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CRP是否可作为肺炎诊断的敏感指标及其治疗反应的标志物。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肺炎组和支气管炎组。全部患者在入院第一天测定血CRP、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对 42例肺炎患者在抗菌治疗 5~ 7天后再次测定血CRP水平。结果 :42例肺炎患者中 ,有 38例血CRP测定值大于 10mg/L ;而 2 2例支气管炎患者中 ,仅 4例CRP值大于 10mg/L。肺炎组血CRP显著高于支气管炎组 (P <0 .0 1) ;肺炎患者抗菌治疗后血CRP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血CRP测定是有效的肺炎辅助诊断指标 ,可用于支气管内及肺实质感染的鉴别 ,且可作为肺炎治疗反应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CAP患者(老年CAP组)35例,正常对照组18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CAP组患者血清Hs-CRP值明显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CAP组治疗后血清Hs-CR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测定对老年CAP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C-reactive protein)用于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60例均为≥18岁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住ICU的当天定义为D0,随后的每天定义为D1、D2、……D7。每天监测血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算SOFA评分。计算D1、D2、……D7的CRP值与D0的CRP值之比,定义为C-反应蛋白比率(CRP-ratio),计算每日的C-反应蛋白值与前一天的C-反应蛋白值的变化值,称之为△CRP,用△CRP除以前一天的C-反应蛋白值,定义为C-反应蛋白变化率(CRP-rate)。依据出院时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上述指标变化,在各组中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D3的CRP-ratio>0.55是疗效不佳,预后较差的一个标志(敏感性0.82;特异性0.54),与此点的PCT及SOFA评分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CRP-rate≥0.25是治疗有效,预后良好的标志(敏感性0.81;特异性0.82)。结论:早期动态监测血CRP-rate能够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计算CRP-ratio可以早在抗感染治疗后的第三天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较PCT及SOFA评分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杨凤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3):207-208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和感染程度的评价.方法 采用白细胞计数(WBC)及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 WBC计数正常占27.06%,CRP正常占2.35%,WBC增高占72.94%,CRP增高占97.65%.结论 CAP的诊断中,CRP和WBC计数同时检测,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同时观察30例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治疗后患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RP检测可以作为一项反映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有助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135例CAP患者,入院后给予PCT、CRP等检查,并给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分成重症CAP组与非重症CAP组、病死组与生存组,分别比较重症CAP组与非重症CAP组、病死组与生存组PCT、CRP和PSI的区别;分析PCT、CRP与PSI的相关性。结果重症CAP组PCT、CRP和PSI评分均高于非重症CAP组,病死组PCT、CRP和PSI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PCT、CRP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65,0.68,P<0.05)。结论 PCT和CRP对CAP患者的预后和病情有评估作用,高水平的PCT和CRP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7例初诊为CAP 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125例)和无效组(32)例,回顾性分析PCT联合CRP在CAP 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早期治疗有效组中,19例检出病原微生物(15.2%),其中9例确定为细菌性肺炎,6例为支原体肺炎,4例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亚组入院时PCT平均为(2.21±1.34)ng/mL,CRP 平均为(79.65±41.29)mg/L,细菌性肺炎组患者PCT水平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组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PCT联合CRP 对CAP 患者早期经验性治疗时抗菌素的选用及早期治疗无效患者进一步诊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CAP应用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CAP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对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方面,观察组(24.8±8.5)pg/m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242.6±38.6)pg/mL,且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76.6±1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AP患者采用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息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65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RP和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有助于降低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PCT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者30例作为A组,非重症肺炎患者42例作为B组,急诊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7例作为C组。对A、B组分别在初期、中期、恢复期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水平,对C组在就诊时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水平。并对A、B组在初期及恢复期行胸部CT或X线片检查以验证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结果 A、B组患者初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中期超敏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恢复期降至正常或接近于正常;且A、B组初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1);A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反映肺炎患者感染程度及病情转归的较敏感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以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C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基础疾病、化验、检查、伴随症状等方面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120例80岁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治疗前患者CRP、体温、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高龄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治疗前CRP阳性(>8 mg/L)107例(89.2%),体温阳性(>37℃)64例(53.3%),白细胞计数阳性(>10×109/L)39例(32.5%),CRP阳性率显著高于体温、白细胞计数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P≤8 mg/L患者由治疗前13例增加至105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座掌握老年CAP患者的发病特点,尽早及时、全面治疗,CRP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CAP及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住本院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儿童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和治愈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值,1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做细菌培养、支原体抗体检测和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急性期时,112例细菌性肺炎肺炎患者中(A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6.4%;5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B组)阳性率为77.5%;3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C组)中阳性率为13.3%;180例健康对照组(D组)阳性率为8.3%。A组、B组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A、B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治愈后A、B组患儿C反应蛋白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值可作为儿童肺炎的辅助鉴别指标,其升高程度的高低对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有临床意义,同时动态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判定疗效及确定疗程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3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入住ICU(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入住ICU的老年重症CAP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包括生存50例和死亡50例;选取同期未入住ICU的老年重症CAP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BNP、PCT、CRP水平及观察组入住ICU第1天和第5天血清BNP、PCT、CRP水平,比较其动态变化。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清BNP(1622.34±10.93)pg/mL、PCT(50.54±11.43)ng/mL、CRP(81.34±10.0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BNP(157.32±20.01)pg/mL、PCT (4.35±1.13)ng/mL、CRP(19.38±2.13)ng/L,观察组死亡患者血清BNP、PCT、CRP明显高于生存患者,死亡患者第5天血清BNP(1924.22±10.02)pg/mL、PCT (57.30±9.02)ng/mL、CRP (88.30±12.32)ng/L与第1天血清BNP (1891.20±56.59)pg/mL、PCT(61.20±8.92)ng/mL、CRP(90.03±19.22)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BNP、PCT、CRP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有助于判断老年患者是否需要转入ICU强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判断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就诊于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62例为治疗组,治疗组分别按CAP的严重程度又分为3组,1组(n=21)不具备建议住院的危险因素;2组(n=22)符合住院标准的CAP,即具备一项或一项以上建议住院的危险因素,但是不够诊断重症肺炎的标准;3组(n=19)重症肺炎,即符合诊断重症肺炎的标准.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治疗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支原体肺炎(A组)98例、细菌性肺炎(B组)69例、病毒性肺炎(C组)89例、健康体检儿童(D组)50名CRP。结果: A、B、C和D组CRP阳性率分别为31.63%、92.75%、6.74%和2.0%,CRP分别为(15.37 ±10.23)、(42.81 ±15.62)、(3.93 ±2.35)和(2.82 ±0.98) mg/L。结论: 血清CRP的监测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不同病原体感染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探讨对CAP患者病原体鉴别、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CAP患者入院第1、3、7天EBC及血清标本,记录体温、咳痰量、咳嗽频次、血沉、CURB-65评分。纳入病原体明确的患者52例,分为细菌组25例,支原体组15例,病毒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EBC和血清CRP浓度。结果:(1)入院时细菌组和支原体组EBC中CR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组血清CR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组EBC和血清中CRP高于支原体组与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组EBC中CRP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细菌组第3天和第7天EBC和血清中CRP水平低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组第3天和第7天EBC中CRP水平低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患者痰量、咳嗽频次、体温、血沉及CURB-65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CAP患者EBC和血清中的CRP浓度有助于CAP的病原体鉴别、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意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66例为脑血管意外组,选择同时期治疗的2型糖尿病未发生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患者66例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的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及hs-CRP浓度情况。结果①脑血管意外组、单纯糖尿病组FPG值[(8.53±2.03)、(8.62±1.35)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值[(13.89±2.27)、(14.19±1.86)mmol/L]均高于对照组[(4.01±1.10)、(6.17±1.7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意外组、单纯糖尿病组之间FPG值、2 h P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间hs-CRP水平及异常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73,χ2=4.730,P〈0.05);其中脑血管意外组hs-CRP水平[(12.58±3.53)μg/mL]高于单纯糖尿病组[(4.87±1.94)mg/L]及对照组[(2.03±0.7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并探讨晚期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终末期)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组)、60例姑息支持治疗患者(支持组)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转归情况,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CRP水平,随访预后结果。结果治疗前支持组血清CRP、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水平高于化学治疗组(均P<0.05);支持组CRP与CEA呈正相关(r=0.26,P<0.05),化学治疗组CRP与WBC、CEA呈正相关(r1=0.26,P<0.05;r2=0.32,P<0.05);化学治疗有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明显下降(t=2.64,P<0.05),而化学治疗无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升高(t=-2.96,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共患疾病、CRP水平与晚期肿瘤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血清中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转归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免疫机制,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特异性诊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5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刚入院时及治疗3 d显效后的血清、外周血淋巴细胞样本,分别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用FACS检测外周血中Thl7细胞的表达并与健康患者作对比。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刚入院时及治疗3 d显效后的血清IL-17及Thl7细胞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肺炎治疗3 d显效组中IL-17的表达水平及Thl7细胞的表达较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IL-17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及调控将成为肺部抗感染治疗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