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类内皮活化相关新基因EOLA1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克隆一个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受脂多糖刺激后表达新序列标签ST5 5 (GenBank接受号BI12 16 4 6 )对应基因全长cDNA序列 ,作者在已知ST5 5序列基础上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延伸ST5 5的 3′和 5′末端以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 ,并经Northern印迹杂交验证 ,再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获得一个新的人类基因 ,命名为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 1(EOLA1) (GenBank接受号AY0 74 889) ,该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Xq2 7.3,推导编码蛋白EOLA1包含 15 8个氨基酸 ,预测EOLA1是与内皮细胞活化相关的新基因 ,可能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人类新基因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OLA1)特异性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并初步验证其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EOLA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N2/EOLA1,并转染人ECV304细胞株,G418压力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针对靶基因EOLA1,设计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插入pSlincer3.1/H1质粒。转染重组质粒到稳定表达GFP-EOLA1融合蛋白的ECV304细胞,通过观察转染细胞绿色荧光的强弱和Westem blot实验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结果 获得了稳定表达GFP-EOLA1融合蛋白的细胞株,构建的小RNA干扰质粒siEOLA1能够抑制靶基因EOLA1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EOLA1基因的siRNA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源分化相关新基因Ndr3的克隆、组织表达谱及亚细胞定位。方法 :采用电子拼接和PCR扩增技术 ,从人 2 2周孕龄胎肝cDNA文库中获得与人Ndr1基因同源的一段表达性序列标签 ,继而从成人脑cDNA文库分离出Ndr3的全长cDNA ;采用点杂交分析和多组织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 ,确定其组织表达谱 ;将其亚克隆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_N1,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OS_7细胞 ,确定其亚细胞定位。结果与结论 :Ndr3的全长cDNA为 2 879bp ,其开放阅读框 (ORF)编码 375个氨基酸 ,染色体定位为 2 0q12_11.2 3。Northern杂交和点杂交分析显示 ,NDR3在脑组织和睾丸中高表达 ,在肾、心肌和前列腺中有一定量的表达 ,在胚胎组织的表达较低 ,在 8种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极低。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实验结果显示 ,该蛋白定位于核外胞浆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人尿酸转运蛋白1(hURAT1)多克隆抗体并利用该抗体检测hURAT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 用RT-PCR方法从人肾组织中扩增出hURAT1基因全长及其抗原表位区,分别构建绿色荧光蛋白hURAT1-pEGFP融合表达载体和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诱导表达并纯化GST融合蛋白,利用改良的蛋白免疫法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肾组织的hUART1基因产物的表达。将hUPAT1-pEGFP重组质粒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hURAT1-pEGFP在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膜的定位及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高效特异的hURAT1抗体,利用该抗体证实hURAT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Western blot证实hURAIT1蛋白在肾组织中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显示hURAT1-pEGFP定位于LLC-PK1细胞膜。结论 制备的hURAT1抗体及其全长基因可用于hURAT1基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研究,hUPAT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  相似文献   

5.
小鼠新基因 msid2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系统性RNAi相关基因msid2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特征。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小鼠中与线虫的sid-1基因同源的基因,用RT-PCR方法从小鼠大脑中分离到其全长cDNA;将其亚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用脂质体介导转入CHO细胞,确定其亚细胞定位。结果与结论:基因msid2的cDNA全长1353bp,编码450个氨基酸,定位于小鼠16号染色体,其基因组全长16kb,包括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亚细胞定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该蛋白定位于内质网及质膜。RT-PCR结果显示msid2在小鼠大脑、小脑中高表达,而在其他组织表达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转化铁受体基因(hTfR)克隆和高效表达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法从人胚肝、肺组织中克隆hTfR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TfR和pEGFP-C1-hTfR,转染人胚肾上皮HEK293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pcDNA3-hTfR转染HEK293细胞后hTfR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pEGFP-C1-hTfR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hTfR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结果经过DNA测序证实,克隆的hTfR基因为全长cDNA序列(2332bp)。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转染细胞能有效表达190×10^3的hTfR蛋白,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hTfR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结论从人胚肝、肺组织中可以成功克隆hTfR基因,该基因转染HEK293细胞后可获得hTfR蛋白的高效表达。hTfR主要定位于细胞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ARS冠状病毒(SAR-CoV)N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将SARS-CoV N基因片段克隆人融合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GEFP-C1)中。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在A549、VeroE6细胞株中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PT-N蛋白的亚细胞定位,Westem blot鉴定N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GEFP-C1/N表达载体,在A549、VeroE6细胞中观察到N蛋白定位于细胞胞浆中,Western blot证实了N蛋白表达。结论SARS-CoV N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胞质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y21α免疫相关新基因(Ty21α immunization—associated gene,TIG—310)的原核表达、细胞和亚细胞定位及其在Ty21α免疫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TIG—310可能的编码区,将其克隆至pQE30载体,在M15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TIG—310基因的表达产物在肠黏膜组织进行细胞定位;将其亚克隆至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通过电击传染导入L细胞,确定其亚细胞定位;通过RT—PCR研究其在Ty21α免疫中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TIG—310的编码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包涵体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在肠黎膜的上皮细胞中;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定位于整个细胞内。该基因在正常的BALB/c小鼠的胃肠黏膜高表达,在Ty21α第一次灌胃免疫后表达量显著增高,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TIG—310的表达量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小鼠无POU域八聚体结合蛋白(non-POU-domain-containing,octamer binding protein,NonO)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Hepa 1-6肝癌细胞内表达,观察NonO胞内表达、定位及脂多糖(LPS)对其定位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RT-PCR扩增小鼠NonO基因的蛋白编码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亚克隆至pcDNA3-HA真核表达载体中,将该载体瞬时转染Hepa1-6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方法观察NonO的胞内表达及LPS对其定位的影响。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质粒正确;细胞免疫荧光可见NonO在Hepa 1-6细胞内表达、分布于细胞核,LPS刺激后NonO分布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NonO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NonO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及其生物功能提供了重要载体。进一步证实NonO为定位于细胞核的核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新基因uTRIM,研究其胞内亚定位及功能.方法:通过数字差异显示搜索到可能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新基因uTRIM,用RT-PCR方法从体外培养的小鼠囊胚中分离得到其全长cDNA;将其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中,在HEK 293细胞内表达后确定uTRIM分子的亚细胞定位.用RNAi对其在胚胎发育早期的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与结论:uTRIM基因只在胚胎发育早期和成体睾丸组织中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质中.RNAi结果显示抑制uTRIM表达使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速度加快,提示uTRIM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负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端粒单链结合蛋白hPOT1核定位结构域。方法:通过hPOT1的不同长度缺失突变体与EGFP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转染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确定了hPOT进核序列是定位于第355—375位氨基酸之间的富含碱性氨基酸序列,其中R^377,R^373影响hPOT1的细胞核内定位。结论:鉴定出hPOT1的核定位结构域,该结构域影响了hPOT1不同形式剪接体蛋白的细胞内分布。为进一步研究hPOT1在端粒末端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脑创伤后早期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AN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探讨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假致伤组(8只)、致伤组(48只)、致伤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组(48只)。用牙科钻在大鼠冠状缝后缘、中线左侧开骨窗、保持颅脑膜完整,再用落体撞击装置撞击硬度,按各时相点麻醉成功后,取相同部位肺组织制作标本,采用原位杂交、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病理学观察等方法,研究脑创伤后肺组织ICAM-1mRN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假致伤动物ICAM-1mRNA在肺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脑创伤后,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达强度明显增加;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支气管内皮细胞、肺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组织细胞。腹腔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显著抑制脑伤后肺组织ICAM-1mRNA表达。结论 脑创伤后肺内ICAM-1mRNA表达分泌增加,可能是脑外伤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N1-CB,转染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以观察CB重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PCR方法扩增得到去除终止密码的cB融合基因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CB。脂质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COST细胞后,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验证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直接观察CB-GFP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证明CB—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CB在COS.7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载体pEGFP-N1转染组中,COST细胞内荧光呈弥散分布;重组质粒pEGFP-N1-CB转染组中,绿色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浆中。结论:CB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COST中得到高效表达,且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本试验为CB重组蛋白的提取及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鸢尾苷元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0μg/ml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鸢尾苷元,通过噻唑蓝比色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鸢尾苷元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显著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鸢尾苷元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过氧化物还原酶3(peroxiredoxin3,PRDX3, PRX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在人舌癌SCC15细胞中的定位进行检测。方法以乳腺文库为模板,PCR扩增带有FLAG标签的PRDX3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PCDH空载体中,构建成PCDH-FLAG-PRDX3,质粒测序正确后瞬时转染入人胚肾293T细胞, 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克隆载体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RDX3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CDH-FLAG-PRDX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293T细胞后成功表达了FLAG-PRDX3融合蛋白;细胞免疫荧光显示FLAG-PRDX3蛋白定位于舌癌SCC15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存在于细胞核内。结论成功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PRDX3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定位于舌癌SCC15细胞质中,为进一步明确PRDX3在舌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作用蛋白AK026018的亚细胞定位,初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epG2细胞中扩增编码AK026018蛋白的全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AK,转染HepG2、293T细胞系,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与转染空载体pEGFP-N1的细胞比较观察。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了重组栽体pEGFP-AK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较集中分布于胞浆中。而空载体pEGFP-N1转染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在整个细胞中均匀分布。结论:成功分离了AK026018全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表达产物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