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80例,4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大小、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优良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优良率为57.50%,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应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中我院急诊收治的6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样本,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0例。对比组行单纯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大小情况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血肿体积大小对比(P> 0. 05);相比手术前,两组手术后的第1、7、14天血肿体积大小均下降缩小,且研究组优于对比组(P <0. 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的GOS评分优良率(60. 00%)明显高于对比组(33. 33%)(P <0. 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比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比组(P <0. 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超早期手术进行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可彻底清除脑血肿,明显改善术后预后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60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钻孔组和内镜组,各30例.钻孔组患者采用钻孔外引流术,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MESSS)评分.结果:内镜组患者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钻孔组(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钻孔组,MESSS评分低于钻孔组(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钻孔组的26.67%(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钻孔外引流术,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年内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EVD+ HE组)患者31例,单纯脑室外引流(EVD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天数、死亡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然后筛选比较两组中幕上血肿量>30 mL患者的上述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EVD+ HE组9例(29.0%)患者死亡EVD组2例(5.1%)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存活患者继续纳入后续研究.EVD+ HE组患者GCS评分增加值(△GCS)大于EVD组(P<0.05);两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随访6个月后mRS及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D+ HE组幕上血肿量>30 mL的患者△GCS、术后6个月mRS及GOS评分均优于EVD组(P<0.05),但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与EV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幕上血肿量>30 mL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疗效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宋体木  颜士卫 《吉林医学》2010,31(15):2205-220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结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在脑室内血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神经内镜组28例,发病1d内清除脑室内血肿,放置脑室引流管,术后行尿激酶脑室内灌洗,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25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注入尿激酶溶化血肿。结果:神经内镜组28例,术后次日8例脑室内血肿完全清除,17例大部分清除,3例部分清除。术后2周GCS为(13.21±0.79)分,显著高于术前的GCS(9.21±0.34)分,P<0.001。脑室穿刺组组25例,术后次日脑室内血肿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18例大部分清除,7例部分清除。术后2周GCS为(11.06±1.15)分,显著高于术前评分(9.27±0.28)分,P<0.001。随访2个月后,神经内镜组GOS为(13.54±0.45)分,显著高于脑室穿刺组(11.09±0.53)分,P<0.001。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血肿,联合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可以明显缩短脑室出血的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汪洋 《吉林医学》2011,(19):3917-39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14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加脑室外引流术(A组)、定向穿刺血肿抽吸引流+尿激酶溶解术(B组)及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C组)。结果:按照ADL分级,Ⅰ~Ⅲ级为有效,Ⅳ~V级或死亡为无效,A组治疗有效率为81.13%,显著高于B组(63.04%)和C组(60.0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典术式,可彻底清除血肿,迅速改善患者症状,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血肿彻底清除率、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比较2组患者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近全清除率、部分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彻底清除率、GCS及GOS评分高于对照组[(54.17%vs 22.92%)、(13.69±1.03)分vs (10.11±2.39)分、(4.02±0.53)分vs (3.25±0.49)分],再出血率、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46例,对比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腔内注入4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24小时后血肿大部清除率、感染率、再出血率,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30天脑积水发生率方面比较P=0.02、0.03、0.02、0.04、0.0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4.3%,对照组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具有可视下操作,术后病程短,感染率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脑室出血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国胜 《中外医疗》2023,(17):21-2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与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18年11月—2022年4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75例,其中接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为内镜组,接受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为引流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的外周血血清指标水平、颅内压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价治疗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引流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引流组,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引流组,住院时间短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血清水平、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较术前降低,内镜组显著低于引流组,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高于术前,内镜组显著高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67%)高于引流组(78.67%),而不良反应率(4.00%)低于引流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8、6.000,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  相似文献   

10.
丘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仅次于壳核部出血。丘脑出血后极易破入脑室,病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传统神经外科手术需经内囊处理,创伤大且难以施行脑室引流。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微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已成为脑出血疾病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神经内镜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神经内镜采取经皮质加透明隔造瘘的方法治疗脑室出血,同时与常规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做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浙江大学金华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符合自发性脑室出血诊断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采用内镜下经皮质加透明隔造瘘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主要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3 d CT血肿清除情况、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继发性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病程及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临床疗效性指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上述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对比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通过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 术后3 d CT显示,治疗组50例(87.72%)患者血肿清除率≥50%,对照组18例(32.73%)患者血肿清除率≥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002,P<0.01)。同时治疗组在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病程、病死率、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值分别为χ2=4.193,χ2=11.009,χ2=9.843,t=14.096,t=14.629,Z=3.239,P<0.05)。而2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皮质加透明隔造瘘清除脑室出血,血肿清除率高,可明显降低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患者43例,依照患者家属意愿,采用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0例(立体定向组),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3例(简易定位组),均为中等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和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长度、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与简易定位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HICH患者,立体定向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临床效果确切。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HICH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58-61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为内镜组,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前及术后24 h GCS评分,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价。结果 (1)内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24 h 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镜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秩和检验显示,内镜组GOS预后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24 h GCS评分更好,术后6个月GOS评分更好,说明该方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4.
李洪  李德康  杨晓滨 《四川医学》2017,38(9):1059-10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全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48例,其中29例行开颅右额叶皮质造瘘,显微镜下清除侧脑室血肿减压(A组),19例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血性脑脊液(B组)。术后两组均行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脑室内注射治疗,术后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及预后。结果 A组术后恢复良好15例,好转10例,死亡4例;颅内感染3例,癫痫3例,无脑积水患者;GOS评分:5分2例,4分13例,3分7例,2分3例,1分4例;救治成功率86%。B组术后恢复良好1例,好转10例,死亡8例;颅内感染4例,癫痫2例,脑积水5例;GOS评分:5分0例,4分1例,3分5例,2分5例,1分8例;救治成功率57.8%。两组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叶造瘘脑室血肿清除术加术后引流是抢救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并全脑室铸型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手术和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残留血肿量、术后7 d的格拉斯哥(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再出血情况、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66-69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原则分为对照组(单号37例)与观察组(双号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肿腔制管引流,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CS-ADL)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颅内感染,对照组发生6例颅内感染(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GOS评分、ADCS-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肯定,能显著提升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2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脑室出血68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对照组)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引流术(治疗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2例死亡,死亡率为5.88%,对照组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拔管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30 d脑积水发生率方面比较P=0.02、0.03、0.0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可以降低死亡率、缩短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及降低远期脑积水发生率,因此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熊建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28-29,32
目的对比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直视下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严格限定入选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60例行直视下锥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GOS临床评分及血清GFA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GFAP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在第7天达到高峰(P〈0.05);研究组在第7、1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一般情况下优于直视下锥孔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穿刺术后血肿引流效果,从而给临床提供有意义的治疗建议。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59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17例,2组均根据出血量等情况选择不同术式,2组病例情况相近,有可比性。术后分别给予3万U、5万U 2种不同剂量尿激酶溶解血凝块促进脑室内积血引出。结果治疗前2组格拉斯哥评分相近,著差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时,尿激酶格拉斯哥评分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表现为治疗后2、4周时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中等剂量组患者生活质量、社会行为能力较小剂量组者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提示中等剂量尿激酶较小剂量有更好的促进脑室积血排出、通畅脑室、减轻脑组织损害、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Ommaya囊植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Ommaya囊植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38例,同时选取同期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积极护理,并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Ommaya囊植入术术后感染发生率7.89%,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感染发生率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联合引流组预后良好23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外引流组预后良好26例,中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室内出血患者及时行脑室外引流术,同时在护理上进行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维持有效的引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做好Om-maya囊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