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牙的原因及其义齿修复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非糖尿病人员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龋病牙数情况,同时分析其牙列缺损情况和相应的义齿修复的情况,以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的缺牙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复杂牙列缺损数相比,观察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的复杂牙列缺损情况、牙周病牙数以及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缺牙现象的原因包括复杂牙列缺损情况、牙周病牙数等,并和患者是否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密切相关,需要及时地预防。  相似文献   

2.
正牙列游离端缺失为口腔修复科常见牙列缺损种类之一,多由牙周病、牙体牙髓病、外伤引起,对患者口颌系统及正常咀嚼功能造成极大影响。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咀嚼功能恢复不佳、异物感强、附件多、体积大而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尤其是当患者并发牙周炎时,修复更加困难~([1])。近年来,随着种植义齿技术的发展,在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的功能恢复及美学效果方面与传统口腔修复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研究旨在观察种植义齿技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统计2011-01~2013-12该院口腔科1 983例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患者行口腔修复的临床资料,为今后口腔修复方法和技术提供借鉴。方法 对1 983例口腔修复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发病率、发病部位与年龄、性别及修复手段与效果的关系。结果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发病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牙数目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上颌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颌牙,下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中切牙是发生缺失的最多部位。固定桥和铸造支架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占比例较大的种类,多于其他各种修复形式(P<0.05)。结论 口腔修复病例逐年增多,市民应提升口腔保健意识,口腔修复科医师在提高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口腔疾病宣教,减少口腔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中老年人牙列缺损与修复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唐山市中老年人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52例中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口腔健康状况检查,检查牙列缺损的数目、部位、修复体的类型。结果唐山市中老年人牙列缺损患病率为84.97%,牙位缺失率为19.40%,牙缺失均数为5.43颗,牙列缺损修复率为65.16%,牙位缺失修复率为72.63%。牙列缺损的原因以牙周病和龋病为主,占95.45%,牙列缺损的类型以肯氏Ⅲ类缺损最多,占40.42%。结论唐山市中老年人牙列缺损患病率较高,而修复率较低,应加强龋病和牙周病的防治,提高中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5.
386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方法依据一例一卡制的问诊和口腔检查资料,分析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和河北区口腔病防治所就诊的386例老年人缺牙、缺牙病因及义齿修复情况。结果386例中,缺牙者367例,缺牙率95.1%,主要病因是龋病和牙周病;修复者202例,修复率55.0%,修复体254件,其中不洁修复体32件(12.6%),不良修复体59件(23.2%),不良修复体主要为局部托牙(49件),不良修复的主要原因为义齿设计不当。结论应积极开展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和缺牙后修复必要性的宣传,提高义齿修复率,修复体要适应老年人口腔特点,修复后要定期复查,以提高义齿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牙列缺损选择不同类型复杂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牙列缺损患者,根据其口腔、身体、心理状况选用不同类型复杂可摘局部义齿共260件修复体,经3~5年,电话定期随访和嘱咐有问题来复诊,观察记录义齿修复效果。结果总满意度为96.2%,不满意度为3.8%。结论根据不同情况的牙列缺损,选用合适类型的修复体,容易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甘肃省中、老年人牙齿缺失和修复状况进行调查,为口腔卫生、保护牙齿、防治牙齿缺失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5 年对1 582名中老年人进行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抽样调查,对115名佩戴活动义齿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44岁年龄组城乡现有恒牙平均数分别为29.13和29.61,65~74岁年龄组城乡现有恒牙平均数分别为21.67和21.16;中年组牙列完整率63.34%,农村高于城市(P<0.01);牙列缺损率为36.41%,城市高于农村(P<0.01);牙列缺失率为0.25%;义齿修复率为35.86%,牙列缺损修复率为35.42%,牙列缺失修复率为100%.老年组牙列完整率为14.54%,义齿修复率为53.70%,城市高于农村(P<0.01);牙列缺损率为72.69%,牙列缺失率为12.77%;牙列缺损修复率为48.17%,男性高于女性(P<0.01),城市高于农村(P<0.01);牙列缺失修复率为85.15%,城市高于农村(P<0.0).115名戴活动义齿的老年人,在义齿使用中出现固位不良、佩戴后疼痛、美观性差、咀嚼功能差、影响发音等问题,均农村高于城市(P<0.05).结论 牙列缺损及缺失是甘肃省中、老年常见的口腔疾患,义齿修复情况不容乐观.应指导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正确的就医行为,提高义齿的修复率及修复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PD)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120例PD伴牙列缺损患者按抽签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的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基牙健康情况和咀嚼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年后咀嚼功能和对照组基本相同(P0.05),2年后牙齿咀嚼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年基牙健康情况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修复2年对照组基牙健康有效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0%(P0.05)。结论活动和固定义齿治疗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PD伴牙列缺损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15例,应用套筒冠可摘义齿进行修复,共制作套筒冠义齿20件,牙周病基牙108颗。观察时间为1~3年,对患者治疗后的主观感觉、功能改善、牙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表示对义齿的外观和舒适度满意,咀嚼功能改善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牙周袋深度和松动度逐渐变小,松动牙呈逐渐稳固趋势。结论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吴茂锦  张婉啉 《山东医药》2009,49(36):88-89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牙列缺失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后,口腔内余留牙的健康状况、义齿的卫生状况及使用当中的注意事项等。方法选取中老年患者70例,针对其不同症状,设计制作不同义齿,并配合专业指导性修复治疗,随访1-5 a。结果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基牙患龋残根、残冠,牙垢、牙结石、食物软垢,分别通过给予根管治疗、设计覆盖义齿,指导使用假牙快洁片、对义齿进行定期消毒、清洁后,义齿使用情况和口腔卫生状况均有提高。结论中老年患者义齿修复后要定期复查,加强义齿修复后的口腔自我保健及对患者家人、陪护的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及依据。方法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自行设计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该校2009年入学的新生96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新生龋齿、牙龈炎、牙结石、口腔溃疡、牙体缺损患病率分别为62.1%、55.0%、48.1%、18.1%和14.2%;女生龋齿率达71.3%,显著高于男生的56.2%( P<0.01),男生牙龈炎、牙结石、口腔溃疡、牙体缺损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性别、是否早晚刷牙、刷牙持续时间是否<2 min、睡前是否习惯吃零食、是否定期口腔检查、城乡来源是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1)。结论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对大学新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践行口腔卫生行为,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 的 探讨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对比分析DM组与非糖尿病(NDM)组相关指标。再将DM组中的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并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治疗。A组仅保持口腔清洁,不针对牙周病治疗;B组接受口腔常规治疗;C组接受口腔常规治疗联合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D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分析各组治疗效果。 结果 DM组牙周病发病率高于NDM组(P〈0.05)。牙周病病症指标与FPG呈正相关(r≥0.136, P〈0.05)。D组的治疗效果最佳,好转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1.90%和73.81%,均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率高,控制血糖治疗并给予积极治疗可有助于降低牙周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s is well-established. Diabetes is a risk factor for periodontal disease, with diabetic patients exhibiting an increased prevalenc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gingivitis and perio- dontitis compared to healthy adults. Seve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 have also been associ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progression. It is recognized today that there is a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with recent research showing that periodontal disease may affect the metabolic control of diabetes in diabetic patients.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diabete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randomized control and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ies published in the past 15 years. Current data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diabetic patien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that patients with poorly controlled diabetes are at risk for severe periodontitis. This results in the destruction of oral connective tissue and generalized bone loss, leading ultimately to tooth loss. Although the effec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is controversial, evidence does show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health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urthermore, 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on metabolic control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牙周炎后的牙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应用双胍类、磺脲类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与研究组(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每组各有患者38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英简Hb A 1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探诊深度、龈沟出血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取得了满意疗效,能明显改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首诊DM患者血清CRP浓度及牙周状态(DM组),并以无糖尿病的社区居民60人作对照(对照组)。结果DM组有牙用病者为88.5%,对照组为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DM组的CRP水平为(8.48±0.7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4.62±0.7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伴牙周病患者的血CRP水平比无牙周病者高,分别为(9.87±0.50)mg/L和(4.52±0.32)mg/L,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的茵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患者常伴有牙周病,检测血CRP可以预测DM发作或复发,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对DM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江苏省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及其严重程度与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对2 95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病程、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选取符合条件的调查样本2 741例进行分析.抑郁评分采用Beck抑郁问卷进行,抑郁分组:≤4分为非抑郁组;5~13分为轻度抑郁组;14~20分为中度抑郁组;>20分为重度抑郁组.应用logistic回归对抑郁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1.1%(1 401例),其中轻度抑郁1 034例(37.7%),中度抑郁组234例(8.5%),重度抑郁133例(4.9%).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的女性比例较高(55.9%比44.7%,χ^2=34.65),年龄较轻[(56±11)比(57±11)岁,t=2.80],高血压患病率(46.3%比40.4%,χ^2=9.63)、并发症发生率(39.5%比29.2%,χ^2=32.12)及接受糖尿病教育患者比例(46.8%比38.7%,χ^2=18.32)比例均较高(均P<0.05).患者性别、糖尿病教育、并发症、治疗方式与抑郁症发生有相关性(OR=0.65、1.21、1.41、1.15,均P<0.05),未发现HbA1c与抑郁发生率有相关性.单药治疗组中,二甲双胍治疗组抑郁发生率最低(42.9%).三种及以上用药者的中重度抑郁分布明显高于单种和两种用药者(分别为20.1%、10.1%、10.4%,χ^2=12.08、12.98,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性别、糖尿病教育、并发症、治疗方式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状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杨启明  邵芳莲 《心功能杂志》2014,(3):317-319,326
目的初步探讨社区卫生中心针对0~6岁散居婴幼儿及儿童保健体检对疾病尤其心脏疾病筛查的重要性,以及心脏杂音体征在0~6岁散居婴幼儿和儿童心脏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辖区进行0-6岁散居儿童保健大体检中听诊到心脏杂音的272名婴幼儿及儿童进行专案管理登记并尽快转至上级专科医院进行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查以明确产生心脏杂音的原因及疾病。结果:转诊的272名查体有心脏杂音的0-6岁儿童上级心血管专科医院的诊断结果为病理性杂音124例,占45.6%,生理性杂音148例,占54.4%,其中病理性杂音包括先天性心脏病85例(占31.3%),即室间隔缺损(VSD)62例(占22.8%)、房间隔缺损(ASD)13例(占4.8%)、房室间隔缺损(AVSD)2例(0.7%),动脉导管未闭(PDA)10例(3.7%);继发性心脏病37例(占13.6%),包括感染性心肌损害27例(9.9%)、心肌炎2例(0.7%)、感染性心内膜炎I例(0.4%),贫血性心脏病7例(25.7%);生理眭杂音148例,包括左室假腱索42例(15.4%)、瓣膜反流及瓣膜脱垂42例(15.4%),心脏无异常64例(23.5%)。先天性心脏血管病〈1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1-岁组,更高于2-岁以上组(均P〈0-01)。而继发性心脏病和生理性杂音〈1岁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1.岁组和2.岁组(均P〈0-01)。在〈1岁组中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继发性心脏病和生理性杂音。结论:本社区儿童保健体检查体中对发现的异常体征如心脏杂音的婴幼儿及儿童进行及时专科转诊后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和继发性心脏病的比例较高,是引起心脏杂音的主要原因。社区卫生中心针对散居婴幼儿及儿童每年定期免费保健大体检可对散居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筛查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儿童保健工作可使散居儿童得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探讨维生素D在OSAHS引起2型糖尿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OSAHS患者27例,轻度组9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10例;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4例;单纯肥胖者墙例。均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血清维生素D在OSAHS患者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结果①与肥胖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OSAHS组、合并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P〈0.05);合并组血清维生素D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②维生素D与BMI、AHI、HbAlc、FPG呈负相关(r=-0.309,-0.516,-0.421,-0.458,均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呈正相关(r:0.349,P〈0.05)。结论OSAHS可引起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其可能在OSAHS致糖代谢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但是脉压与糖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的关系未见在我国人群中的研究报道。方法:对2 420例常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体重指数(BMI)测定,观察脉压与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了避免年龄对脉压的影响,我们将所有被检查者以年龄分为3组(40~54岁组、55~69岁组和≥70岁组)。结果:40~54岁者脉压、收缩压、舒张压、BMI和甘油三酯在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5~69岁者只有脉压在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组中明显升高(P<0.05)。年龄≥70岁组中,所有观察指标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脉压在年龄<70岁的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脉压升高预示着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TDI)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收缩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取30例2型糖尿病、2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应用TD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Va)、收缩期峰值速度(Vs).分别记录二尖瓣环6个位点心肌运动数率(V).结果 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Ve、Ve/V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V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多普勒可以早期无创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合并高血压可加重左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