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老年患者的验案,为疫病的防治提供中医治疗思路。方法 以真实世界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验案基础为切入点,分别对上海市奥密克戎病毒株的新冠病毒感染特征、中医学对奥密克戎COVID-19病因病机的认识、奥密克戎COVID-19与《伤寒论》六经辨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内涵及历史渊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COVID-19老年患者的中医基础以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COVID-19老年患者的现代依据进行详细论述。结果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具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现代药理也佐证了治疗靶点和依据,柴胡桂枝干姜汤可提高临床治疗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疗效。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其治疗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柴胡桂枝汤加味方汤剂与免煎颗粒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方汤剂与免煎颗粒剂各治疗流行性感冒30例之疗效。结果柴胡桂枝汤加味方汤剂与免煎颗粒剂均有良好疗效,在退热、止咳、利咽等方面作用相近。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方颗粒剂与汤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1例顽固性头痛患者采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23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索中药防治甲减新思路。方法:观察甲减患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并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减治疗有效,说明部分甲减患者病机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病机,丰富了中医对甲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柴胡桂枝干姜汤一般用于治疗少阳病兼水饮内停或津液损伤。本文结合案例二则,阐释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提出该方可治疗胆热脾寒、肝郁脾虚所致积聚肿块,旨在拓展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147条,该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  相似文献   

7.
梁建芬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33-2033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胆源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对照组服用培菲康;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能有效治疗胆源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方与方间对CCl4引起大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组,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组,小柴胡汤组,桂枝汤组,分别将各汤剂给SD大鼠灌胃(ig)给药,用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组织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中药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均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能保肝降酶,抗脂质过氧化,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中的桂枝汤与小柴胡汤药效间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相恶"的类"七情"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虚体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氨酚烷氨胶囊。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虚体型感冒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用三维高效液相色谱图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处方中柴胡、桂枝、甘草、黄芩等单味药均可得到满意鉴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理中丸加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理中丸加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炎症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法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理中丸加针灸的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均能取得效果,但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理中丸加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柴胡桂枝干姜汤及其合方治疗肠激惹综合征心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及其合方治疗肠激惹综合征 ,得意于笔者导师刘渡舟教授的启示 ,先师以神来之笔论证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审证关键在于“下利”。近 1 0年来笔者致力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肠激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或单以本方取效 ,或以本方与它方相合而收功者难以百计 ,故撰此文 ,以期光大本方。1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利”探幽柴胡桂枝干姜汤于仲景著作中凡二见 :其一 ,见于宋本《伤寒论》第 1 47条 ,文曰“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胁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其二…  相似文献   

13.
蒋雪峰  程立  陆莉君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60-2060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并设美洛昔康加羟氯喹口服治疗2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90.91%,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于《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可用于呼吸、消化、肿瘤等多方面的疾病。在肺系疾病治疗中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要涉及感染性发热、恶寒、胃肠型感冒、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多个方面。本文结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剂来源与组成、病机分析、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柴胡桂枝干姜汤专治少阳枢机不利兼有水饮内结,但其方证并不统一。笔者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理论研究及治疗经验,以方测证,提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应用"胆热脾寒"理论解释,总结出胸胁不适、口苦、便溏三个临床主证。  相似文献   

16.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选择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记录其症状积分以及测定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胆囊收缩素)的含量,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4周,分析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以及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积分,并改变血浆胃肠激素的含量。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有效地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并与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少阳证的柴胡类方,源于小柴胡汤。该方证在六经辨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祖国医学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患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五苓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3个疗程(3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达93.8%。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五苓散可有效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19.
桂枝与柴胡联用镇痛效应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春、夏两季采收。桂枝在镇痛方面常作为配方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等症。柴胡为伞形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 ,分别习称“北柴胡”、“南柴胡”。柴胡在用于镇痛时 ,常与其他药物组方 ,或用于疏肝利胆 ,解痉镇痛 ;或用于理气和胃 ,活血止痛。现代中药学未见两者联用镇痛的药理学研究报道。笔者从桂枝、柴胡醇提液或水提液的联用进行药理学镇痛效应研究 ,以便更好地了解其镇痛效应而应用于临床。1 实验材料1 .1 药物与试剂 桂枝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院门诊中药房…  相似文献   

20.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疗效确切,自汉代至今广为流传记载,是一首被历代医家推崇的柴胡类方,已被收录于2023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并纳入明确记载方名及药物组成的柴胡桂枝干姜汤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共有37处,涉及中医古籍34部。该文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源方名、组成、药物基原、剂量、制法用法、古今主治功效及临床应用分析等方面进行梳理考证。考证结果显示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药物基原古今基本一致,古籍中药物剂量大多数与《伤寒论》所载用量一致,柴胡桂枝干姜汤功效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主治病证范围广泛,但总以太阳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该方现代应用范围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科、神经系统等,对于疑难杂症亦有良效。通过对柴胡桂枝干姜汤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