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形态与精子活力、活率关系.方法123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精子自动分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常规,采用伊红Y水实验分析精子活率,采用联苯胺染色计数精液白细胞浓度,用改良巴氏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及顶体形态.结果精子活率正常组顶体完整率明显高于精子活率异常组(P<0.05);精子活力正常组与精子活力异常组顶体完整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液参数正常组顶体完整率明显高于精液参数异常组(P<0.05);顶体完整率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白细胞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顶体形态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男性生育力,是男性不育症诊断的一个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Y、小Y染色体与精液质量及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638对夫妇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不育或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对比分析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大Y组、小Y组之间IVF/ICSI助孕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出生率、流产率等.结果 638对夫妇行IVF/ICSI助孕患者中双方染色体核型均正常者共518对,男方染色体为大Y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52对,男方染色体为小Y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17对.大Y、小Y染色体检出率分别为8.15%(52/638)、2.66%(17/638).大Y/小Y染色体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显示轻中度少弱精组小Y的检出率6.1%高于正常精液组的1.6%(P<0.05);重度、极重度少弱精组的大Y的检出率17.0%高于正常精液组的6.4%(P<0.05);无精子组小Y检出率6.1%亦高于正常精液组(P<0.05).结论 大Y 和小Y染色体可引起男性少弱精、无精,对IVF/ICSI助孕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精子顶体酶正常组和异常组精液常规检测参数差异,明确顶体酶活性在评估男性生育能力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从31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中选取36例顶体酶活性正常标本和36例顶体酶活性异常标本,分别作为顶体酶活性正常组和顶体酶活性异常组.所有精液标本均进行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精子头部畸形率测定,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顶体酶正常组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均显著高于异常组,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均显著低于异常组,且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精子顶体酶活性可以代表精子质量,精液常规检测参数可能是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可作为临床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与遗传医学中心要求助孕的90例无精子症患者(无精子症组),62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严重少精子症组)及50例已有生育史或精液常规检查正常男性自愿者(正常对照组),采用外周血常规染色体制备方法对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其中无精子症组56例,少精子症组42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进行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检测.结果 90例无精子症者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16例,异常率为17.8%,均为性染色体异常;62例严重少弱精子症者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9例,异常率为14.5%,分别为性染色体异常6例(9.7%),常染色异常3例(4.8%);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9例无精子症及4例少精子症患者检测出Y染色体AZF微缺失,缺失位点为AZFb 1例、AZFc 10例、AZFd 1例、AZFc+d 1例,30例对照组未见缺失.结论 染色体异常与Y染色体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其检测为男性不育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的方法来检测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中精子XY染色体畸变率。方法将30例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和20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液精子标本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的方法检测精子X和Y染色体的数目畸变的发生率,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单倍体精子数32 189个,其中单倍体X精子数占(45.34±6.56)%,单倍体Y精子数占(47.32±7.18)%;二倍体精子率为(0.168±0.059)%,精子X和Y染色体数目畸变率为7.34%。对照组单倍体精子数为19 246个,其中单倍体X精子数为(46.87±5.54)%,单倍体Y精子数为(49.32±6.17)%;二倍体精子率为(0.074±0.038)%,精子X和Y染色体数目畸变率为3.81%。两组二倍体精子率、精子数目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中精子X和Y染色体数目畸变率比正常生育人群高。  相似文献   

6.
赵梓钧  白云金  魏武然  王佳 《重庆医学》2021,50(20):3441-3445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合并睾丸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手术预后.方法 取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入院的VC患者3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精液浓度及精子活力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分析与睾丸功能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手术治疗3个月后复查精液常规的患者135例,分析与睾丸功能恢复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 精液浓度异常患者63例(16.3%),精子活力异常患者313例(80.7%).精液浓度异常患者较精液浓度正常组年龄更大(OR=0.45,P=0.04),精子活力异常患者较精子活力正常患者临床症状分度更低(OR=1.90,P=0.04)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更高(OR=0.54,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后精液浓度改善组患者的基线精液浓度(OR=2.87,P<0.01)和基线精子活力(OR=2.81,P<0.01)较精液浓度未改善组高;精子活力改善组患者年龄较精子活力未改善组低(OR=0.18,P<0.01),基线精子活力更差(OR=0.54,P<0.01).结论 VC合并睾丸功能损害的患者年龄和血常规NLR值较高;手术后精液浓度改善的患者基线精液浓度高,精子活力改善患者年龄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男性不育症患者异常精子形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用西班牙SCA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和精子形态分析.根据精液分析的相关指标将对象按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力两两分组即:少精子症组、精子正常数量组;弱精子症组、精子正常活力组;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少精子症组和弱精症组中畸形精子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精子正常数量组和精子正常活力组.精子形态的畸形结构分类中,以头部异常为主,其次是颈部和尾部.颈部异常率,尾部异常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与精子正常数量组、精子正常活力组的精子正常形态的百分率与其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精子头部尺寸分类中,以小头精子异常为主.头部形态分类中,以无定形头异常为主,其次是圆头异常.顶体区分类中,以空泡异常为主.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与其它组比较;头部尺寸、顶体区有统计学意义,头部形态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育症患者异常精子形态畸形结构分类中,精子形态异常以头部为主.精子头部尺寸异常分类中,以小头精子异常为主.头部形态异常分类中,以无定形头异常为主,其次是圆头异常.顶体区异常分类中,以空泡异常为主.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子精子形态畸形率会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130例男性不育者的精液常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区男性不育患者的常见病因.方法:按照,用精子、微生物动、静态图像检测分析仪-CASAS-QS-III对130例男性精液就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精子密度为(33.43±23.65)×106/mL,精子活力及精子活率降低、精液粘稠度升高、精液液化不良、精液量过少、无精症、少精症、畸形精子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0.00 %、81.54 %、4.61 %、9.23 %、13.85 %、5.38 %、29.23 %、23.85 %.结论:在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精子活率低占大部分,精子活力低居第二位,二者远远高于其他各项异常指标,是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了解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以色列欧霸SQA-V自动化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2011年6月来该院不育专科就诊的2 794例男性不育怠者的精液就外观、液化时间、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2794例精液标本中,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有356例(占12.74%),余2 438例标本中有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异常指标中精液量少、精液液化不良、pH值异常、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活率低、无精症、精子密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在异常精液中的比率分别是:24.61%、20.59%、2.30%、65.71%、39.38%、2.63%、31.91%、25.3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中普遍存在精子活率和活力、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和精液液化时间等指标的异常改变,准确地分析精液质量是判断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检测手段,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应用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与精子活力参数的关系。方法:对6 72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并用Diff-Quik法染色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精子活力正常组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精子活力异常组(P0.01);精子活力正常组精子头部缺陷率、精子中段缺陷率、精子尾部缺陷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均低于精子活力异常组(P0.01)。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头部缺陷率、精子中段缺陷率、精子尾部缺陷率、TZI及SPI与精子活力有密切关系,并可作为临床评价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精液液化异常不育症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精液液化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我院门诊收治216例精液液化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6例患者,其中单纯精液液化异常154例,精液液化异常合并少精子症46例,合并弱精子症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0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散剂伍用维生素E、维生素C及锌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维生素C及锌剂治疗,1个疗程均为28天。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精液液化时间、精液总量、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活力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酸性磷酸酶等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42.3%。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联用治疗精液液化异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对精子DNA碎片、活力、形态和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男性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60例行IVF治疗精液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精子DNA碎片率、精液量、正常精子形态率、精子浓度、圆形细胞数、前向精子活力等参数;并对精子形态学及观察组的体外受精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液量、正常精子形态率、精子浓度、圆形细胞数、前向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精子DNA碎片率、无光晕、小光晕、中光晕、大光晕、退化精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外受精率、卵裂率明显低于同期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会增加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DNA碎片率,使得精子的活力、形态发生改变,降低体外受精率及卵裂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受精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中白细胞与精液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同时随机选择40例生育正常的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男性精液中白细胞数目、精液液化时间、精液量和精子形态,确定男性不育患者中白细胞数目与精子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精液白细胞数目正常组相比,数目异常组的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异常率增加,精液体积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白细胞数目异常组的精子畸形率高于对照组和白细胞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数量可以影响男性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和精液量,同时影响精液的形态,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情况.方法 利用多重PCR技术,对203例非梗阻性男性不育患者,包括125例无精子症患者和78例少精子症患者以及100位正常男性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 203例患者中,发现22例(10.8%)患者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其中,125例无精子患者中,共检测出12例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率为9.6%,78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共检测出10例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率为12.8%.AZFc区的缺失率最高,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仅发现存在AZFc区缺失,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在施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或体外受精(IVF)技术之前,有必要进行遗传筛查和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5.
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凋亡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凋亡率。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对生育组(n=14)、不育组[(n=48),少精子症(精子密度<10×10•mL-1)11例、弱精子症(a+b级精子百分率<50%)25例、畸形精子症(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14%)12例]进行精液参数检测,瑞-姬染色检测精子凋亡率。结果:不育组及不育组中的少精子症组精子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生育组(P<0.05);弱、畸形精子症组精子凋亡〖JP3〗率与生育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密度异常组(精子密度<20×106•mL-1)精子凋亡〖JP〗率明显高于密度正常组(精子密度≥20×106•mL-1)(P<0.05);a+b级异常组(a+b<50%)精子凋亡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精子形态异常组(形态正常精子<14%)凋亡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不育组精子凋亡率高于生育组,尤其是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凋亡率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子形态和部分精子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精子的各种形态缺陷与各精子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 233份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检测和精子形态学分析,对异常精子的形态缺陷和精子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子正常形态率与精子动力学参数均呈正相关性(P<0.05);精子头部畸形率(除精子浓度、非向前运动精子百分比)、中段畸形率、主段畸形率、过量残留胞浆精子率(除非向前运动精子百分比)与精子动力学参数均呈负相关性(P<0.05)。精子浓度与精子正常形态率呈线性相关(P<0.05);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与精子正常形态率、中段畸形率、主段畸形率、过量残留胞浆精子率呈线性相关(P<0.05);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与精子中段畸形率呈线性相关(P<0.05);精子总活力与精子正常形态率、中段畸形率、主段畸形率、过量残留胞浆精子率均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 精子形态学与精子动力学参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部分参数间呈线性相关。精子形态学检测与动力学参数检测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估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7.
蒋玲  杨玲竹 《中原医刊》2011,(21):49-51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丈夫及正常生育男性进行精液的常规分析及精子形态学分析的检测,并比较两组数值间的差异,为诊断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病因提供部分理论基础。方法对两组间精液量、pH值、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正常精子率、异常精子率、包括头部畸形、体部畸形、尾部畸形、混合性畸形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①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活率[(60±16)%vs(43±18)%)],精子活力(a+b级)[(43±20)%vs(38±22)%],正常精子率[(70±11)%VS(32±10)%],研究组的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正常精子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精子形态分析:正常形态精子[(32±8)%vs(25±13)%],异常精子[(68±8)%vs(74±13)%],研究组的异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升高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则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异常精子又分为头部畸形[(33±9)%vs(34±13)%],体部畸形[(7±6)%vs(7±6)%],尾部畸形[(10±5)%vs(22±5)%],混合性畸形[(14±8)%vs(14±8)%],两组精液形态分析中头部畸形精子百分率、体部畸形精子百分率和混合性畸形精子百分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尾部畸形精子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丈夫精子活率降低,精子活力降低,正常形态精子减少。②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丈夫精子形态检验中正常形态精予减少,畸形精子增多,尾部畸形精子百分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精子顶体内透明质酸酶活性与精液有关参数的关系,为临床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治疗及精子的功能检查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81例精液标本,其中正常生育对照组20例,不育男性61例.以精子质量分析仪对每份标本进行临床精液常规检查及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并利用改良明胶底物膜法检测精子顶体内透明质酸酶活性.结果 ①精子透明质酸酶阳性反应率及酶活性强度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百分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42(0.31)、0.62(0.49)、0.79(0.75)和0.67(0.42)1.②结果显示随着精子密度及a+b级精子活力的减少,透明质酸酶活性明显减弱,对照组透明质酸酶活性明显高于不育各组(P<0.01).③透明质酸酶活性与精子活率、正常形态百分率的关系,对照组与不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优于不育组.结论 ①精子透明质酸酶阳性反应率与活性强度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百分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②对照组与不育组在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百分率上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精子质量明显优于不育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人精浆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以及其在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11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精液检测的88例患者,根据检测结果分为3组:10例精液正常者、68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以及10例无精子症患者.对其中5例精液正常者和5例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浆样本进行细胞因子相关蛋白质芯片检测.利用ELISA法检测精浆中PlGF的含量,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精浆中P1GF含量与精液中精子浓度和活力、患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精液正常组患者精浆中P1GF含量高于少弱精子症组和无精子症组(P<0.05).精浆中PlGF含量与精子的浓度和活力均存在相关性(r=0.362、0.253,P均<0.05),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精浆中P1GF含量与精子的浓度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微缺失的多重定量荧光PCR体系。方法以5′FAM、JOE和TAMRA荧光基团标记PCR引物,建立包含Y染色体AZF 4个亚区(AZFa~d)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多重定量荧光PCR体系;并对无精子症组、严重少精子症组及精液正常组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多重定量荧光PCR体系;200例男性中检测到Y染色体AZF微缺失16例,其中72例无精子症组7例,缺失率为9.7%,78例严重少精子症组9例,缺失率为15.4%,50例精液正常组未检测到缺失。无精子症组、严重少精子症组缺失率与精液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定量荧光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