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4例喉癌和1例喉咽癌高位颈淋巴结转移并侵入颈内静脉孔的患者,施行高位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5例创口一期愈合,除1例口角左斜及张口困难外,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随访1至5年,4例存活,1例术后3年半死于对测颈转移。结论:高位颈清扫术是治疗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而手术的关键是切除乳突及下颌骨部分升支,扩大乳实下颌间隙及颈内静脉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及双侧颈内静脉可否一期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并避免二次手术.方法:总结1992至1998年5例保留颈前静脉及颈外静脉一期切除双侧受颈部恶性肿瘤侵及的颈内静脉的临床资料,5例中喉癌4例,下咽癌1例.结果:双侧颈内静脉结扎的5例全部保留双侧颈外静脉及颈前颈脉,结扎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术后24h内面部稍肿胀,4~6d肤色转为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例患者随访5~18个月.存活18个月2例,10个月1例,8个月1例,死亡原因为癌复发及颈动脉破裂.1例随访6个月,健在,偶有头晕及直立性晕厥.结论:保留颈前静脉及颈外静脉一期结扎双侧颈内静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切除重建术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动脉切除重建术在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7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一期切除肿瘤和颈动脉及颈动脉重建手术的方法、效果及5术后并发症,3例为ShamblinⅢ型颈动脉体瘤,2例为喉癌术后复发并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为喉咽癌术后复发或放疗后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结果 7例患者均在颈动脉转流下切断颈动脉,肿瘤连同颈动脉整块切除,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聚四氟乙烯膨体(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人工血管重建颈动脉.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出现单侧喉返神经麻痹和霍纳综合征.1例患者因咽瘘导致颈动脉破裂二次行颈动脉重建术;2例患者术后形成咽瘘,其中1例出现肿瘤复发,1例经换药愈合.结论对于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颈动脉切除重建术有可能降低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癌NO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O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cNO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f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cNO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5.
沈志森  龚晓放 《耳鼻咽喉》1999,6(5):292-294
目的:探讨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4例喉癌和1例喉咽癌高位颈淋巴结转移并侵入颈内静脉孔的患者,施行高位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5例创口一期愈合,除1例口角左斜及张口困难外,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随访1至5年,4例存活,1例术后3年半死于对侧轻转移、结论:高位清扫术是治疗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而手术的关键是切除乳突及下颌骨部分升支,扩大乳突下颌间隙及颈内静脉孔。  相似文献   

6.
喉癌临床N0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癌N0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0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cN0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t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 cN0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7.
喉癌喉咽癌哨位淋巴结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癌喉咽癌哨位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用手术中注射蓝染料的方法 ,对 2 9例颈淋巴结N0的喉癌喉咽癌患者进行了哨位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的哨位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对照 ,观察哨位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  2 9例中 2 8例成功地显示了哨位淋巴结 ,成功率达 96 .6 %。每例发现蓝染的哨位淋巴结 1~ 4个 ,平均每例每侧检出 2 .5个。有 3例患者的哨位淋巴结检测有肿瘤转移 ,HE染色病理检查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均证实颈淋巴结转移。 2 5例哨位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阴性患者 ,颈淋巴结清扫标本亦未查见淋巴结转移。哨位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正确率和阴性预测率均为 10 0 %。结论 哨位淋巴结检测对喉癌喉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两期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处理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6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在切除原发灶同时 ,将术前诊断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 33例进行同期双侧颈清扫术 (同期清扫组 ) ;一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 43例行一侧颈清扫术 ,随诊中发现对侧转移再行 2期对侧颈清扫术 (分期清扫组 )。结果 :同期清扫组 3年生存率为 81.5 % (2 2 / 2 7) ,5年生存率 6 1.5 % (16 / 2 6 ) ;1例术后当天死于脑压增高。分期清扫组 3年生存率为 6 9.2 % (2 7/ 39) ,5年生存率 2 7.8% (10 / 36 ) ;1例术后当天呼吸道梗阻死亡。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双侧颈转移淋巴结同期清扫术 ,比双侧分期清扫术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术中尽可能保留双侧颈内静脉 ,必要时行血管吻合重建颈内静脉 ,能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喉癌喉全切除术后1年,喉咽闭锁不能进食6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因喉癌于外院行喉全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感染咽瘘并行局部清创、换药及颈部局部皮瓣转移喉咽修复、颏下皮瓣转移颈部缺损修复术治疗,咽瘘愈合后行根治性放疗,8个月前放疗结束,出现喉咽狭窄,仅能进水,于外院行胃造瘘术进行营养,逐渐加重,6个月前喉咽完全闭锁不能进食,于我院就诊,以喉癌术后喉咽闭锁收入院。患者一般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喉咽癌哨位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手术中注射蓝染料的方法,对29例颈淋巴结N0的喉癌喉咽癌患者进行了哨位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的哨位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对照,观察哨位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29例中28例成功地显示了哨位淋巴结,成功率达96.6%.每例发现蓝染的哨位淋巴结1~4个,平均每例每侧检出2.5个.有3例患者的哨位淋巴结检测有肿瘤转移,HE染色病理检查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均证实颈淋巴结转移.25例哨位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阴性患者,颈淋巴结清扫标本亦未查见淋巴结转移.哨位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正确率和阴性预测率均为100%.结论哨位淋巴结检测对喉癌喉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头颈部癌侵及颈动脉2例,施行扩大的颈部廓清术,切除和重建颈动脉。 病例1,49岁,男性。喉癌术后,因右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超声波检查,右颈深部有边缘不整,内部回声不均,的肿物,颈总动脉壁听  相似文献   

12.
喉癌喉咽癌哨位淋巴结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喉癌喉咽癌哨位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用手术中注射蓝染料的方法,对29例颈淋巴结NO的喉癌喉咽癌患者进行了哨位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的哨位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对照,观察哨位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 29例中28例成功地显示了哨位淋巴结,成功率达96.6%。每例发现蓝染的哨位淋巴结1-4个,平均每例则检出2.5个。有3例患者的哨位淋巴结检测有肿瘤转移,HE染色病理检查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均证实颈淋巴结转移。25例哨位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阴性患者,颈淋巴结清扫标本亦未查见淋巴结转移。哨位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正确率和阴性预测率为100%。结论 哨痊淋巴结检测对喉咽癌的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声门上型喉癌的分区性颈清扫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分区性(局限性)颈清扫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作用。方法 根据喉的淋巴引流解剖特点,设计了上颈淋巴结清扫术(颈内静脉上组)对1976~1990年入院治疗的168你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其中N0149例,N119例)采用了此术处理颈部,结果:168例上颈淋巴结病理检查均无淋巴结转移。5年观察后有17例出现颈部转移,其颈部复发率与经典性全颈清扫术相同,全组5年生存率72.6%(122/128)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整块切除颈部晚期淋巴结转移癌侵及大血管及皮肤治疗晚期颈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内静脉,颈部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皮瓣及斜方肌皮瓣修复。结果: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内静脉35例均成功;其中3例重建的颈内静脉发生血栓,再次应用头静脉重建。胸大肌皮瓣26例及斜方肌皮瓣9例均成活。结论:彻底切除颈部晚期淋巴结转移癌侵及大血管,应用显微外科和肌皮瓣技术,一期重建颈部血管及组织缺损恢复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整块切除颈部晚期淋巴结转移癌侵及大血管及皮肤治疗晚期颈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内静脉,颈部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皮瓣及斜方肌皮瓣修复。结果: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内静脉35例均成功;其中3例重建的颈内静脉发生血栓,再次应用头静脉重建。胸大肌皮瓣26例及斜方肌皮瓣9例均成活。结论:彻底切除颈部晚期淋巴结转移癌侵及大血管,应用显微外科和肌皮瓣技术,一期重建颈部血管及组织缺损恢复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们结合同侧标准的根治性颈廓清术探讨对侧肩胛舌骨肌上颈廓清术的价值。手术范围包括颏下,下颌下,颈动脉三角及肩胛舌骨肌前腹以上的颈内静脉淋巴结和腮腺下极淋巴结。临床材料:对侧肩胛舌骨肌上强廓清术共247例,原发部位包括口腔、咽、喉的恶性疾病。57例因资料欠缺,13例因对侧颈部手术前临床检查不详剔除。剩余177例,均为对侧颈部临床检查阴性者。66例手术前曾接受颈部放疗,其中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收集初诊为成人侧颈区良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良恶性的鉴别要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成年患者,初步诊断为鳃裂囊肿或囊性水瘤。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共37例初诊为颈部良性囊肿的患者中,最终总恶性率为13.5%(5/37),其中口咽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颈部肿块存在分隔或囊壁局限性增厚是成人侧颈区孤立囊性肿块最终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P<0.05)。结论 成人孤立侧颈区囊性肿块需要警惕为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对于成人侧颈区孤立囊性肿块,尤其当颈部肿块存在分隔或囊壁局限性增厚时,需要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排除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累及颈动脉的复发恶性肿瘤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首先明确肿瘤复发部位是否进行过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再根据增强CT和(或)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评估复发灶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对于双颈复发病例,需了解复发灶与颈内静脉的关系;对于颈根部复发病例,需评估复发灶与甲状颈干、椎动脉的关系.根据CT和(或)CTA的结果和患者的全身状况确定能否耐受手术,对不同的复发病例进行不同的处理.本组23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中喉癌复发8例,下咽癌复发10例,甲状腺癌复发2例,扁桃体癌复发1例,腮腺癌复发1例,下咽颈段食管肉瘤复发1例.23例患者经术前评估,7例患者行对症(包括止痛)、姑息放疗和化疗,1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7例姑息治疗患者皆在6个月内死于复发肿瘤出血、全身衰竭或肺部转移.16例手术病例中,14例肿瘤肉眼下完全切除,2例动脉壁上有残留;其中8例术前有颈部疼痛,手术后7例疼痛消失,1例疼痛减轻.2例患者于术后1周因颈部感染大出血死亡,2例手术8个月后死于肺部转移,1年后死于颈部局部复发3例,2年后死于肺部转移2例,死于颈部局部复发和心脏病各1例,其余5例健在.结论 CT和(或)CTA是累及颈动脉的复发恶性肿瘤术前评估的可靠方法,根据CT和(或)CTA部分病例选择地进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同期及复发后第1次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29例喉癌、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喉癌、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下咽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融合率高,颈静脉下区出现阳性淋巴结的比率高;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原发病灶分化差的比率相对偏高;同期与复发后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原发病灶分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T2期及以上的声门上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尤其当细胞分化比较差时,即使颈淋巴结阳性体征不明显亦应积极考虑颈淋巴结清扫问题,对下咽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时应考虑彻底清扫颈静脉下区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应用流式细胞仪结合计算机辅助行数据、图像分析,用荧光标记抗体(MDR1-PE,Clone UIL2)定量检测34例喉癌、喉咽癌组织和18例癌旁组织的P-GP含量,并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喉癌、喉咽癌细胞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喉癌、喉咽癌P-GP阳性表达率为58.8%(22/34);P-GP表达与喉癌、喉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提示P-GP检测有助于估计肿瘤的生物学特性;P-GP有可能成为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