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磨牙与错牙畸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第三磨牙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对620名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的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研究。结果:第三磨牙缺失率为14.84%;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第三磨牙缺失率明显大于安氏Ⅱ类和安氏Ⅰ类(X~2=16.34,P<0.01);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为71.75%,明显高于其缺失率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X~2=9.78,P<0.0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下颌第三磨牙发育率为74.12%,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相近。结论:第三磨牙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之一,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应常规拍摄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  相似文献   

2.
前方牵引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部分Ⅲ类错He畸形的患者表现为上颌骨前后向及垂直向发育不足,笔者应用Fishmam的系统骨龄判断标准(SMA)将患者按骨龄分为三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来研究骨性Ⅲ类错He畸形的治疗时机及经上颌扩弓加前方牵引治疗后骨性及牙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9,(9):844-848
上颌前方牵引常被用于矫治生长发育期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畸形,其能够有效地引导上颌向前生长,改善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运用微种植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得到认可。该文将对微种植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中的植入位点、牵引力值及方向、治疗时机、治疗效果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Coben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临床疗效,阐明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致病机制的诊断及矫治计划制定中的优势。方法 对120例处在生长发育期的由上颌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分别对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Coben分析法和北医大分析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后,Coben分析法测量结果中,面中1/3深度增加且Ptm-A段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面下1/3深度减小,颜面高度增加(P<0.001);北医大分析法测量结果中,SNA、ANB、U1/NA、U1/SN、MP/SN、Y轴角显著增加(P<0.001),SNB、U1/L1显著减小(P<0.001),L1/MP减小(P<0.05)。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疗法对以Coben分析法中Ptm-A段过小为主要机制的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有显著疗效;Coben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容易理解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错畸形尤其是骨性安氏Ⅲ类错的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性Ⅲ类错是临床中常见的错畸形,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两者兼具的三种类型, 其中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患者可以利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得以改善。近年来,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治疗因能产生更令人满意的矫治效果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围绕上颌交替快速扩缩的生物学基础、临床应用及其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骨性Ⅲ类错畸形(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lusion)是由于遗传、疾病等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颌骨发育异常,按病因可分为3类:单纯上颌发育不足,单纯下颌发育过度,下颌发育过度伴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错畸形因其面部外形存在明显异常以及常伴有咀嚼效率低、发音不清等功能性障碍,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颌发育不足的Ⅲ类错(牙合)早期用上颌前牵引矫正 疗效明显。Ⅲ类错(牙合)上颌牙弓宽度不足,往往要进行扩弓治疗。本研究评价了用面框前牵引上颌同时慢速扩弓治疗Ⅲ类错(牙合)儿童的治疗反应及远期疗效。 作者对22名前牙反(牙合)伴上颌发育不足的儿童(9男13女)进行研究,平均年龄9岁10个月。治疗时间为9个月。并选出年龄、性别相当的22名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在以下三个时期拍摄头侧位X片:T_1(治疗开始前),T_2(面框前牵引治疗结束时);T_3(治疗结束后1年5个月)。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牵引矫治器和颏兜是临床上早期治疗Ⅲ类错[牙合]的常用装置。这两种矫治器有助于解除前牙反[牙合],调整上下颌骨关系及面型,并防止畸形加重。矫治器治疗的远期疗效和稳定性也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方面,本文就上颌前牵引矫治器和颏兜早期治疗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稳定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牙合)矫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He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安格Ⅲ类错He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1)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He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是矫治青少年骨性反He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对15例(平均年龄10.5岁)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性Ⅲ类错进行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的面型及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经过4~11个月(平均6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的侧貌明显改善.平均SNA角增大3.27°,上颌长度增加2.57mm,SNB和SND分别减少1.05°和1.21°,下面高ANS-Me增加2.86mm.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能刺激上颌发育,有利于骨性Ⅲ类错的矫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骨支抗联合上颌前方牵引与传统支抗联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对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BM、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国内外常用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4月。搜集与骨支抗联合上颌前方牵引与传统支抗联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畸形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筛选、资料的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442例研究对象,其中骨支抗组208例,传统组234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组相比,骨支抗组SNA、ANB及Co-A变化值大(P<0.05),U1-SN、PP-FH、MP-FH及U6-PP变化值减小(P<0.05),SNB变化值在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传统支抗联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畸形相比,骨支抗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在增加上颌骨前移量的同时减小下颌骨的顺时针旋转,但需要长期随访、更多大样本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张赟  李小兵 《口腔医学》2022,42(7):659-663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不仅影响上下颌牙齿的排列及咬合关系,严重者还可能影响患者牙弓形态、面型及呼吸等,其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中是临床诊断及治疗计划的重要部分。上颌扩弓治疗是解决口腔正畸患者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主要方法,其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利于医生加深对牙弓宽度发育不足机制的认识、优化方案设计选择、精准化临床治疗、提高上颌扩弓治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目前针对上颌扩弓治疗的疗效的评价方法多样,该文针对上颌扩弓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作一综述,并前瞻性地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术联合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He的头影测量变化。方法:对12例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He儿童进行了近8个月的联合治疗,选择与治疗组在人数、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未经治疗的骨性Ⅲ类错He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治疗组A点和ANS明显前移伴有SNA、ANB和NA/Pg的显著性增加。上颌逆时针旋转,下颌顺时针旋转。治疗组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上颌口外前牵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矫形力扩开上颌腭中缝已为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所证实并发展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上颌宽度发育不足远没有长度发育不足常见。上颌短,位置后缩是构成Ⅲ类错(牙合)的主要骨骼畸形之一,在唇腭裂阳其他一些遗传综合征的患者中也常常可以见到。这种畸形的治疗很困难,往往不得不借助于外科手术。既然矫形力可以扩开腭中缝使上颌向侧方移动,那么向前牵引的矫形力是否也能使上颌的骨缝分开,从而使上颌向前移动呢?  相似文献   

15.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He矫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He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12例安氏Ⅲ类骨性错He的患者,比较矫治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结果 患者矫治前后的侧貌得到改善,并建立了正常前牙覆He,覆盖关系和后牙中性关系。治疗前后的SNA角,ANB角,1-SN角,MP-SN角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效果,从而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骨性Ⅲ类错He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16.
钱国辉 《口腔医学》2010,30(7):447-448
目的 初步探讨Frankel Ⅲ矫正器在临床中治疗安氏Ⅲ类错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1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戴用Frankel Ⅲ型功能调节器6~12月。观察口腔发育状况。结果 治疗的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代表上下牙齿、颌骨位置关系的SNA、SNB、ANB等数值有明显改变。结论 Frankel Ⅲ型矫治器能刺激上颌基骨的生长,刺激髁状突软骨的重建,改善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常的上颌生长发育不仅来自其骨骼组份的移动和表面的骨沉积一吸收,而且来自其前一侧区的特有的发育。上颌内部的发育主要在3~4岁以前,受前颅底软骨,面深部扩张,以及眼部的影响。在10~11岁以前,肌肉运动促进这些骨骼组份的“一体”移动。颅底前部和上颌前一侧区共同组成“外部复合体”,在长时间内以相同方式发育。其“外围面部”的发育主要取决于口面部功能,特别是咀嚼和舌的压力。在决定回类错哈方面,面前区的发育与上颌的后退同样重要。在Ⅲ类病例,其骨骼畸形的矫治不仅要求上颌处于一个正常位置(相对于下颌)和错始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18.
陈嵘  郭涛  冯雪  丁寅 《北京口腔医学》2010,18(5):275-277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Ⅲ类错颅面类型矢状向的构成,对临床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2003~2008年间就诊的1177例Ⅲ类错患者的颅面类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Ⅲ类错矢状向的构成。结果Ⅲ类错患者替牙期分类构成中,矢状向主要表现为上颌正常,下颌发育过度;其次为下颌正常,上颌发育不足。其它类型占比例较低。恒牙早期患者矢状向主要表现形式为双颌发育基本正常或上颌正常,下颌发育过度。恒牙期Ⅲ类错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上颌正常,下颌发育过度。其次为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结论西安地区Ⅲ类错矢状向颅面类型在不同年龄段的构成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下颌前突仍是Ⅲ类错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FrankelⅢ矫正器在临床中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1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戴用FrankelⅢ型功能调节器6~12月.观察口腔发育状况.结果治疗的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代表上下牙齿、颌骨位置关系的SNA、SNB、ANB等数值有明显改变.结论 Frankel Ⅲ型矫治器能刺激上颌基骨的生长,刺激髁状突软骨的重建,改善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20.
Activator治疗骨性Ⅱ类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正器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随机原理,将生长发育高峰期骨性Ⅱ类错He畸形分为三组,一年后评价各组上下颌骨骨性关系。结果:骨性Ⅱ类错He畸形在生长发育高峰期上下颌骨均有生长,但不足以自行调整至正常。Activator及头帽型Activator可显著改善上下颌骨骨性关系。结论:Activator适合于下颌发育不足或位置后缩者,头帽型Activator更适合于下颌发育不足伴上颌发育过度或位置前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