PMS的病理机制。肝失疏泄,根据其所致病证的不同,可分为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抑郁状态)和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祖国医学方面探讨了痰瘀与冠心病的关系,认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总结吾师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徐光星教授依主次病机从燥热伤肺、气阴不足论治肺癌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诊学习,整理相关医案,查阅历代中医文献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辨治肿瘤的相关论述与治疗肺癌验案,从病因病机、辨治思路两方面,分析徐教授依主次病机,从燥热伤肺、气阴不足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并佐以两则医案验证。[结果] 徐教授认为,肺癌的形成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侵袭、燥热伤肺、痰瘀互结所致,提出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次病机治疗肺癌,并传承何任教授从益气养阴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基本大法,治疗或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病机,清热润燥、益气养阴为主法;或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次病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法,兼以清热润燥、益气养阴。所附医案一辨为肺癌后期,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病机,治拟益气养阴、清热润燥、化痰散结;医案二辨为肺癌中期,以痰热壅肺为主病机,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次病机,治拟清热化痰、养阴润燥,均药治稳好。[结论] 徐光星教授以燥热伤肺、气阴不足为主次病机论治肺癌,疗效确切,临床实用,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之一。此病病位在肠道,涉及脾、胃、肝、肾、肺等多个脏腑。谢力子教授强调其发病与脾胃升降失常、肝失疏泄以及二者藏血、统血关系失常密切相关。故克罗恩病应基于“肠-肝-脾轴”同时治疗。CD活动期注重祛邪,方选自拟方乌梅败酱方;缓解期注重扶正,方选自拟肠炎方。采用中药口服、药物灌肠、食疗多种方式联合治疗CD。选取一例克罗恩病医案加以分析,反映谢力子教授临床调治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王彦刚教授从核心病机观出发,临床治疗胃癌前病变,针对浊毒内蕴之核心病机,在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选用疏肝理气、清热祛湿、化瘀通络、消食化积、清宣郁热、清热解毒、滋养胃阴、健脾养胃八法。把握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病机对症用药,同时将化浊解毒之法一以贯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唐容川《痢证三字诀》提出“病有脾,治肝肺”,认为痢证虽以损伤脾胃为主,但治疗应重视调治肝肺,使“脾经自治”,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多从脾、肝、肺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抗溃疡而治痢的目的。饮食不节、肺肠失调、忧思恼怒等病因可引起脾、肝、肺病变,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发为本病,此病病程较长,耗伤正气,李教授临证时以脾胃虚弱、肝失疏泄、肺失宣降为发病机制,治疗以培补脾胃,疏肝理肺为根本大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肠外表现进行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宋康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证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应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案例,略述如下。1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同病异治”理论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原则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作者跟随导师门诊期间,总结张哲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案例,论述张师治疗失眠的见解及经验,深入总结张师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了解同一疾病因症状或个人体质以及病机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析王有奎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精读王教授著作及临床相关医案,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肺贵说”理论着手论病因病机,并从五脏五行具体辨治,结合顺四时养五脏,总结王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王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肺系疾病迁延愈久所致,肺体不用,肺气虚损乃本病之基。肺虚则病及五脏,脏腑气机失衡,生克制化失常,故从金土相爱、培土生金,金木交互、泻木清金,金火相持、复金益火,金水相生、生源益精四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用药均为王教授自拟经验方。同时王教授十分注重顺应四时以养五脏,防患于未然。文中所附医案,王教授辨为肺肾两虚证,治以补肾纳气、益气健脾,方用补肾宣肺方。[结论]王教授临证注重先查病之源,再查病之机,从五脏五行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陈永灿主任基于“本虚毒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诊,收集、整理典型医案,结合陈主任临证的阐释,从核心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三个方面,总结陈主任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并附一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陈主任认为“本虚毒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核心病机,“本虚”即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毒结”即浊毒留滞,蕴结隐伏。辨治以寒热错杂为基本面,主张平调寒热,根据虚实偏胜,随证治之。处方以自拟十味泻心汤为主,扶元解毒,如脾虚及肾,加用滋肾之品;兼有气血怫郁,喜用花类疏和;针对痰毒、瘀毒、热毒的不同,分别选用山慈菇、石见穿、猫人参,蜂房、刘寄奴、莪术,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对角药治之。验案辨证为脾虚毒结、寒热错杂,治法为健脾解毒、平调寒热,以十味泻心汤为主方,考虑兼有瘀毒阻滞、浊滞血瘀,选用蜂房-刘寄奴-莪术角药;复诊因气血不通,气机升降失调,以三花百草饮轻宣开郁;三诊考虑患者年龄增长,肝肾渐衰,且久病伤元,合四君贞元饮健脾益肾、固本培元。[结论]陈主任从“本虚毒结”辨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