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人T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7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9例,其中观察组单次静注芬太尼μg.kg^-1及丙泊酚1.5mg·kg^-1;对照组单次静注芬太尼2μg.kg^-1及丙泊酚1.5mg·kg。观察两组妇女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2±0.5)min,明显快于对照组(1.3±0.5)min;意识恢复时间对照组为(7.8±1.8)min,明显慢于观察组(6.4±1.6)min;两组用药后SP02、RR均下降,但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浓度为1μg·kg^-1芬太尼联合1.5mg·kg^-1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既可以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又可以明显地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使麻醉诱导和苏醒更加迅速,并不加深丙泊酚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喷他佐辛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虞大为  周脉涛  刘宇芳  吴超 《安徽医药》2010,14(9):1070-107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喷他佐辛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下肢骨折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Ⅰ组:喷他佐辛20μg·kg^-1·h^-1+芬太尼0.1μg·kg^-1·h^-1;Ⅱ组:喷他佐辛40μg·kg^-1·h^-1+芬太尼0.1μg·kg^-1·h^-1;Ⅲ组:喷他佐辛60μg·kg^-1·h^-1+芬太尼0.1μg·kg^-1·h^-1。3组均在术后应用PCIA,持续输注量2 ml·h^-1,单次给药量(PCA)1.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24、48 h内的MAP、HR、RR、SpO2、术后相应时点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各时段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不良反应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著低于Ⅲ组(P〈0.05)。结论 40μg·kg^-1·h^-1的喷他佐辛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芬太尼对母、婴呼吸的影响。方法:160例单胎、足月产妇,ASAI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A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B组),每组80例。穿刺行L1~2或L2~3棘突间隙。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新生儿出生后l、5min 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两组产妇在麻醉前、后SPO2和新生儿娩出后1、5min内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未发现有呼吸抑制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对母、婴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对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40例。舒芬太尼组采用0.1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芬太尼组采用1μg/kg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麻醉。观察MAP、HR、SpO2变化,记录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术后宫缩痛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MAP、HR、SpO2在术中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宫缩痛的VAS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芬太尼组。结论 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可有效抑制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不增加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邓雪峰  孙芳  张野 《安徽医药》2013,17(11):1956-195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可行性。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孕足月产妇8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6例。根据静脉输注舒芬太尼不同血浆靶控浓度分为S1组1μg·L^-1、S2组1.5μg.L^-1、S3组2μg·L^-1、S4组2.5μg·L^-1和对照组5组,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牵拉抑制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3、S4两组抑制牵拉反应明显(P〈0.05),各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无差异。脐血血气分析,S2、S3、S4组pH值降低、PaCO2值升高(P〈0.05);S1组pH、PaCO2值与C组近似(P〈0.05)。所有产妇无重大不良反应。结论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中靶控输注1.5~2.5μg·L^-1舒芬太尼辅助行剖宫产术,对产妇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抑制手术引起的牵拉反应,且无明显呼吸抑制症状,对母婴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预防阑尾切除术牵拉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均采用常规硬膜外阻滞麻醉,地佐辛组切皮前静注地佐辛0.1mg·kg-1,微泵维持至术毕,维持剂量1.5~2μg·kg-1·min-1,芬太尼组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μg·kg-1,微泵维持至手术结束,维持剂量0.2~0.3μg·kg-1·min-1。观察并比较手术前(T0)、切皮时(T1)、牵拉阑尾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两组患者生命体征(SBP、DBP、HR、Sp O2)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牵拉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佐辛组T1、T2、T3时HR、SBP、DBP、Sp O2与T0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芬太尼组T1、T2、T3时HR、SBP、DBP较T0时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Sp 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芬太尼组T1、T2、T3时HR、SBP、DBP均较地佐辛组升高(P<0.05或P<0.01),而Sp O2较地佐辛组降低(P<0.05或P<0.01)。地佐辛组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术中辅助使用地佐辛能取得较芬太尼更佳的疗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牵拉反应和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丁爱华 《中国药业》2013,22(9):123-124
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拟行剖宫产分娩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的9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在麻醉确切、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咪唑安定0.04 mg/kg。结果试验组产妇1~2级牵拉反应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5%(χ2=30.49,P<0.01);试验组产妇OAA/S评分均为2~3级,手术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产妇均处于清醒状态,取出胎儿后MAP及HR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麻醉的同时给予芬太尼、咪唑安定配合,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手术时镇静和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观察其对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平面形成后,于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辅助药物:A组:首剂静脉注射(1—2min内)舒芬太尼0.1μg/kg十咪达唑仑0,02mg/kg,随后微量泵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1·h^-1+咪达唑仑0.04mg·kg^-1·h^-1,于手术关闭腹腔时停药。B组: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单次缓慢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Ramsay镇静程度和内脏牵拉反应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msay镇静分级:A组达Ⅱ、Ⅲ、Ⅳ级分别为3例、8例、9例,与B组的4例、13例、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5,P〈0.05);A组内脏牵拉反应(0~Ⅲ级)分别为9例、9例、1例、1例,与B组的4例、5例、7例、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P〈0.01)。结论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中,可明显改善镇静程度,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对呼吸循环干扰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产双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能。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硬膜外麻醉完善后随机分成3组 :Ⅰ组10例 ,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μg·kg-1;Ⅱ组10例 ,静注双异丙酚0 5mg·kg-1后以2mg·kg-1·h -1维持 ;Ⅲ组20例 ,静注芬太尼1μg·kg-1和双异丙酚0 5mg·kg-1后 ,术中维持同Ⅱ组。观察3组静脉用药后1、3、5、10、20分时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和术中辅助麻醉效果 ,并随访术后3天不良反应。结果 :Ⅰ、Ⅱ、Ⅲ组分别在静脉维持10分、3分后血压即有明显下降 ,3组静脉用药对心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Ⅰ、Ⅱ组术中呼吸变化不大 ,Ⅲ组SPO2 有短暂影响 ,并有2例需辅助呼吸数分钟 ,但各指标同时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2)术中拮抗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为Ⅲ组>Ⅰ组>Ⅱ组 ;(3)不良反应 :Ⅱ组有2例有注射痛 ,Ⅱ、Ⅲ组分别有4例和2例入睡前出现兴奋症状 ,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Ⅰ组 (P<0 05)。结论 :双异丙酚2mg·kg-1·h-1 辅助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轻微 ,复合少量的芬太尼可加强前者的镇静作用 ,进一步完善麻醉效果 ,但术中仍需注意对呼吸、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谷文萍 《中国药房》2012,(48):4558-4559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产妇抗焦虑、抗应激、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I级的22-35岁产妇100例,按用药情况均分为A、B组。A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B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2min后芬太尼0.75gg·kg^-1静脉注射。观察2组产妇血压(BP)、心率(HR)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产妇用药后抗焦虑作用效果显著(P〈0.05);A组用药后BP、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无显著变化(P〉0.05);B组用药后BP、HR、SpO2、RR均有所下降,与A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的牵拉反应、镇静状态、术后24h遗忘率均相似(P〉0.05)。2组产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有满意的镇静、抗焦虑、术后遗忘及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但单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产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邱芸  金宇鸿  刘正德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86-1787
目的:探讨和优化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225例早孕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4组,A组直接静脉注射丙泊酚;B、C和D组分别静脉注射0.5 μg/kg,1.0μg/kg和1.5μg/kg芬太尼后注射丙泊酚.结果:A、B、C、D 4组患者中,随着芬太尼剂量依次上升,丙泊酚剂量依次下降,镇静镇痛效果依次渐佳.4组患者中仅C组镇痛镇静效果俱佳,无呼吸抑制发生和术后不良反应.结论:2 mg/kg丙酚配伍1μg/kg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乳房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年龄编号,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4组: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INB组);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D1、D2、D3组),D1、D2、D3组均予0.7μg·kg-1右美托咪啶负荷量后分别给予0.25μg·kg^-1·h^-10.5μg·kg^-1·h^-11μg·kg^-1·h^-1右美托咪啶维持量。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在肋间神经阻滞开始前(T0),麻醉后30min(T1)、切皮时(T2)、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T3)、手术后1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VAS)等指标,并对总体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D2、D3组在T1~T3时点上的MAP和HR明显低于INB组和D1组,但D3组心动过缓、低血压有明显发生(P〈0.05)。D2、D3组的术中(T2、T3)及术后(T4)时点的VAS评分低于INB组和D1组;RAMSAY评分D1、D2、D3组优于INB组,但D3组存在过度镇静现象(P〈0.05)。结论:0.5μg·kg^-1·h^-1持量的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镇静、镇痛更满意,呼吸、循环平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陈秀兰  卓庆亮 《海峡药学》2006,18(6):100-10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和鲁未那钠0.1g,于L2~3间隙穿刺,实施硬膜外麻醉。均采用爱朋牌术后镇痛泵,最大容量200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镇痛液方用0.2%罗哌卡因 2μg·mL-1芬太尼,PCIA组20μg·mg-1芬太尼配至20mL。术毕常规给予恩丹司琼8mg静脉注射,在镇痛期间,常规监测SPO2、HR、RR、BP等。方法术后镇痛VAS评分硬膜外组优于静脉组(P<0.05),不稳定性膀胱发生率硬膜外组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PCEA用于前列腺摘除术镇痛优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且不稳定性膀胱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郝景宇  许建军 《海峡药学》2010,22(8):208-209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维拉帕米在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超前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分为4组,待麻醉效果确切,切皮前分别向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5mL;舒芬太尼1μg·kg^-1;维拉帕米5mg·kg^-1;舒芬太尼1μg·kg^-1复合维拉帕米5mg·kg^-1。所有患者术后接电子镇痛泵,以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以Ramsay评分评价镇静状态。结果本研究中于切皮前经硬膜外腔注入舒芬太尼1μg·kg^-1复合维拉帕米5mg·kg^-1,患者术后8h,12h,36h,72h的VAS评分降低,总PCA量减少.提示本组合对硬膜外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产生了超前镇痛作用。结论舒芬太尼1μg·kg^-1联合维拉帕米5mg·kg^-1用于硬膜外腔注射对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可产生超前镇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术中持续输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观察其是否诱发老年患者术后急性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方法50例老年患者,术中分别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min)(H组)和0.1μg/(kg·min)(L组)。记录术后麻醉恢复室芬太尼用量、术后24h的芬太尼累积用量。结果H组术后麻醉恢复室芬太尼用量、术后24h的芬太尼累积用量显著高于L组。结论术中持续输注大剂量瑞芬太尼可诱发老年患者术后急性阿片耐受。  相似文献   

16.
冯雪珍  许颖 《中国药房》2014,(36):3410-3412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比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100 mg、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监护仪监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组患者术前1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行硬膜外麻醉,选择手术位置的椎体间隙作为穿刺位点,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如无全脊麻醉征象后,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46 L/min。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HR、SBP、DBP、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HR、SBP、DBP、SPO2、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HR、SBP、DBP、SPO2、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麻醉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较咪达唑仑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芬太尼组)30例和Ⅱ组(苏芬太尼组)30例。Ⅰ组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Ⅱ组苏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观察指标:BP、HR、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丙泊酚用量较I组显著减少(P〈0.05),Ⅱ组的苏醒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μg/kg苏芬太尼复合1mg/kg丙泊酚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育龄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100)和芬太尼组(F组,n=100),S组先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1,接着静注丙泊酚1.8mg·kg^-1;17组先静注芬太尼1μg·kg^-1,接着静注丙泊酚2.3mg·kg^-1,在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F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是较理想的无痛人流术的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名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组工术中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小剂量RF组);组Ⅱ术中瑞芬太尼0.4μg·kg-1·min-1(大剂量RF组);组Ⅲ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mg/kg,术中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小剂量RF+F组);组Ⅳ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术中瑞芬太尼0.4μg·kg-1·min-1(大剂量RF+F组)。比较四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次数。结果:四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瑞芬组苏醒后疼痛较剧烈,追加芬太尼的次数明显多于小剂量瑞芬组(P〈0.05)。而应用氟比洛芬酯后,相对应组别的疼痛评分下降,追加芬太尼的总次数也相应减少。结论:术中应用大剂量瑞芬太尼会诱发术后痛觉过敏,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酯一定程度上能防治这种痛觉过敏,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复苏。关键词氟比洛芬酯;瑞芬太尼;超前镇痛;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下辅用镇痛镇静药对呼吸影响小的给药途径。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45例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对照组单纯硬膜外阻滞;静脉组在硬外给药30min后静注芬太尼1μg/kg,咪唑安定0.05mg/kg;硬膜外组将芬太尼1μg/kg与咪唑安定0.05mg/kg和硬膜外局麻药首剂量混合推注硬膜外腔。结果静脉组麻醉后的呼吸频率降低,动脉血CO2分压升高明显。硬膜外组麻醉后呼吸频率变化不显著;CO2分压升高,其数值介于对照组与静脉组之间。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下经硬膜外腔途径辅用小剂量芬咪合剂较静脉中辅用相同剂量的芬咪合剂对呼吸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