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及基因组cDNA扩增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明 《广西医学》2003,25(8):1426-1429
丙型肝炎是我国的主要病毒性肝炎之一 ,其发病率仅次于乙型肝炎 ,我国一般人群中的流行率为2 .2 % (1) 。1 989年 ,美国学者 Choo和 Reyes首先从非甲非乙肝患者中发现病毒 ,后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 Hepatitis C virus,HCV) ,归类于黄病毒科 ,HCV属。近年发现 HCV感染的不但侵袭肝脏致丙型肝炎 ,且侵袭体内的各种肝外组织和器官 ,还可能并发各种与丙肝病原学无关的疾病(2 )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为测定抗 HCV抗体和逆转录 PCR扩增 HCV RNA。现就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HCV的结构特点与分型1 .1  …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囊膜蛋白2HVR1 cDNA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HCV流行株高变区1(HVR1)的特点。方法:对来自山东(SD)、上海(SH)两地患者血清RNA进行逆转录-巢式PCR,扩增HCV囊膜蛋白2基因片段,用PCR直接测序法对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1)扩增片段(命名为P388)对应于日本HCV-J株序列核苷酸1439 ̄1826位(氨基酸位371 ̄498);(2)中国人HCV HVR1位于氨基酸位384 ̄410,与发表的HCVⅡ型HV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胶体金免疫分析法(GIC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一HCV)在实际检测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与英科新创胶体金法进行配对检测分析。结果我院依赖药物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211例,共检出阳性标本183份,阳性率86.73%。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阳性181例,阳性率85.78%。英科新创金标法阳性178例,阳性率84.36%。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丙肝病毒检测方法经过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均为可采用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涂业桃 《医学综述》2014,20(20):3836-3837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0例HCV患者,采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和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LISA法作为检测HCV抗体阳性的标准,胶体金法对于HC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88%。结论胶体金法进行HCV抗体检测与ELISA法并无差异,且胶体金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检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阳性情况。方法ELISA法进行抗-HCV测定,筛选出阳性血清141份按S/CO和年龄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1≤S/CO〈3.8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27.7%,S/CO≥3.8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72.3%;20~49岁与50~80岁的例数分别占总阳性率的31%和69%,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0.001)。结论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有一定的干扰因素,可导致阳性率偏高。临床诊断时它只能作为一个筛查实验,抗-HCV阳性不能完全证明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要做相关检查慎重诊断,有条件时进行确认实验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准种与病毒的免疫逃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华  刘杞 《重庆医学》2004,33(7):1104-1106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基因全长9.5kb.对人类而言,HCV最危险的特性之一是其在宿主体内的长期持续化感染[1].全世界大约有3%的人感染HCV,超过半数者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部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V基因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使其在地理上表现为基因型分布,而在宿主体内则呈准种分布.这给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防造成极大困难.本文就HCV准种及其在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压力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用血吸虫病人混合血清从中筛选出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表达克隆。以研制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子诊断抗原和分子疫苗抗原。从日本血吸虫成虫提取总RNA并纯化mRNA,合成cDNA后,再与噬菌体λgt11重组构建cDNA文库(陈淑贞等1992)。  相似文献   

12.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情况。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实验,胶体金免疫电镜检测滋养层细胞内的HCV病毒颗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性检测滋养层细胞内HCV RNA。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内可观察到胶体金颗粒吸附的病毒样颗粒,形态及直径符合HCV特点。RT—PCR定性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文所观察到的病毒样颗粒为HCV。结论:HCV可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株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克隆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扩增全长HBV DNA基因组,建立中国株HBV感染性克隆,阐述HBV基因组变异对其不同基因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TD-PCR和XL-PCR技术一次扩增HBV全长基因组,克隆,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通过PCR、酶切,测序鉴定和真核细胞转染分析,获得全长HBV基因组克隆。结论:获得了HBV全基因组克隆,在真核细胞中可以表达HBsAg,为建立HBV感染性克隆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关系。方法:对38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HC)病人,用酶标仪测血清抗-HCVOD值,同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led-PCR)检测血清HCVRNA。结果:38例抗-HCV阳性的HC病人中23例HCV RNA阳性,即60%的HC病人存在病毒血症;在不同的抗-HCV OD值范围内HCV RNA检出率不等。HCV RNA检出率随抗-HCV OD值增高而增加(P<0.01)。结论:①血清抗-HCV与血清HCV RNA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②抗-HCV OD检测对HC的诊断及判断HC病人是否存在病毒血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免疫组化检测及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E区、C区、NS3区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以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血清中IgG抗体作为特异性第一抗体,分别应用LSAB、改良PAP及直接酶标法对65例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冰冻及石蜡包埋标本进行HCV抗原检测,其中以NS3区抗体、LSAB法的检测结果较为理想(检出率27.7%-29.2%)。HCV抗原呈肝细胞胞浆弥漫型、胞核型及胞浆类包涵体型表达。阳性肝细胞多呈单个散在分布。急性丙  相似文献   

17.
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的拼接及克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构建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方法:以覆盖GBV-C/HGV分离株HGV-Iw全长基因组且互相重叠的5个基因片段Iw5,Iwq2,Iwh6,Iw3′和Iw3为起始材料,采用重叠延伸PCR拼接和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构建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结果: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酶切图谱与预期一致;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试剂的质量,增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现在国内常用的酶联免疫试剂所包被的不同片段的抗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以C2+C7作为抗原片段包被液时,与其它几种抗原片段作为包被液所检测阳性血清的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且阳性血清的假阴性率最低(0%),而各不同抗原片段包被液检测阴性血清的假阳性率均为1.1%,但以C1,C2,C1+C7为包被液所检测的OD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已建成庚型肝炎病毒(HGV)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GV包膜蛋白E2在转上鼠体内的表达及定位。并探讨HGV在转基因小鼠体内是否引起病理学改变。方法:取小鼠的器官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HGV 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HGV包膜蛋白E2的表达进行分析和定位,通过血清ALT检测及常规病理学技术观察转基因小鼠不同器官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HGV E2主要表达于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GV和HCV的复制和表达。方法:利用HGV全长cDNA克隆(HGVqz)及HCV1a/1b嵌合体cDNA克隆分别构建表达质粒p3.1HGV和p3.1HCV并转染张氏肝细胞,以HGVqz克隆建立HGV转基因小鼠。分别应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分析病毒正、负链RNA,蛋白表达和剪切。结果:在转染p3.1HCV的张氏肝细胞及HGV转基因小鼠某些组织中可检出相应病毒的负链RNA,但在转染p3.1HGV的张氏肝细胞中未能检出HGV负链RNA。Western印迹在转染p3.1HCV的张氏肝细胞中检测到针对HCV NS3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的特异性条带,在HGV转基因小鼠某些组织中检测到2条特异性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42000和100000,分别相当于HGV E2蛋白及其剪切中间体。然而,在转染p3.1HGV的张氏肝细胞中检测到针对HGV E2蛋白的特异性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000,相当于HGV整个前体蛋白。结论:HGV的表达与复制在体内、外存在差异。细胞内某些特异性因子在病毒前体蛋白剪切中起重要作用,HGV和HCV前体蛋白剪切所需宿主因子可能存在差异,故两种病毒体外培养时的嗜性细胞株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