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祖国  邓敬兰 《医学争鸣》1992,13(5):385-385
  相似文献   

2.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和分布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祖国  邓敬兰 《医学争鸣》1993,14(2):112-11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由军事训练导致的应力性骨折的发病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1例新兵基础训练应力性骨折进行病因调查及分析,并下部队了解训练计划及方法。结果下肢(59例)发病高峰期在训练的第2.3周,上肢(2)例。41例经休息理疗治愈,8例完全骨折无移位者经石膏固定治愈。3例骨折并移位经骨牵引治愈,9例骨折并移位者经手术内固定治愈。结论发病因素为个体内在因素及缺乏科学训练方法。开训的2~4周是预防的重点时期,早期诊断与合理练兵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应力性骨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祖国  学礼 《医学争鸣》1994,15(3):214-217
应力性骨折是新兵基础训练中发生率较高、影响较大的一种训练伤,为了初步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深入研究其病因提供线索,作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分析发现,训练中曾有病休、难以跟上行军速度、较小的胫骨长度与腿长比值是SF的危险因素;作认为胫骨的相对长度(胫骨长/腿长)较绝对长度可能更能反映胫骨生物力学性能,带伤训练及疲劳状态下训练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和比较临床诊断、X线摄片、超声波诱痛试验、红外线热成像等方法对基础训练期间新兵应力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以同位素骨扫描为金标准,分别对288例可疑应力性骨折患4种诊断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临床诊断、X线摄片、超声波诱痛试验、红外线热成像的敏感度分别为97.2%、56.2%、73.1%、9.7%,特异度为84.1%、66.5%、43.5%、100%,准确度为89.7%、61.6%、59.2%、61.3%,Youden指数为0.81、0.23、0.17、0.10。两名临床医师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4.4%,Kappa值为0.88。经比数积检验,临床诊断方法显优于其它三种检查方法(P<0.01)。红外线热成像与超声波诱痛试验间比较无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方法的效能显优于其它方法,宜在基层部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兵基础训练中下肢应力性骨折的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应力性骨折是新兵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骨损伤,又称疲劳性骨折,多为隐形骨裂,在军事训练中具有自然疾病史、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个别可造成严重伤残.  相似文献   

7.
胫骨应力性骨折是新兵训练多发病,严重影响新兵训练质量和水平。我们于2008年1~4月对新兵进行现场心理干预试验,结果证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降低胫骨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训练损伤是部队平时常见伤,其中以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F)尤为突出,已成为军训卫勤保障的一个迫切问题。文献报道在新兵群体中SF的发病率可高达30%[1,4]。多认为是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超负荷的体能训练造成,且大多是从生物力学方面研究报道SF的好发部位和损伤机制,而对新兵SF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经随访证实的应力性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结果 与X线平片比较,CT、MRI更容易发现应力性骨折的骨折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应力性骨折需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波  陶惠人 《医学争鸣》1998,19(2):186-188
目的:查明我军基础训练中过劳性损伤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Stress fracture(SF)in military recrui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using~(99m)Tc-MDP bone scintigraphy in a randomized sample of 432 injured who wereclinically screened from 1060 recruits during basic train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Fand training intensity was discussed.It was shown that the total incidence was 32.5%.There were two peaks during 9 training-weeks:one was in the 2nd week,and the otherin the 7th.Infantry soldiers had a more intensive training and,therefore a higher inci-dence than in artillery and service troops.Although SF was found in most ofweight-bearing bones,tibia was most commonly fractured(67%).The findings suggestthat SF is a major training-related injury in military recruits and improperly strengthenedtraining can increase the incidence.  相似文献   

12.
两年新兵基础训练中应力性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祖国  邓敬兰 《医学争鸣》1994,15(6):450-452
为查明我军新兵应力性骨折(SF)的发生情况,并为致伤因素和干预措施研究提供基础,作通过两个年度的前瞻性研究,得出我军某甲种步军师新兵基础训练期间SF的发生率为34%或12人次/(100人.月)步兵分队的发生率最高(39.2%),炮兵分队(23.5%)又高于勤务分队(12.7%),SF单位分布状况与各单位的实际训练强度成正比,两年度SF时间分布特征不同,因训练计划的变化而变化,SF可见于下肢各骨,  相似文献   

13.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的干预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了降低军训伤的发生率,初步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538)和对照组(n=578)。对干预组的全体参训人员进行了军训伤预知识的教育;合理安训练计划,训练科目按逐渐加大训练度的原则进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结果 干预组军伤的发生率为20.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4.6%,干预组训伤的姓率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第2个发生高峰比对照组有所推后,  相似文献   

14.
Acase-controlstudyonriskfactorsofstressfracturesin militaryrecruitsduringbasictrainingLiZuguo(李祖国);LiLiangshou(李良寿);LiYuangui...  相似文献   

15.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预防的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价以控制 5 km跑为主的干预方案对军训伤预防的效果 .方法 以驻兰州军区某市参加 1999年度新兵基础训练的某全训步兵团为研究对象 ,随机决定 3个连为干预分队 ,另外 3个连为对照分队 .由两名专科医生每 4wk逐连筛检伤员 ,于开训前及结束时盲法测两分队部分新兵 3 km,10 0 m、立定跳远、立定投弹、引体向上、俯卧撑 6项成绩 .干预措施 :开训后第 1个月不安排 5 km跑 ,跑步距离逐渐增加 ,从第 2个月起每周 5 km跑 3次以下 ,间日进行 ;培训班排骨干 ;心理测试与心理疏导 ;上卫生课 .结果 干预分队军训伤的累积发生率为 2 1.1% ,明显低于对照分队 (30 .7% ,P<0 .0 1) ;开训前训练成绩干预组总分 (171± 72 )显著低于对照组 (187± 83,P<0 .0 5 ) ,结束时训练成绩干预组总分 (2 6 3± 76 )显著高于对照组 (2 44± 98,P<0 .0 5 ) ,成绩变化比较 ,干预组成绩提高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以控制 5 km跑为主的干预方案既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又能提高训练成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热带战区军训致股骨中下1/3应力骨折的好发部位、时间和发生机理,为该病防治及部队军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总结分析53例患者,切开复位95°L型钢板内固定29例,加压钢板14例,胫骨结节牵引结合石膏外固定10例。结果 53例均骨性愈合,恢复下肢负重及关节功能;其好发部位在股骨内上髁上8.36±2.40cm,好发时间为开训后58.6±26.24d。结论 该病的发生与股骨解剖结构、肌群分布、军训后肌肉疲劳及应力集中等因素有关,应根据训练要求,循序渐进,安排适应性体能训练,提高有关骨、肌强度可减少或避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情况,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某部2007年度参加训练的300名新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4.0%.其中急性损伤多见,占84.7%;尤以关节扭伤和擦伤为最常见,占急性损伤的68.9%.过劳性损伤中以滑膜炎居多.膝关节以下部位的损伤最多.共发生52例,占伤者总数的72.2%.5 km跑和投弹是引发训练伤的主要科目,这类训练伤共54例,占伤者总数的75.0%;训练伤发生的时间分布呈明显的双峰型,第2-3周和第9~10周各有一个训练伤高峰期.结论:训练伤发生与训练科目有密切联系.训练伤发生的时间分布存在明显"双峰型"规律,据此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将有效减少各种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前珍  李富军  孙长生  王波  徐玫  吴宝军 《医学争鸣》2002,23(16):1441-1442
目的 探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方法 在基础训练开始时对416名新兵进行6项体能测试并按总分分为成绩高、中、低组,以初始3km成绩分为3组,观察各组训练伤发生率。结果 总分成绩高、中、低组各组间在总伤率、过劳性损伤及急性创伤性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km跑成绩好的组发生过劳性损伤较多,成绩差的组发生急性创伤性损伤较多。结论 针对不同体质的新兵,预防军训伤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