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头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始发现颅内血肿;或于清除颅内血肿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此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与预后有直接关系,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故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对临床30例颅内迟发性血肿病人的发生机制、临床及CT表现、预防、治疗等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岳涛  姜芬  张春泳 《山东医药》2011,51(18):112-11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或于颅内血肿清除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2004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者5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刨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对术中发生急性脑水肿时,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患者病情恶化时及时行CT检查。结果治疗23例非术区迟发性血肿患者,其中死亡7例,病死率30.4%。结论在清除急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水肿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迟发性血肿形成,宜尽早钻颅探查和(或)复查头颅CT,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32例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选取同期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对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术后6个月根据U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10例,重残1例,死亡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具备相对适应证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并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金枝  杨桂花 《山东医药》2007,47(29):117-117
2003年8月-2006年8月,我院共收治19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sTBI患者120例,其中术后72 h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35例(观察组),未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85例(对照组)。记录本组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情况及其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为29.2%(35/120)。随访6个月,3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恢复良好18例(占51.4%),中度残疾8例(占22.9%),重度残疾5例(占14.3%),长期昏迷3例(占8.6%),死亡1例(占2.9%)。(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5 000元者所占比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颅骨骨折发生率、Babinski征阳性者所占比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舒张压、收缩压、手术时间、血小板计数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1.261,1.808)]、颅骨骨折[,95%CI(1.172,1.622)]、Babinski征阳性[,95%CI(1.263,1.721)]、,95%CI(1.005,1.654)]是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而发病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TT是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张乐祥  车俊城  郝斌 《山东医药》2003,43(15):50-50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DTIH)是指头外伤后首次检查(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 )未发现颅内血肿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的颅内血肿 ,或清除外伤性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 ,可为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脑室内或多发性血肿。 1988~ 1999年 ,我科共收治DTIH 6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8例 ,女 18例 ;年龄 18~ 66岁 ,平均5 2岁。其中减速性损伤 5 9例 ,加速性损伤 3例 ,复合伤 4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表 (GCS)评分 13~ 15分 3 3例 ,9~ 12分 2 1例 ,3~ 8分 12例。头痛 60例 (部分由家属代述 ) …  相似文献   

8.
臧伟广 《山东医药》2003,43(9):F003-F003
20 0 1年 ,我院收治 2 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 ,现总结其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临床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14~ 74岁 ,平均 45岁。其中车祸 16例 ,坠落伤 8例 ,砸伤 4例 ;18例为顶枕部着力的减速性损伤。2 3例有原发性昏迷 ,15例伴颅底骨折。入院后意识障碍再现或加重 19例 ,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或原的体征加重 8例 ,有瞳孔变化 6例 ,头痛加重伴频繁呕吐 10例。血肿位于额颞部 19例 ,顶部 5例 ,枕部 3例 ,后颅窝 1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于伤后 5小时至 7天内 ,其中 2 2例发生于伤后 48小时内。手术治疗 18例 ,保守治疗 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处于手术临界值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5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0~40ml)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33例,治愈28例,轻残4例、中残1例;非手术治疗19例,治愈11例;轻残6例,中残2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治疗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术后出现继发血肿属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范畴,如发现或处理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共手术治疗439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37例因颅内继发血肿而再次开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7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A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8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①De Bakey分型:Ⅰ型35例(44.8%),Ⅱ型13例(16.7%),Ⅲ型30例(38.5%)。②78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8.5%。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③超声心动图、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④治疗早期静脉应用硝普钠,口服美托洛尔,联合其他降压药,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论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AD的基础,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疗效,旨在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精心护理下经CT引导对患者进行血肿定位,应用YL-1型微创针行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结果 29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2.8%。结论微创血肿碎吸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出血创伤小、成功率高、病死率低、病残率低、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儿童重型颅脑外伤诊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12岁儿童重型颅脑损伤38例,全部于入院前行颅脑CT检查确诊,其中3~7岁25例,7~12岁13例。GCS评分3~5分15例(特重型),6~8分23例(重型)。车祸伤16例,坠落伤13例,其他伤9例;住院时间最长8~112d,平均26d。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19例,轻残1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重度残疾及病死率为21.05%,死亡率为13.15%。结论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尚未成熟,在重型颅脑损伤时,只要及时诊断与治疗,其疗效常优于成人。若能早期积极预防各种继发性损害,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康复训练,能显著减少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5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比较260例行有创ICP监测(监测组)和245例未行有创ICP监测者(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病因、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相似,但监测组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X^2值分别为43.03、30.95);监测组轻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有创ICP监测,能够及时、准确了解ICP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诊断、不同术式治疗和预后。方法获得随访的3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多表现为急性腹痛,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综合分析患者病因、病情和辅助检查,采用置管溶栓、导管取栓、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方案进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运重建术。伴肠坏死的患者行肠切除术。结果术后患者均随访半年。30例患者术后血运重建良好,彩超复查见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4例,3例死亡;肠瘘2例,1例死亡;多器官衰竭/脓毒症3例,2例死亡;再灌注损伤6例;原伴发疾病加重6例,2例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为55.2%,术后总死亡率为21.1%。结论术前选择合适手段及早明确诊断,并尽快应用个体化的血运重建术能显著改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RM)引起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1例RM致AK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13例出现无尿、少尿及茶色尿;7例出现高钾血症,血肌红蛋白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血肌酐升高。经过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17例(81.0%)患者存活,4例(19.0%)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血清酶均恢复正常,15例血肌酐恢复正常。结论 RM病因多样,大多为非创伤性,临床上不易发现,血清肌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诊断率,早期诊断、充分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感染相关性8例,肿瘤相关性3例,原因不明1例。治愈6例,好转1例,死亡5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多可获得诊断,对于治疗应主要针对病因,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由恶性疾病引起及病因未明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类型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分析36例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27例,22例血肿清除满意,5例血肿部分残留,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痊愈15例,基本恢复正常8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9例,均恢复良好。结论重视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监护,动态复查头颅CT,根据不同的血肿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救有效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来院前急救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间段自行至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死亡率情况和致残率情况。结果实验组致残率为7.8%,死亡率为4.7%,对照组致残率为17.4%,死亡率为15.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来院前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的有效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并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如何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力衰竭型4例(占16%),心律失常型15例(占60%),酷似急性心肌梗死3例(占12%),心源性休克型3例(占12%);2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23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4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