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到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脑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7.5%,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5%,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脑血管情况要好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相近,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中,较之低通量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对照组(n=20)与研究组(n=20),研究组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超滤系数:15 mL/(h·mmHg);对照组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超滤系数:5.5 mL/(h·mmHg),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1、3年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透析过程中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75%),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 0.05),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8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50%),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19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为25%,对照组为44.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93.75%,对照组为91.49%,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生存率79.17%,对照组为53.19%;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性将糖尿病肾病患者提早进入治疗血液透析,观察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2005-03~2009-03在广西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但≥15 ml/min,出现水肿,血压、血糖控制良好),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入组后,立即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4.5 h,维持2年;对照组35例,入选后给按肾衰一体化予保守治疗,等待至Ccr下降达到≤15 ml/min才开始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4.5 h,维持2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从入组至血液透析2年后,心脑血管事件即: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猝死、恶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同一患者在发生2种以上的心脑血管事件及先后累计发生4例次以上心脑血管事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心血管事件为心力衰竭,其次为缺血性心脏病;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与研究结束时的肾功能、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进入透析时的ALB与刚入组时及透析2年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研究结束时的肾功能、ALB、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现水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Ccr≤30 ml/min,主动地提前干预性进入规律血液透析,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提早进入血液透析,虽然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但能显著改善低蛋白血症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其中30例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另50例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对照两组生存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介质IL-6(99.62±52.63)pg/L、CRP(8.39±1.34)mg/L、TNFα(71.05±10.38)pg/m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死亡率、心脑血管发生率更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通血量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按照透析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随访1-3年,观察组1年、3年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 方法 对2005-10~2009-12我院收治的69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进行随访和分析,其中31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各组指标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Kaplan Menire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1年、3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6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均衡可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4个月,经Log Rank检验,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54,P<0.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除了舒张压与非糖尿病患者无差异外(P>0.05),其他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均P<0.05).两组间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3.87% vs 92.11%,P>0.05),而3年生存率糖尿病肾病患者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患者(38.71% vs 76.32%,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非糖尿病肾病差,加强糖尿病患者管理,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病率等指标,及对患者的危害性.方法 抽取本院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0人,其中69人是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糖尿病肾病组;51人是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为非糖尿病肾病组.通过对治疗后两组的并发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疾病的危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3、5年生存率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因其自身具有特异质性,故疗效要差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单纯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DN血液透析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成治疗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每组3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观察1年,治疗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营养状况、生存死亡率方面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治疗DN,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邹颖红 《中外医疗》2012,31(29):174-175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另设同时期该院45例因为其他原因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在生存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高,并发症率高,要不断加强临床护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最大程度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陈伟  邹晴  李昕怡  吴敬  黄楠 《四川医学》2014,(8):1013-1015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将同一时期在我院治疗的29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藏族患者分为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16例,对照组(普通血液透析)13例,分别观察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压水平,同时对比观察两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疗效比普通血液透析优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入院按治疗意愿分为冠脉介入组和药物治疗组,冠脉介入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单纯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冠脉介入组总有效率为95.83%,药物治疗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冠脉介入组1年生存率为95.83%,药物治疗组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造影剂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朱爽 《当代医学》2021,27(19):139-141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13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风险与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血液透析科常规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彭爱英 《当代医学》2016,(3):101-102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从心理方面、饮食方面等,观察其病情.结果 做完血液透析之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由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案,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骆红 《中外医疗》2014,33(4):65-6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5%、41.7%、25.0%、29.2%,对照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3%、12.5%、20.8%、20.8%,两组患者比较,心力衰竭及低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白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虽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花卉 《中外医疗》2013,32(26):150-150,152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护理方案在糖尿病以及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法将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观察采用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韦慧琴  李良 《广西医学》2011,33(5):606-607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CA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HD组和CAPD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观察指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半年、1年、3年存活率相近(P〉0.05);透析后HD组肌酐、血尿素氮、尿量下降更为明显;HD组白蛋白相对较为稳定,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D组白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D血压控制较HD组好,两组血糖水平透析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为心脑血管疾病、出血、营养不良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与CAPD均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但并发症均较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服务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随访5年,比较两组的1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测定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年、5年生存率(80.49%、56.10%)高于对照组的(58.54%、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和血尿酸(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后者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指标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