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7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资料,探讨术前、术中及术后各种潜在因素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术后3个月优秀率96%,听力减退可能为永久性后遗症,其中重度听力减退发生率为3.2%,应用耳脑胶后手术有效率及听力障碍发生率高于未用耳脑胶患者(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听力障碍可能为永久性并发症,应慎重应用医用耳脑胶。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左心耳封堵术(LAAC)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然而,术后残余漏是LAAC的常见并发症,并可能导致手术疗效欠佳。多项研究发现,左心耳开口形态、封堵器压缩比、术者操作经验、左心耳封堵器类型对于残余漏都有明显相关性,盘式封堵器因为结构特异性,发生的残余漏要远小于塞式封堵器。本文就塞式封堵器与盘式封堵器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漏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硬脊膜破裂者进行术中、术后综合治疗及早期拔除引流管的临床疗效。方法2l例行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的患者,均予术中修复损伤硬膜囊、生物蛋白胶封闭、放置引流、严密缝合及术后调节体位、抗感染、脱水、补充水电解质、3—5d拔管等综合处理。观察硬脊膜破裂愈合情况。结果19例硬脊膜破裂口愈合良好(其中3例经术中及时处理后即未再出现明显脑脊液漏);1例行颈椎后路切除硬膜下复发肿瘤者拔管后有微小的皮下波动感,1例腰椎管狭窄术后老年患者拔管后伤口有少许脑脊液渗出,经加压包扎后破裂口均愈合。结论对于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硬脊膜破裂者,术中积极处理和术后综合性治疗十分重要,而早期拔除引流管亦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缝合方式应用于老年病人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病人2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20例。A组用2-0丝线单纯间断缝合筋膜层、皮下组织以及表皮。B组采用鱼骨线单纯连续缝合筋膜层,倒刺线连续缝合皮下组织,钉皮钉闭合表皮。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年龄、体质量、皮下脂肪厚度、切口长度、术中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全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祛除敷料时间。结果 2组年龄、体质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祛除敷料时间、切口脂肪液化及延迟愈合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缝合时间,术后精神障碍(POP)、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肺部感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术中脑脊液漏病人后,B组切口引流量少于A组(P0.05); B组术中脑脊液漏病人较A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鱼骨线、倒刺线及钉皮钉缝合老年病人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切口能够有效缩短手术(麻醉)时间,从而降低POP、DVT、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此种缝合方式还可显著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以及术中脑脊液漏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后两种不同T管引流位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从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8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T管经右锁中线骨置出)和B组(T管经腹直肌置出),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胆汁引流量、切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胆管狭窄、胆漏、拔出T管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残余结石、胆管炎、行胆道镜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腔引流时间、胆汁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胆管狭窄、胆漏、残余结石、切口感染、胆管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除T管后胆漏7例,B组患者拔除T管后无胆漏;A组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3例,B组患者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A组拔除T管行胆道镜检查所用时间(40.5±5.9)min,B组拔除T管行胆道镜检查所用时间(29.2±3.6)min;两组术后拔除T管后胆漏、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行胆道镜检查所用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经腹直肌口置出较经右锁骨中线口引出较为安全可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60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使用使用常规的VSD修补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国产纤维蛋白胶(悦灵胶)。结果A组术后发生残余漏7例,残余漏直径(0.99±1.70)mm;B组分别为1例、(0.05±0.30)mm。两组残余漏发生率和残余漏直径相比,P均〈0.05。认为悦灵胶的应用能显著降低VSD术后残余漏发生率,缩小残余漏直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硬膜下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疗效。方法 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41例,随机分为A组63例,B组78例。 A组采用硬膜外手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硬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枕颈部疼痛、血象异常、伤口或颅内感染情况;术后0.5、0.5~1、1~3、3 a分别进行MRI检查,对比脊髓空洞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P均>0.05。两组术后0.5、0.5~1、1~3、3 a脊髓空洞情况差异P均>0.05。 A组术后出现脑脊液漏7例、枕颈部疼痛50例、血象异常45例、伤口或颅内感染13例,B组分别为21、62、55、24例;A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其余3项两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硬膜下与硬膜外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效果相当,但硬膜外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用纤维蛋白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甲状腺切除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喷洒医用纤维蛋白胶5ml,对照组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不用医用纤维蛋白胶,两组均放置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后总引流量、第1天引流量、拔管时间、伤口感染和拆线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皮下总引流量、第1天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伤VI感染发生率、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医用纤维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甲状腺术后创面渗液,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改良人工硬脑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观察(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惠农  王有刚  姜峰 《山东医药》2010,50(30):44-45
目的观察改良人工硬脑膜成形术在脑外伤减压术中硬脑膜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88例脑外伤减压术硬脑膜缺损患者分别采用改良人工硬脑膜修补术(A组,46例)和传统颞肌—硬脑膜缝合术(B组,42例)治疗。观察硬脑膜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达到满意修复脑膜缺损目的。两组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伤口感染等发生率近似(P〉0.05),A组手术用时较短(P〈0.05),术后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人工硬脑膜成形术修复脑外伤减压术中硬脑膜缺损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C耳脑胶在创伤性上矢状窦损伤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患者41例,按照实际实施手术情况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粘合法辅助创伤性上矢状窦损伤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EC耳脑胶辅助创伤性上矢状窦损伤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3/23),低于对照组的22.2%(4/18)(P0.05)。结论采用EC耳脑胶辅助创伤性上矢状窦损伤修补术治疗创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GCS评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钛网数字化塑形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二维钛网数字化塑形颅骨修补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传统二维钛网颅骨修补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钛钉使用数、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引流量、患者满意度和积液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钛钉使用数、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引流量、积液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钛网数字化塑形修补颅骨缺陷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92例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32±11.67) min、(11.73±6.59) h和(5.7±2.3) d,短于67例对照组[分别为(92.80±13.55) min、(32.86±8.29) h和(9.6±1.9)d,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4.62±10.85) ml和(17.25±5.34) ml,少于对照组的(62.31±13.76)ml和(36.87±6.04)ml(均P<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6320.5±775.0)元对(4971.4±896.3)元,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出血、切口感染、胆总管结石、肝源性胰腺炎、胆漏和胆管损伤,其中观察组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和肝源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26%、2.17%和2.17%,低于对照组的13.43%、10.45%和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胆总管结石、胆漏和胆管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特点,临床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腹腔镜胆总管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优点,手术操作的技术关键,手术适应证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对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间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24例患者以及同期行腹腔镜T管引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结果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4.03±8.46)、(49.83±7.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13±4.26)、(16.23±5.25)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16±0.46)与(2.02±0.19)d、术后补液量分别为(8.05±2.73)与(11.56±4.72)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3±1.76)与(13.85±4.09)d、住院费用分别为(11 393±283)与(15 836±296)元,带管时间分别为(6.45±2.15)与(73.68±9.15)d。一期缝合组的平均带管时间较T管引流组缩短(67.23±7)d。以上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4例术后2~3 d发生胆汁漏,经保守治疗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到2年,无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一期缝合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术中确保胆道无残余结石和胆总管下端通畅是开展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前提条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重操作技术要点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Abdominal drainage was previously recommended as a post-hepatectomy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This report introduces a simple technique that prevents leakage of ascitic fluid after cirrhotic hepatectomy complicated by blockage of the abdominal drain. In 59 patients who had had cirrhotic hepatectomy complicated by leakage of ascites in the drain site after drainage removal between January 2001 and April 2011, 31 underwent suture ligation (sutured group) and 28 were given urostomy bag at the abdominal drainage site (drainage group). The mean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 the drainage group was shorter than in the sutured group (16.11±2.61 vs 34.23±4.86 days, P=0.000). Meanwhile, the drainage group showed decreas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leakage of ascites, wound infection, and collection of ascites. Drainage by urostomy bag can prevent prolonged leakage of ascitic fluid after the blockage of abdominal drai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irrhotic hepatectom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9年4月-2013年10月完成的7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pure laparoscopic resection,PLR)组(47例)和开腹肝切除术(open hepatectomy,OH)组(31例),并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LR组:3例因术中大出血而中转开腹;2例转为手助腹腔镜技术下完成;术后4例胆漏发生,给予抗炎治疗及充分引流后愈合;7例术后出现少量渗血,给予止血、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围手术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OH组术后2例胆漏发生,给予抗炎治疗及充分引流后愈合;3例术后出现少量渗血,给予止血、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及充分引流后痊愈;1例切口感染,给予勤换药等对症处理后愈合,围手术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PLR组与OH组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应用表明,腹腔镜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并且能够达到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持续低温灌注体外循环(CPB)不降温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心脏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温组和低温组各30例,对比研究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多巴胺使用情况、血尿、心包纵隔总引流量、血细胞水平等检测指标间的差别。结果常温组CPB时间较低温组短(P〈0.05),术后总引流量、使用多巴胺的量和时间以及血尿的发生较低温组低(P〈0.05),手术时间较低温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心脏持续低温自体氧合血灌注体外循环不降温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心肌保护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术中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的临床可行性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自2011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术中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要求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腔镜组125例(A组)和三孔腔镜组106例(B组),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进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0.21±1.86)min,长于B组的(18.43±1.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3.23±6.25)ml,B组为(22.34±5.4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5例须要镇痛,B组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进食时间为(6.56±1.23)h,B组为(6.67±1.4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2.98±0.23)d,B组为(3.02±0.1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留置引流管。2组术后均无出血、胆管损伤、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超生刀直接凝断胆囊动脉止血效果可靠,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6.5个月,患者康复良好,无切口疝发生,脐部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较好。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同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等优势,特别适用外貌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超声刀直接离断胆囊动脉能够减少由于仔细分离胆囊动脉而意外造成的大出血,同时也相应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确掌握脑积水手术指征对外伤性脑积水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发展情况,分为符合手术指征的观察组44例和略高于手术指征的对照组31例.均采取脑脊液分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手术完成情况、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改善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符合脑积水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较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01~2012-12在该院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473例,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结果473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6例60例次(12.68%),其中神经根刺激症状16例,伤口感染10例,脑脊液漏8例,泌尿系统疾病7例,消化系统疾病6例,血液系统疾病5例,心肺系统疾病8例,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手术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除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操作外,围手术期间有针对性的预防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