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踝肱指数分为PAD组(44例),非PAD组(39例)。均由专人测量体质量、身高、血压;同一时间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与非PAD组比较,PAD组年龄大、病程长;FBG、PBG2h、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PAD相关因素是年龄、病程、FBG、PBG2h、TG、LDL-C、HbA1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disease,LEAD)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T2DM患者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检测,按ABI<0.9或ABI>0.9分为LEAD、非LEAD两组。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吸烟史,测量其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200名T2DM患者中,合并LEAD52例,占26%。LEAD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比例、患高血压的比例、HbA1c、TC、TG、LDL-C显著比非LEAD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测量是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的简便有效手段,年龄、病程、吸烟、TC、TG、LDL-C、HbA1c、hs-CRP等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LEAD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飞利浦iuzz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测,按颈动脉病变情况将其分为T2DM合并动脉硬化(AS)组及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R)、纤维蛋白原(FIB)、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三个组的年龄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构成、BMI无统计学差异。T2DM-AS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病程、高血压例数、TG、HDL-C、LDL-C、FIB、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AS组与对照组比较,TG、HDL-C、LDL-C、UA、FPG、PPG、IAI、U-AER、FIB、HbA1c、SPB、D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LDL-C、FPG、PPG、IAI、HbA1c、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有高血压、LDL-C等3个变量是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即其数值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HDL-C是颈动脉病变的保护因素,其数值越大则越不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结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4.
樊华 《实用老年医学》2013,(12):1012-10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合并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12例T2DM患者分为2组,合并有血管并发症的为A组(n=51)、无血管并发症的为B组(n=61),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3),观察并比较各组hs-CRP及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结果A、B组的hs-CR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B组之间hs-CRP、HbA1c、FPG、TC、TG、LDL-C水平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HbA1c、TG、TC、LDL-C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hs-CRP在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hs-CRP有利于临床判断T2DM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80例,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临床蛋白尿(CAU)组;根据患者HbA 1c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同时检测各组血常规生化指标。选择30位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HbA 1c、三酰甘油(TG)水平较高,而血液中肌酐(Cr)水平较低;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CAU组和MAU组检测指标水平明显高于NAU组;而CAU组显著高于MAU组,CAU组、T2DM组检测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NAU组、MAU组、CAU组FBG、HbA 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2DM患者UAER越高,HbA 1c水平也相应增高,同时检测HbA 1c、UAER与其他生化指标对糖尿病的医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作为认知功能检测工具,筛选出T2DM合并MCI患者90例(MCI组)和T2DM无MCI的患者93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评分和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MoCA中,MCI组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抽象能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CI组患者MoCA评分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HbA1c、HCY、TC及LDL-C存在相关性;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HbA1c、HCY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容易并发MCI,且存在多领域的认知损害。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HCY、提高受教育程度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326例T2DM病人。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结果NDR组222例(68.10%)、NPDR88例(26.99%)、PDR 16例(4.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UAE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在3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UAER、DBP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UAER、DBP、与DR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的关系。方法选择192例确诊为T2DM住院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n=60)和正常微量白蛋白尿(NAU)组(n=132),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结果 MAU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C、LDL-C、UA、SBP和D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NAU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NAU组(P〈0.05~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AU与BMI、SBP、DBP、TC、TG、LDL-C、HbA1c、UA和Cr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血脂、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异常影响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poB与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1b)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测定血压、体重、身高、肝肾功能、TC、TG、HDL-C、LDL-C、ApoB以及HbA1c。结果DN组病程、SBP、HbA1c、TC、TG、ApoB均高于NUA1b组,HDL-C低于NUA1b组。相关性分析显示尿白蛋白/肌酐(UACR)与病程、SBP、HbA-C以及ApoB呈正相关;调整病程、SBP、HbA-C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poB与UACR仍显著正相关。结论ApoB可能是T2DM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糖脂代谢和尿酸(UA)水平,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PA病人80例(PA组),另选取EH病人80例(EH组),观察两组糖脂代谢指标、UA、靶器官损害指标、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中膜厚度水平。结果 PA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EH组(P0.05),而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明显高于EH组(P0.05);PA组和EH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明显高于EH组(P0.05);PA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中膜厚度明显高于EH组(P0.05);ARR与UA呈负相关(r=-0.322,P0.05),与UAER、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2、0.343、0.310,P0.05)。结论 PA病人糖脂代谢异常和UA水平明显低于EH病人,但靶器官损害较重,病人醛固酮水平与UA、UAER及颈部动脉中膜厚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HbA1c与载脂蛋白A5 (ApoA5)及血脂的关系.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98例、IGR组87例及糖耐量正常组(NGT) 100名.比较各组HbA1c、ApoA5、TC、TG、LDL-C和HDL-C水平. 结果 T2DM、IGR组HbA1 c,TC,TG,LDL-C高于NGT组,ApoA5、HDL-C低于NGT组(P<0.05);T2DM组HbA1 c,TC,TG,LDL-C高于IGR组,ApoA5、HDL-C低于IGR组(P<0.05).糖耐量异常程度与血浆ApoA5呈负相关,ApoA5与TC,TG,LDL-C,HbA1c,HOMA-IR,BMI和WHR呈负相关,与HDL-C及HOMA-β呈正相关. 结论 ApoA5可能是HbA1c与脂代谢异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超声多普勒检查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双侧颈动脉。根据超声特征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餐后两小时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UA)等指标。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四组间FPG、HbA1c、FINS、2hINS和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TC、LDL-C、UA、收缩压和脉压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而HDL-C明显低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LDL-C及UA均高于其他组;不稳定斑块组的HDL-C均低于稳定斑块组,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G、LDL—C、2hPG进入回归方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年龄、血压、血脂及餐后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在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也应控制餐后血糖,更应重视血压、血脂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和诺和锐30治疗高龄(8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物疗效较差的高龄T2DM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每组60例)。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每日早餐前注射1次来得时加三餐中口服拜唐苹,诺和锐30组早晚餐前各皮下注射1次,共16周,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的下降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TG、TC、LDL-C、HbA1c下降明显,其中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HbA1c从(8.8%±2.0%)下降至(7.1%±1.2%);诺和锐30组HbA1c从(8.9%±2.4%)下降到(7.0%±1.2%);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3.3%vs 13.3%,P<0.01)。结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都具有明显降低FBG、2hPBG、TG、TC、LDL-C、HbA1c的作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5~2013-04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彩超检查颈动脉显示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93例(观察组),不伴有颈动脉斑块39例(对照组)。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血清TC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高TC和高LDL-C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而hs-CRP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对新诊断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 将新诊断T2DM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予二甲双胍和沙格列汀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FPG、HbA1c、FIns和血脂,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FPG、HbA1c、TG、TC、LDL-C降低,HOMA-β升高(P<0.01).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HbA1c下降与TC、TG、LDL-C下降呈正相关,治疗组HbA1c下降与其余指标无相关性. 结论 沙格列汀可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改善血脂,且调脂作用独立于降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0例有或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7,P<0.05).结论 hs-CRP及LDL-C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及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新确诊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新确诊T2DM但无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新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LLVD)Hcy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和T2DM+LLVD组BMI、WHR、SBP、TC、TG、LDL-C、HbA1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T2DM组相比,T2DM+LLVD组Hcy、LDL-C、HbA1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新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Hcy升高是促使新确诊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相关病史,测定BaPWV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24小时尿白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分析BaPWV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腰围、收缩压、空腹胰岛素、HOMA—IR、hs—CRP、24小时尿白蛋白及IMT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BaPWV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患者BaPWV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P均〈0.05);(2)进一步按病程分组,发现病程〉10年的患者,其BaPWV显著高于初发患者、病程〈5年及5一10年者(P〈0.05)。结论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血压等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对于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血管内超声的方法检测了71例患者冠状动脉中斑块的稳定性,并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抽取两组患者血液,利用自动生化仪检测了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浓度,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ELISA)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等炎症因子的浓度,同时检测了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清TC、TG、LDL—C和hs-CRP浓度升高及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炎症因子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比稳定斑块组血清TC、TG、LDL.C和hs-CRP浓度更高而HDL-C浓度则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稳定斑块组炎症因子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质量指数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体内脂代谢、炎症因子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量指数与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睾酮水平对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20例年龄在18 ~50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浆睾酮浓度四分位分组,搜集一般资料、吸烟史及人体测量学指标,检测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 随血浆睾酮浓度升高,MS发病率下降(P<0.05),吸烟者比例、年龄、糖尿病病程、腰围、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bAlc、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均降低(P<0.01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睾酮浓度与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腰围、BMI、SBP、DBP、HbAlc、HOMA-IR、TG、TC及LDL-C等均呈负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睾酮为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MS的保护性因素,其OR值为0.479(95%CI:0.249 ~0.936,P<0.01),在校正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HOMA-IR及HbAlc后其OR值上升为0.759(95%CI:0.598 ~ 0.963,P<0.05).结论 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呈负相关,低血浆睾酮可能是其罹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