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述明代温补学派用药特色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温补学派阐发脏腑虚损辨治的理论,临床用药颇有特色,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其主要代表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四家善用温补药物形成的原因作初步探讨,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经大成》为清代眼科名家黄庭镜撰著。本文从《目经大成》温补思想着手,探讨黄氏眼科推崇命门学说、突破"目不因火则不病"的陈规、重视眼科温补治法等学术特色,指出温补学派对黄氏眼科的影响。这对于促进眼科基础理论的发展,指导眼科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诞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两大医学流派,包括以薛己、孙一奎、赵献可等为代表的温补学派,以及以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温补学派形成原因有三:一,当时医生用药偏寒凉,久之必然败伤脾肾之阳;二,物候已变,其时处于“冷期”,寒冷伤阳,最终也会伤及脾肾阳气,导致脾肾阳虚;三,运气已变,当时的运气特征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以寒湿之气偏甚为主,易伤及人体脾肾之阳。故明代医家采用温补之法,尤其是以温补脾肾为主,取得了较好疗效,开创了一个学派。温病学派形成于中国明代末年以后,代表医家有吴又可、叶桂、吴瑭、薛雪、王世雄、俞昌等,运气学为温病学派形成的重要因素。吴又可著《温疫论》,成书于1642年,处于73甲子,为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大在泉,容易爆发温病。叶桂所处时期为73甲子和74甲子,分别为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大在泉,和少阴君火大司天、阳明燥金大在泉,运气偏风、火、燥。吴鞠通从医时期在76甲子,即少阳相火大司天和厥阴风木大在泉,运气偏风火,温热病居多。此外,还有一些温病学家,其治疗疫病所遣处方均与运气学因素有较大关系。五运六气尤其是大司天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明清温补...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中国13~17世纪气候特点,以对比定性研究的方法,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旨在研究气候因素对温补学派学术思想的影响,并对当前气候环境下的疾病辨治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伤寒与温病学派、寒凉与温补学派的转换和当时气温、湿度、气压的变化相吻合。温补学派发展期间,气候处于冰间期向冰川期转化的过程中,气温的降低与温补学派重视阳气、顾护先天之火、善用温药等特征不谋而合,说明气候因素与温补学派辨治思路以及用药特征理论的形成有相关性,初步揭示了气候变化因素与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演进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鹏  周铭心 《中医杂志》2011,52(4):329-332
目的分析温补学派医家尤在泾临证处方用药的特点及其与温补四家在用药方面的关系。方法选择尤在泾总处方数187、薛立斋总处方数214、张景岳总处方数35、李中梓总处方数155、孙一奎总处方数89。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尤在泾及温补四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及相关性、四性、五味、气血阴阳、温补、脾肾经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尤在泾常用8药中人参、当归、黄芪、柴胡、升麻频次均低于温补四家;5位医家常用8药相关分析显示,尤在泾与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孙一奎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2、0.641、0.136、0.214;尤在泾温热、辛甘及补益药使用率远低于温补四家,寒凉药使用率远高于温补四家,他与张景岳、薛立斋、李中梓温热、寒凉、辛甘及补益药使用率均差别显著(P<0.01或P<0.05)。尤在泾与温补四家临证处方在脾肾归经、补益功效、温补用药指标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结论作为温补学派的传承者,尤在泾具有鲜明和极具创新性的临证用药个性,而与温补四家的相近程度较远。  相似文献   

6.
虽然伤寒学派认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不独为狭义伤寒而设。在辨证上详于寒,略于温;用药上温补多于寒凉。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的总称。在辨证上专于温,忽视于寒;用药上偏于寒,疏于温补。但两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孙一奎,是温补学派“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其著作中辨治痿证思路方法极具特色,法古而不泥古。本文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探讨新安医家孙一奎治痿思路,对其著作《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痿证的论述、医案、具体方药等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痿证论治思想及特色。在论述病因病机方面,孙一奎在继承中发展,提出“脾实”及“风湿相搏”可致病痿的论点。在证治及遣方用药方面,孙一奎倡导以祛风、除湿、补虚三位一体进行论治,不独注重固护中气,更重视温补命门元气,以固本培元为主,使气机升降有常,三焦相火得布。孙一奎详解药性、药象,施以血肉有情之品的同时,以冲脉、督脉对痿证论治的特殊补益功效为辅,防滋腻太过;善用丸剂、酒剂进一步增强疗效,延长药力以温补机体之形神,调养五脏之机理。孙一奎集前代名家论述之所长,拓以新思路大胆补充、推翻前论,值得后世学者进一步挖掘研究,以期于今日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对明代医家孙一奎的医著中辨治五脏气血虚损的有关论述加以分析、归纳,总结研究其辨治虚损的经验,并对<赤水玄珠>辨治虚损所选的63首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用药规律与特点.经过研究认为,孙一奎虽被后世称为温补派的著名医家,但在辨治虚损时用药并不囿于温补,并批判时医滥用苦寒、误用温补之弊,在其临证诊治中重视治病求本,选方用药颇具特色,其治五脏气血虚损经验丰富,可为当前中医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20—2021年度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医名家病证治法相关研究领域的期刊论文,对其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文章以中医学术流派为纲,对中医历史沿革中所形成的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扶阳学派、龙砂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其他著名医家病证治法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探讨。中医历代名家病证治法思想及其具体应用,还有待结合医家学术特色,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更进一步研究,需要逐步积累、概括与比较;或者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历代名医的学术经验,挖掘名家的治法特色,以提高中医疗效,解决临床问题,是中医继承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历代中医名家众多,治法相关内容又非常广泛,本文还有进一步丰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伤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渐成熟并独成一门学科。从先秦时期的萌芽期到明清时期的高峰期,形成了两个重要的伤科学派,一是以薛己为代表的温补学派,一是以异远真人为代表的少林学派,均丰富了中医伤科的理论知识。《跌损妙方》是少林伤科学派形成的重要标志,其所载方药、治疗手法以及蕴含的学术思想值丰富了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作为中医重要学术流派的扶阳学派日益受到关注,其代表人物及学术观点、组方用药等都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扶阳学派的临证经验也在实践中经历着检验,并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温阳学派也是中医儿科四大学派之一[1],自南宋陈文中倡导温养正气,固养元阳,创立儿科温补学说以来,明代薛铠、薛己,清代陈复正等继承和发展了其学术主张,近代名医徐小圃更是儿科温阳学派的杰出代表,当代海派徐氏儿科因将温阳扶正作为  相似文献   

12.
<正>阴阳学说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元时期滋阴学派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温补学派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阐述角度不同。本文将从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思想渊源及所制代表方剂两个方面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解释与融通。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证辨》为清代医家郑重光所著,是清代一部重要的伤寒著作。郑氏为学,崇古而不泥古,强调通过脉证合参对伤寒类证进行辨析,临床遣方用药不拘于苦寒,倡导伤寒亦可以议温补的学说。是清代伤寒学派中辨证施治派的代表人物,其对《伤寒论》的研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佳  汤巧玲 《新中医》2019,51(3):42-44
滋阴治法自古有之,然丹溪学派与温补学派尤为侧重,丹溪学派基于"阳有余阴不足"之论,提出滋阴降火大法,形成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为核心方剂的治疗思路;温补学派在命门学说的探讨中,在"阴阳一体"思想的指导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临床尤为重视真阴不足之证,并形成了以六味丸为核心方剂的治疗思路。无论是阴虚的内涵、病机,还是滋阴的治法,温补学派在丹溪学派的基础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张东岳经验方培元丹治疗便秘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相安 《中医研究》2008,21(7):37-38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可给患者造成身体、生理、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不便。笔者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东岳教授多年,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辨证用药,采用温补脾肾通便的治疗原则,运用张教授经验方培元丹疗便秘6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平  王瑛 《山西中医》2011,27(6):61-62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介宾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挥《内经》中重视阳气的思想,提出按体质不同的脏象阴阳分类法、温补肾阴肾阳理论和“中年振基”等理论,对后世中医药学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通过回顾中医学发展历史,研究主要医学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及其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阐明了《黄帝内经》中五脏阴阳辨证思维对后世各家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汪剑  和中浚 《四川中医》2007,25(4):16-17
通过介绍四川“火神派”的代表医家及学术源流脉络,探讨四川“火神派”的形成和传承发展,认为该派以明析阴阳、重视阳气、汇通医易、崇尚伤寒、善用温热等为主要学术思想及特色,重点探讨了其与明代“温补学派”的异同,提出对“火神派”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03-804
张介宾 ,字会卿 ,号景岳 ,是温补学派的著名代表医家 ,以其“阳非有余”的学术思想著称于世 ,“甘温有益寒无补”成为其用药的第一主张。温补学派医家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证治 ,而张介宾虚损证治的理论基础并非阳重于阴 ,而是真阴论。真阴论讨论了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五个论题 ,其中真阴之病为其理论核心。1 阳非有余论的侧重点在于阳的性质和功用张介宾在《内经》“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诀 ,精气乃绝”的阴阳理论指导下 ,提出了阴阳一体的学术…  相似文献   

20.
3 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 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其后,张景岳继承其观点,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称为温补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