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来,我中心血库以无偿献血逐渐取代了有偿献血来获取血源,人们从最初的拒绝无偿献血到目前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健康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林市无偿献血状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1日国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必须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这是发展输血事业的需要,也是确保医疗用血质量,预防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需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有偿供血的各种弊病,保护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为了解我市无偿献血状况,我们统计了2005-2007年度我市无偿献血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浅谈KAP理论与自愿无偿献血招募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1998年10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在全国全面推行无偿献血.如何保证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需要进行实践总结和有关理论研究[1],笔者结合“知-信-行”理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谈谈对自愿无偿献血招募的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杨南  何军  钱献  徐晶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6):615-616,621
目的了解不同献血人群血液传染病检测情况,以确定无偿献血的招募对象。方法2011年至2012年在我站献血的45325名无偿献血者.采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法检测试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任一项目呈反应性,则判定该血液为不合格,并对检测结果根据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段中18~30岁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最低:职业中学生、医务人员、军人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结论选择献血者过程应该严格质量控制。军人、学生、医务人员和多次献血者是低危安全人群,可以作为无偿献血的主要招募对象。  相似文献   

5.
柴万新 《护理学报》2009,16(13):1-3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志愿者培训的方法 及内容,以便培养一支优秀的志愿者队伍为无偿献血事业服务.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6月招募2批108名无偿献血志愿者,第1批60人,第2批48人,分别对他们进行了入门、初级、中级到高级培训,包括献血法律法规、血液生理知识、献血常识及人际沟通等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医务工作者带教示范、小组交流、宣传资料自学等形式进行培训.结果 2批志愿者经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第1批经全程培训后合格率100%,第2批只接受过初、中级培训的志愿者合格率也达到71%.献血者对志愿者的满意度分别为:第1批99.5%;第2批78.5%.第1批志愿者2008年下半年成功招募首次献血者人数为1 876人.第2批为663人.结论 对无偿献血志愿者进行从入门、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全程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献血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礼仪、营销等多个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北京某地区无偿献血人员的构成,调查与献血有关主要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无偿献血人员的基本信息,分为18—25岁、26—35岁、36—45岁和46.55岁四个组,对不同年龄段的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采用微板速率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这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566人次中男女比例约为(90.4±1.0):(9.6±1.0),四个年龄段献血者动态变化由高到低的顺序由2005年的26~35岁〉36~45岁〉18~25岁〉46~55岁逐渐变为2012年的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8年期间献血累计不合格为13515人次,总不合格率为8.16%,不合格血以2012年最高(10.05%),各项指标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6.47%)〉HBsAg(0.71%)〉抗-HCV(0.46%)〉抗-TP(0.35%)〉抗-HIV(0.013%)。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HBsAg的阳性检出率整体最高,抗-HIV的阳性检出率最低。结论18~25岁年龄段是目前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血液感染性疾病总检出率和各项检出率都表现出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无偿献血血液报损原因及有效监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1~ 6月份 ,本站街头无偿献血 40 1 8人份 ,缓解了本市血源的紧张状况 ,但也存在着血液报损率较高的问题 ,经统计共报损血液 2 1 5份 ,占献血人数的 5 .35 %。因此 ,如何加强对无偿献血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 ,尽量减少血液浪费 ,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此作一分析。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  2 0 0 0年 1~ 6月无偿献血 40 1 8人份。2 方法 无偿献血者经内科咨询、体格检查初步合格后 ,取手指末梢血用全血金标法快速检测HBs Ag,结果为阴性者即采血 ,最后对血液标本按卫生部要求进行初检、复检。结 果经体检合格 ,金…  相似文献   

8.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 ,我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无偿献血量由原来占临床用血的 2 %上升至 95 % ,已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血的需要(本站年用血量为 4~ 5吨 ) ,笔者将如何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进行总结 ,现报告如下。1 开设固定采血点 积极主动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经市政府批准在市区人口流量大的繁华地段 ,设立两个采血点。2 大力宣传2 .1 发送献血宣传单 :在街头采血车附近 ,由 2~3人专门负责向行人发放宣传单 ;向市各企事业单位寄发无偿献血的有关宣传资料上千份 ,以扩大其宣传力度。主要宣传关于无偿…  相似文献   

9.
本血站自2002年5月18日流动采血车上街开展无偿献血以来,无偿献血的比例由2001年的0.59%上升到50%,极大地缓解了全市血源紧张状况,提高了血液质量,但也存在着血液报损率较高的问题。本文统计了无偿献血10023人次,分析血液报损原因,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2年5月18日至2003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10023人次,其中初次献血者占91.2%,再次献血者占8.8%。1.2方法无偿献血者经内科咨询、体检、初步合格后,以末梢血用金标快速检测HBsAg,结果阴性即采血,最后对血液标本按卫生部要求进行初复检。2结果经体检合格,并用金标法检测HBsAg阴…  相似文献   

10.
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者作为安全输血的源头,采供血机构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标准做好献血者的筛查检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是保证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的长效机制之一。本站为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非常显著成效,自2004年以来实现了临床用血(包括成分血)100%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保证了血液安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chnology,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探讨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的检测方法,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我站14203例无偿献血标本经血清学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和HIV三项联合NAT检测,并对NAT筛查阳性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 HBsAg、抗HCV、抗HIV 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血液标本13843例,NAT共检出阳性25例,阳性率为0.18%。其中HIV-DNA检出1例,HBV-DNA检出24例。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有效地缩短了病毒检出"窗口期",有力地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无偿献血血液报损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本市街头无偿献血 80 1 6人份 ,报损血液 5 79份 ,占 7.2 2 %。如何加强对无偿献血各环节的有效监控 ,尽量减少血液浪费 ,对于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尤为重要。笔者就此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无偿献血 80 1 6人份。2 方法 无偿献血者经献血前咨询、体格检查初步合格后 ,取手指血用全血金标法快速检测 HBs Ag,结果为阴性者采血 ,并按卫生部要求进行初检、复检。每月对血站采供血及报损情况进行统计上报 ,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与讨论按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 ,经体格…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2005—2007年无偿献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追踪并分析天津市近3年的无偿献血指标变化情况,为制定安全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7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316 619人的血液采集,血液ALT、HBsAg、抗-HCV检测指标,以及不同献血次数等情况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性别、年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天津市自愿无偿献血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64.14%,上升到2007年的99.5%;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不断降低,由2005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4.9%;献血者中18—25岁年轻人占的比例较大,2007年已达到70.5%;男性献血者人数多于女性献血者人数,男女比例为1.9∶1。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献血者队伍可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王海红 《疾病监测》2001,16(9):342-344
据统计 ,1 998年 1 0月 1日至 2 0 0 0年 9月 30日我血站共报废血液 1 0 89例 ,占献血人次的 5 8% ,其中经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 1 0 1 5例 ,其它原因报废 74例。因此 ,如何对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监控 ,尽量减少血液浪费 ,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做些探讨。1 998年 1 0月 1日至 2 0 0 0年 9月 30日在舟山市血站参加无偿献血者 1 865 4人次。献血人群中有学生、干部、军人、职工、农民等。初次献血者占99 %。无偿献血者均经内科咨询、体检 ,初步合格后 ,以末梢血用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 ,结果阴性者即采血 ,最后对血液标本进…  相似文献   

15.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临床用血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量每年以10%~15%速度递增,血液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和流行,给医疗机构的采供血和血液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海血站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无偿献血的防护方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相关特性,即潜伏期较长、感染症状多样且隐匿、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对献血者及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献血场所进行合理消毒,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对献血者回访、对采集血液实施14 d“隔离”,将病毒经输血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人群无偿献血心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献血心态,制定针对性的招募对策。方法对1115名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分发自制调查问卷,列出8种献血心态,由被调查者按主次填写,将第1选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8种无偿献血心态按选择例次大小依次为无私奉献、索取利益、被动从众、尝试体检、预防疾病、好奇冲动、储蓄保险、永久纪念。大部分献血者的献血心态是积极的,其中无私奉献心态占67.7%,最多见于军人、在校大学生、医务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另有少数献血者心态是被动或是非积极的,其中索取利益占8.5%,以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和乡镇农民计划献血为多见。结论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制定不同的干预对策,促使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理解、态度、行为有大的转变,使其成为无偿固定自愿献血者,确保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街头无偿献血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安全战略的首条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根据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无偿献血三个转变,即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转变;全血向成分血转变;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献血转变,从而使街头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献血有益健康。随着无偿献血的寅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加强。街头无偿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对本中心街头无偿献血情况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市城乡无偿献血开展状况。方法对2008~2011年城乡的献血人数、献血量、献血增长率、个人和团体献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年城区献血率分别为26.57‰、26.76‰、30.63‰、27.67‰,乡镇分别为6.84‰、7.91‰、7.45‰、7.21‰;城乡献血率、城乡个人和团体献血率、城区个人和团体献血率、乡镇个人和团体献血率、城区和乡镇个人献血率、城区和乡镇团体献血率比较P0.005。结论无偿献血存在城乡差别,及时调整献血招募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及血液检测状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血液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当今世界尚未发明其组成和功效与人类血液完全相同的替代品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于健康人体。输血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也存在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早期,艾滋病的发现使输血相关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目前“血液安全”已成为全球卫生工作七项重点工作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安全血液的最新定义是:安全的血液就是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够使受血者遭受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的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