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俊红  伍晓倩 《上海医学》2002,25(4):217-2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180例孕妇进行 5 0 g葡萄糖筛查试验 ,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分别比较GIGT 76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 ) 2 4例及正常组的妊娠预后。结果 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与GD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分2004年10月至2005年9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100例进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比较GIGT 7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40例及正常组的妊娠预后。结果: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GD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IGT对孕妇及围生儿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对2100例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实验,异常者再进行75 g糖耐量实验,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两者及糖代谢正常者的妊娠及围生儿情况.结果:在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方面,GIGT及GDM孕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GIGT与GDM孕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GIGT孕妇及时诊断与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②方法 以妊娠期GIGT孕妇 1 31例(GIGT组 ) ,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 1 6 6例 (GDM组 ) ,糖耐量正常孕妇 1 6 0例 (正常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对孕妇及其围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研究。③结果 GIGT组及GDM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及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 (χ2 =4 .0 2~ 81 .31 ,P <0 .0 5、0 .0 1 )。④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GIGT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对妊娠期GIGT均应进行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王桂云 《中外医疗》2009,28(25):78-7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00例孕妇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以确诊GIGT及GDM。比较GIGT纽、GDM组及正常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IGT组巨大儿、子瘸前期、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虹素血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G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GT对妊娠可造成与GDM相似的妊娠结局,孕期应重视GIGT的诊断,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和妊娠糖耐量减低妇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组105例、妊娠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组60例和妊娠糖代谢正常(对照组)1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 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恶性肿瘤家族史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BMI和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恶性肿瘤家族史均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 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是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红 《广西医学》2006,28(10):1571-1573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GIGT50例,GDM84例,正常对照组100例,对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GIGT组和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PIH)、胎膜早破、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M组中巨大胎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增高(P<0.05),而GIGT异常组新生儿患病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有明显影响,对GIGT和GDM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调节受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调节受损,即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IGT)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 4 2 1例孕妇行5 0 g葡萄糖筛查,对342例异常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IGT组) 12 4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 5 9例并与对照组15 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年龄与孕妇GIGT ,GDM的发生有关联,两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GDM与G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100例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 4 0 0例孕妇进行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 ,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 75g葡萄糖试验 ,分别比较GIGT 1 0 0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 52例及正常妊娠 1 0 0例的预后。 结果 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与G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0.
董小娥  朱丹 《北京医学》2008,30(7):408-4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CT)对围生期的影响.方法 对101例GIGT孕妇(GIGT组),8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GDM组),同期10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对照组)及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GIGT组胎膜早破(13/101)、巨大儿(20/101)、胎儿窘迫(9/101)、羊水过多(10/101)及手术产率(57/10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GIGT组与GDM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1.结论 GIGT与GDM均是影响孕妇及围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的监测和管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孕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1900例孕妇于孕24~28周进行口服50g糖筛查(50g GCT),对血糖≥7.8mmol/L进一步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对50g GCT正常者具有高危因素者于32~34周重复50g GCT,以确诊GIGT及GDM.比较GIGT组、GDM组及对照组的母儿结局.结果:GIGT与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GDM组与GIGT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g GCT,及早确诊GDM及GIGT.GIGT与GDM对母儿的不良影响相似,应及时干预,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03年306医院妇产科收住产妇分娩档案,包括1856个样本。将样本按不同诊断标准分为六组,回顾性评价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2000~2003年期间,按中华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GDM发生率为3.0%,糖耐量异常(GIGT)发生率为3.2%;按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GDM和GIGT的发生率分别为5.5%和5.9%。GDM及GIGT孕妇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不同诊断标准分组的GDM及GIGT的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没有造成妊娠结局的差异,但GDM及GIGT是增加母亲及胎儿发病率的高危因素,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诊断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3120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小文  甄瑞贤 《广东医学》2004,25(11):1321-132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 (GDM)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口服 5 0g糖筛查试验 (GST)的 312 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GIGT ,GDM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GIGT及GDM组的妊娠并发症、手术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均高于正常 (P <0 0 1)。结论 GIGT与GDM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 ,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迟心左  刘维靖  李敏 《北京医学》2003,25(3):185-187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不同糖耐量受损(GIGT)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455例孕妇行50g葡萄糖筛查,412例异常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比较OGTT第2小时血糖6.7-9.1mmol/L者(GIGT l组)149例、单项值异常者(GIGT2组)57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71例及对照组的妊娠预后。结果 GIGTl组、GIGT2组、GDM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呈递增趋势,但GIGT l组和GIGT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IGT l组、GIGT2组在发病的高危因素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是一样的。结论 GIGT(1组、2组)对妊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GIGT2组与GDM组有相似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糖耐量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 701例有完整产检记录并在院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按妊娠期血糖状况分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血糖正常组(对照组),对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IGT组及GDM组孕妇年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孕妇孕前体质量、超重及肥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GIGT组孕妇孕前体质量低于GDM组(P<0.01),而3组孕妇产前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和GDM组孕妇胎膜早破与羊水过多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巨大儿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GIGT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GDM组(P<0.05),3组孕妇产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GT与GDM同样危害母儿健康,应予以重视;适龄生育,控制孕前体质量,可减少GIGT及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58-1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年3~12月于我院定期产检的孕妇,葡萄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99例,选择同期住院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GIGT、GDM和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 GIGT组和GDM组孕妇中妊高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产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中低血糖、巨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与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相似.结论 GIGT和GDM均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所有孕妇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治疗,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能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平顶山市中期妊娠妇女糖尿病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做好GDM的筛查。方法:对995例中期妊娠的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妊娠糖尿病(GDM)组、妊娠糖耐量降低(GIGT)组、糖代谢正常(NIGT)组。结果:995例孕妇中GCT测试呈阳性者为208例(20.9%),GIGT为43例(4.3%),GDM为10例(1.0%)。结论:本地区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为1.0%,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4.3%。孕妇年龄过大,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为G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632例孕妇进行50克糖筛查试验(GCT),对异常者进行75克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其与正常组母婴结局的不同.结果 母婴患病率比较,GIGT组以及GDM组与正常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与GDM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系统产前检查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期治疗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9.
妊娠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分析方法,对GDM56例(GDM组)、GIGT34例(GIGT组)和9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及GIGT组孕妇孕次、既往产次及不良孕产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GDM组及GIGT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均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为GDM和GIGT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多次妊娠、不良孕产史及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对GDM和GIGT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诊断妊娠糖代谢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观察组280例,其中正常妊娠妇女222例(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患者20例(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38例(GDM组)及对照组60例孕妇的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R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GDM组和GIGT组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FBG和FRU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GDM组FBG和HbAlc水平分别为(8.50±0.92)mmol/L和(8.95±0.69)%显著高于GIGT组(5.50±0.68)mmol/L和(5.95±0.58)%、正常妊娠组(4.62±0.90)mmol/L和(5.15±0.22)%及对照组(5.29±0.87)mmol/L和(5.03±0.2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GDM组和GIGT组FR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正常妊娠组FRU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孕妇进行OGTT检测FRU时,糖耐量各检测时间点(空腹、1、2、3 h)FRU结果比较恒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GDM组FBG与FRU和HbAlc均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r=0.7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FBG与FRU和HbAlc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妊娠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