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症新生儿感染病例经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治疗,持续用药10d以上合并深部真菌感染18例的住院结果。方法 对象 因重症肺炎,败血症住院,经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治疗10d以上,病情无好转或加重的病例。诊断方法 咽拭子或气管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或培养和/或血培养检出真菌。检测结果 直接镜检阳性10/18例,培养与镜检阳笥符合率705,血培养阳性8/18例(44.4%)。治疗方法 氟康唑改口服,总  相似文献   

2.
深部真菌感染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宝  王锡铭 《医学综述》1996,2(5):207-209
深部真菌感染亦称真菌病,是目前各科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所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机体内菌群失调或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反应而诱发。近几年来本病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应引起临床医生对这一严重并发症的重视。现简要综述如下:1 病因和发生机制1.1 抗生素与真菌病 据有关文献统计肺心病患者应用抗生素综合治疗,治疗后与白色念珠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率作了比较,结果是1959年~1963年应用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和多粘菌素B后,真菌性败血症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3.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伟国  孙安凤 《吉林医学》2009,30(13):1380-1380,F0003
深部真菌感染,又称侵袭性真菌感染,指致病性真菌侵及人体表层以下的组织引起的疾病,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全身性感染,危害性极大。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内的真菌一般不会危害机体,是否致病,主要取决于机体所处的免疫状态。随着人口老龄化、艾滋病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以及骨髓器官移植、介入治疗等技术不断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由于抗生素使用过滥、癌症病人放、化疗等原因而明显增多。我们使用国产抗真菌药氟康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2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年龄在18岁以上,经临床及真菌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深部真菌感染,同时除外下列情况之一...  相似文献   

5.
氟康唑治疗10例老年疾病继发呼吸道、肠道、泌尿道白色念球菌感染,均于7 ̄10天痊愈,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减少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7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3.1岁。均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多占44.12%;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占44.07%;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占63.16%。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主要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累计使用种类多,时间长,而且多为联合应用。结论医院深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患有深部真菌感染的小儿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而且易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故漏诊率、病死率均较高。要降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减少漏诊固然重要,但有效、适当的治疗则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小儿深部真菌感染药物治疗进行浅析。1深部真菌分类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深部感染发生部位以肺、脑等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为主[1],不易观察和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病源大多为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孢子丝菌、组织胞浆菌等真菌[2]。2抗真菌药物目前应用较多的少儿抗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包括多烯类、唑…  相似文献   

8.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和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娟  梁伶 《医学综述》2008,14(5):762-764
近年来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有关抗真菌的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但同时耐药真菌数量及种类也迅速增长,已成为真菌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文章分别就常见深部真菌如念珠菌、侵袭性曲霉菌、隐球菌以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治疗及其耐药性的近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涛  范鹏辰 《四川医学》2005,26(1):65-65
随着结核病及时、准确地诊断,彻底治疗,大多效果良好。而其中老年患者、复治者,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多重感染患者,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诊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现就我院2001年9月至2004年2月收治肺结核并发深部真菌感染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方法 采用预防性治疗及经验性治疗的方法.结果 通过预防性及经验性治疗大大降低了深部真菌的感染率.结论 预防性及经验性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并发肺部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d,IFI出现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7d,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10d是并发IFI的重要诱因。感染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9.7%,3株)、非白色念珠菌(占12.9%,4株)和曲霉菌(29.1%,9株)。虽经抗真菌治疗,仍有8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易于发生IFI,且一旦发生病死率明显增加,应及早进行预防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年来院内真菌感染的类型及易感因素,为临床医生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及早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新型抗真菌药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病人中经微生物学检验证实的50例真菌感染病例,分析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与年龄、住院天数、基础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经过、用药情况间的关系。结果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为念珠菌(82%);感染部位依次为口腔、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与应用免疫抑制荆、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应用、气管切开和插管、昏迷、恶性肿瘤、留置导尿及老年患者有关。院内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等。结论院内接受特殊治疗的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念珠菌仍是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真菌感染在院内感染中所占的位置,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月并发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间共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642例,其中46例发生IFI(占7.16%)。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9例,63.1%)。住院天数>14天,含激素联合化疗方案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天,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5天,以及合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均是IFI发生的重要诱因。临床表现随感染部位的不同和感染真菌菌种不同而异。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41.8%,13株)和曲霉菌(19.4%,6株)。虽经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但仍有15例患者因难以控制的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各种高危因素的存在,易于发生IFI,且一旦发生IFI则病死率明显增加,应该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皮肌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经验性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5例皮肌炎合并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参照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1],2例患者达到临床诊断标准,13例患者达到拟诊标准,所有患者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依据临床疗效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有活动性胸闷、气促,血气分析显示7例患者有Ⅰ型呼衰,8例患者有低氧血症,10例有单侧靠近胸膜的新发浸润病灶(高密度影或结节影,其中2例患者有空洞)。经过治疗15例患者出院前IPFI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指标等明显改善,8例影像学病灶好转大于50%,4例影像学病灶好转小于50%。根据疗效评判标准,11例病例显效,4例患者进步,有效率为73%。结论    早期持续性低氧血症或Ⅰ型呼衰、新发单侧胸膜下高密度浸润病灶或结节影,特别是伴有双轨征或空洞是皮肌炎合并IPFI的早期识别依据;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改善皮肌炎合并IPF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Nowadays,there are published trials in regards to the comparison of caspofungin with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L-AmB).However,these studies have a modest sample size and convey inconclusive result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spofungi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s),compared with L-AmB.Methods Electronic databases (up to July 31,2013) PubMed and Embase databases,the Cochrane Library,and Google Scholar were searched to identify relevant trials of caspofungin and L-AmB.Analyses of efficacy and adverse outcomes were performed by relative risks (R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s).Heterogeneity was assessed by x2-test and the/2-statistic.Results Three tria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 with 1249 modified intention-to-treat (MITT) pati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spofungin produced equal efficacy in favorable overall response (RR=1.02,95% Cl 0.88-1.18; P=0.81) and mortality rate (RR=1.53,95% Cl 0.38-6.27,P=0.55),safer in clinical adverse events (RR=0.20,95% Cl 0.08-0.54; P=0.001),laboratory adverse events (RR=0.69,95% Cl 0.57-0.84; P=0.0002),and discontinuation rate (RR=0.26,95% Cl 0.08-0.83,P=0.02),compared with L-AmB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Fls.Conclus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meta-analysis,it would appear that caspofungin was measured to have equal efficacy in clinical outcomes and safer in terms of adverse ev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癌症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氟康唑治疗无效和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的5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癌症患者,其中氟康唑治疗无效的30例为A组,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治疗的24例为B组,两组都给予卡泊芬净治疗,治疗时间均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d或连续痰涂片阴性后3d,或者疗程达14d,观察并评价卡泊芬净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卡泊芬净治疗癌症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2%,其中A组30例,有效率66.7%;B组24例,有效率79.2%。毒副作用少,发生不良反应者占20.4%,包括电解质紊乱、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异常等,但以上反应均不严重,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卡泊芬净治疗癌症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54例并发IPFI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IPFI患者确诊4例,临床诊断35例,拟诊病例15例.住院天数> 14 d(P=0.02)、使用含激素的联合化疗方案、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的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0例,均给予伏立康唑,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细菌学指标,并对该药疗效与副作用进行描述与评价。结果在本组40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27例,进步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5%;40例患者中9例发生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22.5%,经治疗后均能好转。结论伏立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同时它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19.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by identifying those patients at high risks and allowing for more effective prophylactic therapy and pre-emptive/ empir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 B liposome,L-AmB)对外科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nfections,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例外科ICU IFI患者使用L-AmB1mg/(kg.d)的剂量,观察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3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6.9%,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小剂量的L-AmB1mg/(kg.d)应用于外科ICU IFI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