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一组以上腹胀痛、不适 ,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 ,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主要观察在二维实时超声下口服液体脂餐前后胃和胆囊大小改变 ,通过胃和胆囊大小改变的程度 ,分析胃排空功能 ,胆囊收缩功能 ,从而间接阐明是否存在消化不良。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 10名为健康志愿者 ,男 6名 ,女 4名 ,平均年龄 (32± 3 5 7)岁。FD组 30例其中男1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38± 5 5 )岁 ,均出现上腹饱胀、疼痛、呃逆、嗳气和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持续4周以上 ,并排除胃和…  相似文献   

3.
姓名:杨××,性别:男,年龄:35 籍贯:陕西,职业:教师。在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工作。 主诉:无自觉症状。数月前曾在其他医院做过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 实验室检查:血型:“A”。肝功:正常。HBsAg(-),Anti-HCV(-),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诊断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300例胆囊切除术后有右上腹疼痛的患者而行B超检查的结果。结果:30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B超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残余胆囊,急性胰腺炎及胆管积气及肝外胆管扩张的患者有234例,另234例,另36例患者发现有急性阑尾炎,肾结石,肠梗阻等胆道外病因,有30例患者无异常发现。结论:对临床考虑胆道术后综合征的患者,B超检查可发现其真正的病因,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 1995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 2 0 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 ,观察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现将近期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90例均为住院患者 ,治疗组 2 0 0例其中男 136例 ,女 6 4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年龄 4 4岁。肝炎的诊断按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的诊断标准[1] 。其中急性肝炎 (AH) 80例 ,慢性肝炎轻度 (CH轻 ) 32例 ,慢性肝炎中度 (CH中 ) 5 4例 ,慢性肝炎重度 (CH重 ) 2 0例 ,肝炎肝硬变活动性 (Cir) 14…  相似文献   

6.
孙普英 《现代保健》2009,(19):158-159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我国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孕妇最常见的肝脏并发疾病,可发生在妊娠早、中、晚各期,尤其是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对母婴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解病毒性肝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及关系,本文将对笔者所在科2000年7月至2007年5月问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58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B超引导穿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腹腔积液(HA)中的应用价值。33例患者用普通B超探头检查积液的大小、位置以及毗邻情况,选择皮肤与积液的最近距离为穿刺点,B超引导下向积液处穿刺、抽吸、冲洗及注入抗生素,拔出穿刺针,术后抗炎治疗3d,复查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穿刺33例,28例1次抽尽,经抗炎治疗3d后症状消失,复查B超积液消失;5例经2—3次穿刺后正常,复查B超积液消失。均无并发症发生。故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冲洗、应用抗生素治疗LC术后HA,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玉琦 《药物与人》2014,(2S):33-33
目的:探析B超诊断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UB7000以及GEVixid7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检查时采用平卧位或者左侧位,按照常规方法从患者的右肋缘下斜切以及右肋间沿着胆囊作短轴或者是长轴扫描,观察患者胆囊的大小、形态、囊壁厚度以及囊腔内是否存在回声等,同时还需要留意患者的肝脏、胆道、肝门区以及胰腺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结果:2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23例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另外3例发生了误诊,所占比例为11.53%。结果: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并且准确地发现处于早期的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并显示出周围组织与胆囊之间的关系,让医师可以准确判断病灶是否出现了转移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因此,超声检查对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不会带来创伤,检查价格低廉,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入的76例原发性胆囊肿瘤患者,经临床病理学检测发现,76例中64例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12例为原发性胆囊良性肿瘤。均采用B超和CT检查。探讨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B超诊断灵敏度(90.63%)高于CT诊断(78.12%),B超诊断准确度(81.58%)高于CT诊断(67.11%),B超诊断特异度(33.33%)显著高于CT诊断(8.33%)。结论将B超诊断方法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其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CT诊断,能够直观观察到胆囊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B超诊断的方式对煤矿工人进行体检,并检测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以及胆囊结石患者,对患者胆囊病变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采用B超体检的煤矿工人胆囊病变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本研究中心自2011—2012年体检的2997例煤矿工人中的36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以及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从而为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胆囊病变的患者年龄与发病率呈现正相关,其中矿龄为3~5年的煤矿工人胆囊病变率明显高于矿龄为1~2年的煤矿工人。B超检出有289例患者为胆囊息肉病变,病发率为9.64%,其余患者病发于胆囊结石。结论采用B超对煤炭工人胆囊病变进行检测与分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快速、简便的操作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病变检出率,便宜的诊断费用对煤矿工人而言具有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霞  朱锡珍 《工企医刊》2004,17(1):45-45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以右上腹痛伴寒战发热一月入院。T:38.9℃,WBC:8.4×10~9/l,N:0.84。患者15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治愈”,10年前原发切口再次感染破溃,似有脓性汁流出,治疗数月后切口愈合。进院时B超检查:肝左叶见90×63mm的似实质性的,但无声晕的不均质低回声,境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其近场腹壁局部增厚,见不均质的低  相似文献   

12.
姚苏 《上海预防医学》1995,7(2):96-96,F003
急性病毒性肝炎3例误诊江苏省南通制药总厂保健站226006姚苏非典型的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易导致误诊。本文对我厂保健站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期间所误诊的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报道如下,以吸取教训,提高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病毒性肝炎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欣伟 《现代医院》2008,8(3):42-43
目的探讨老年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老年性肝炎资料进行分析,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病毒性肝炎在合并症、黄疸发生率及消退时间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发生率高,持续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多,重型肝炎比例高,病死率高。对于老年性病毒性肝炎,不管入院时病情如何,都应按重型肝炎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胆囊的B超声像图改变,探讨B超对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3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常规胆囊超声检查,分析胆囊超声影像学改变。[结果]B超发现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胆囊病变检出率较高,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沉着物、胆囊内透声差、胆管扩张的检出率分别为39.5%、26_3%、13.2%、26-3%和23.7%。[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易发生胆囊病变,B超技术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合并胆囊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我国有世界范围内最多的肝炎病毒感染者。为此笔者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7年5月住院的各类老年病毒性肝炎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7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9岁。2.诊断标准及分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按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按病原分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24  相似文献   

16.
周晓晖 《现代保健》2013,(14):89-9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结果,探讨B超图像与肝脏病变存在的关系,辅助临床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肝胆内科2007年1月一2012年1月经过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检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67例进行B超检查。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囊超声异常率,研究组里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病变情况。出现胆囊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再次复查胆囊B超结果。结果:(1)胆囊病变与肝脏的损伤有关,肝硬化、乙肝、健康人群中以肝硬化胆囊改变率、损伤程度最高,其次为乙肝胆囊改变。(2)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的胆囊B超改变,有利于协助判断肝脏的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胆囊壁B超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肝患者77例,好转组45例,恶化组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在疾病早期、缓解期和恶化期胆囊壁情况进行B超检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早期两组胆囊壁厚度变化和P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和PTA呈负相关.整个病程中胆囊壁厚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病情越重,胆囊壁厚度越大(好转组t=2.53,P<0.05;恶化组t=4.32,P<0.01),胆囊壁厚度与PTA、TBIL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重肝患者胆囊壁B超检测对重肝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胆囊壁B超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肝患者77例,好转组45例,恶化组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在疾病早期、缓解期和恶化期胆囊壁情况进行B超检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早期两组胆囊壁厚度变化和P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和PTA呈负相关。整个病程中胆囊壁厚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病情越重,胆囊壁厚度越大(好转组t=2.53,P〈0.05;恶化组t=4.32,P〈0.01),胆囊壁厚度与PTA、TBIL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重肝患者胆囊壁B超检测对重肝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临床价值,以期降低肝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均经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3例、重型乙型肝炎22例、肝硬化20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63名为对照组,均予B超检查,观察两组的B超显示情况。结果对照组在胆囊壁厚度上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型乙型肝炎最明显、肝硬化其次;而在胆总管内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胆囊病变上,对照组检出异常率为23.81%,与研究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研究各组中以慢性乙型肝炎组检出异常率最低,为56.52%,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在胆囊病变检出率上比较无差异性。结论 B超有助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对肝炎病情程度有指导意义,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防治基础知识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近30年,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预防的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新的肝炎病毒不断发展,迄今为止,至少发现有7个型肝炎病毒,分别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己型和庚型。1997年12月,日本学者报道了输血性肝炎(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简称TTV)。国内外研究较多、认识比较清楚的有甲、乙、丙、丁、戊5型肝炎。现就5个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