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适应证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性对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阳性者行胆总管探查术,阴性者单纯切除胆囊。结果术中胆道造影38例均获成功,阴性36例,阳性2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避免了胆道阴性探查,减少了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时,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重要价值已被外科医师所重视。我们自1979年以来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96例。现就术中胆道造影的意义和价值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9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20~77岁。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显示满意的84例;显影不满意的12例,主要因体位不正确,摄片时移动以及气体注入胆道或充盈不好所致。2.结果:96例中术前34例有黄疸病史者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仅4例有异常发现,占11%(4/34)。余30例为阴性,因而未作胆道探查。96例中有56例具备传统认为胆总管探查指征者术中胆道造影仅8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必要性、指征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患者4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术中造影提示胆总管结石而行胆道探查取石;23例术中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楚,行造影后避免了胆囊管残留和胆总管损伤;6例术中怀疑副肝管行造影证实2例副肝管存在,避免了结扎副肝管导致肝段萎缩。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能帮助手术医生了解胆道的解剖形态及发现解剖变异,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和胆道损伤,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似胆管结石的5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结果 56例患者术中经胆道造影提示胆道系统正常者52例,成功施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6d,均痊愈出院;4例胆道造影提示有胆管结石,延长切口行胆道探查胆管切开取石,均行胆总管一次缝合,术后无胆漏,平均住院时间8d,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时,对术前及术中疑似胆管结石的患者,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地减少胆管残石率及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意义。方法:分析对临床诊断单纯性胆囊炎病人常规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摄片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9月~2004年9月693例单纯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例中,2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占3.6%;其胆囊管直径与正常值有显著差异。避免再次手术和术后内镜乳头扩约肌切开术(EST)及内镜胆管引流(EBD).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及时发现无症状性胆总管结石,又可提供影像依据,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有一定推行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共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造影均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胆管变异2例,胆管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预防并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明确胆管解剖及变异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21例,成功21例。结果:术中胆道造影排除胆道结石17例,排除胆道损伤3例,辩认胆道畸形1例。结论:术中胆道造影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显影清晰,成功率高,能降低胆道损伤及胆道残石的发生率,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中常规行胆道造影 ,对提高胆道手术效果、防止胆道损伤及胆道结石残留起到良好作用。我科 2 0 0 1- 0 1~ 2 0 0 2 - 10共施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中行胆道造影 95例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9例 ,女 5 6例 ,年龄 2 1~ 97岁 ,平均 5 6 1岁。B超提示单纯胆囊结石 93例 ,未见胆囊结石 2例 ,血清ALT、AKP、GGT增高 32例 ,TBIL升高 2 3例 ,血淀粉酶升高 2 1例 ,胆总管轻度扩张 15例。1 2 造影方法 切除胆囊后从胆囊管残端插入一条输液器聚乙烯导管行胆道造影 87例 ;在游离胆囊后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合术中经鼻胆引流管(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总结经EST处理胆总管结石并放置ENBD管,在LC术中经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结果51例病例中,手术成功47例。经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继发结石4例,其中2例术中再用内镜取出结石。结论用EST、LC结合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并处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手术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受到病人的欢迎和外科医师的承认,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在对病人进行LC的术前或术中,常常遇到胆囊结石伴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术式难以确定,但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LC的质量,术中进行胆道造影值得推广应用。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486例LC病例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总管造影126例,效果满意。体会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手段。但少部分患者常伴有胆总管小结石,为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3月共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36例,术中行胆道探查3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3月共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36例,其中术中行胆道探查38例,男9例,女29例。年龄21~68岁。其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32例,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检查6例。1.2方法右肋缘下切口或右侧经腹直肌纵切口,切口长4~6cm,均不切断腹直肌。进腹后切除胆囊,留约1~1.5cm胆囊管。胆囊管近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造影成功69例,成功率100%,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胆道结构变异3例,胆管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减少不必要的胆管阴性探查,辨明胆道解剖,避免及发现胆管损伤,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和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胆囊管内镜下处理胆总管结石86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我院自 1988~ 1998年对 86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患者 ,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采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取石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7例 ,女 4 9例 ,年龄 16~ 69岁。其中66例为胆囊多发性结石 ,2 0例为单枚结石。术前B超、CT发现胆总管结石 4 3例 ,术中胆道镜检查发现 37例 ,术中胆道造影发现 6例。2 方法与结果常规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长度酌情保留约 1.5cm左右 ,用细线在残留胆囊管呈等距离缝合 3针 ,不同方向牵开 ,并根据胆囊管直径大小与通畅情况决定是否作扩张或胆总管联合切开[1] 。本组有 68例胆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有选择性地对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造影发现胆囊管变异13例(18%),胆总管结石8例(11.1%),中转开腹3例(4.1%),无胆管损伤。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胆囊残余、残留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从而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推广术中胆道造影,减少胆道术后并发症与合并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近8a中胆道手术中造影资料。结果:术中经胆囊管造影162例次,发现病变38例次,经T管造影106例次,发现残留结石34例次,发现胆总管下段狭窄2例,显示了肝内胆管树,发现病变均及时术中处理。避免了再次手术的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痉和经济负担,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对了解胆道造影对了解胆道系统有无解剖变异和疾病,避免对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胆囊管切开与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3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总结处理胆囊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47例均取石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5例于LC术中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3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用胆囊管切开取石结合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胆道造影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共2503例。结果 2503例中,造影成功2419例,成功率为96.64%。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93例,胆管损伤12例,副肝管1例。结论 术中造影操作迅速、安全,显影清晰,成功率高,能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中胆囊胆总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病人术中经胆囊管胆总管造影,胆囊管Ⅰ期缝合术,用一次性静脉输液管头放置胆囊管,注入20%泛影葡胺注入,同时用C型臂(GSP)机观察胆总管全程和肝内胆管。结果对术前B超提示,胆囊急性肿大、胆总管扩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病人,术中经胆囊管、行胆总管造影,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及狭窄、肿瘤等。术前B超和CT证实6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术中经胆囊管,胆总管造影39例,阳性3例,经探查证实有结石。结论术中做胆总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能有效减少胆总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管造影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自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我们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656例,其中97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管造影.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