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病血瘀证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病血瘀证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唐智敏,郑秀英,黄学军,王伯祥1992年12月~1994年10月期间,我们利用彩超多普勒技术对比观察了60例慢性肝病患者门脉血液动力学表现。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慢性肝病患者60例,按血瘀证诊断标准(1)分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综合中医传统辨证、专家咨询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制订了中医肝病9个证候的辨证标准;对5对临床上难以鉴别的证型,用逐步回归计量鉴别诊断,符合率为86.5%—100%,并结合大量调查数据,讨论肝的病因、病机特点,了解了9个证候的构成比及肝病证与证、证与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男性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男性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唐智敏,陈川明,王伯祥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性别差异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男性患者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的关系。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符合全国肝炎会议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标...  相似文献   

4.
肝病与气质类型及血瘀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3例肝病患者进行了中西医分型、气质分类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表明肝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气质类型及血瘀有密切关系。太阴人与太阳人是肝病的高发气质,且存在严重血瘀,其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除血浆粘度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少阴人和少阳人,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情志的亢奋和抑郁及血瘀的存在是肝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瘀证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内皮素测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石志芸  许小凤 《中医杂志》1996,37(4):239-240
本文以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内皮素(ET)为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指标。观察病种为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及Ⅱ型糖尿病。结果显示:3种疾病组的血浆GMP—140、ET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0.001)。证实上述3种疾病组中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现象,并发现3种疾病中的血瘀证患者其GMP—140、ET值升高尤为明显,其值均显著高于无血瘀证患者。  相似文献   

6.
肝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赤志  张建军 《中医杂志》1996,37(12):740-741
通过对肝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超微结构和聚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盘状细胞较少,伪足变形较多,聚集倾向的血小板增多,糖原增多的血小板比例增大;大型血小板比例增多。可见血小板粘附红细胞、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现象;血小板内颗粒减少,甚至相互融合,辨认不清;管道系统扩张并增生。易见异常颗粒,大小与α-颗粒相似,有界膜包绕,内容物为胞浆及代谢产物。其在ADP诱导下,聚集体占70.28%,多数细胞间有桥状联系而模糊不清,甚至细胞间隙消失,细胞膜融。以上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提示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和聚集功能改变,是造成肝病血瘀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原低氧环境与血瘀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健康人的比较或进入高原人群上由前后的自身比较,并以活血化瘀中药预防高原反应的效果为佐证,分析了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以及血小板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低氧环境易于导致血瘀证的发生;也决定了许多高原疾病具有中医血瘀证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血流图在血瘀证研究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血瘀证患者的肢体血流图的变化。结果表明血瘀证患者肢体血流图较正常人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血流图可作为血瘀证的一项客观化、定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肝病血瘀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肝病血瘀证是乙肝三步曲病理演变之关键肝病血瘀证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中以肝血瘀阻为主要病机的一种证型。随着当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的重视,肝病血瘀证的研究在规范化、客观化和计量化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从临床表现看,胁肋胀痛或刺痛、固定不移,或胁下...  相似文献   

10.
“肝”与前列腺素E,F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魏雅川  卢贺起 《中医杂志》1995,36(2):107-109
目前中医“肝”的研究多从神经介质、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和凝血机制等方面进行,这些研究推进了对中医“肝”实质的认识,但还远不足以说明中医“肝”的内容,且这些指标与“肝”特异的相关性不太明显。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提出中医“肝”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E、F有着密切的相关性,PGE、PGF可以做为中医“肝”实质研究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求中西医结合病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方法  结扎大鼠心脏前降支动脉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模型,于术后9~12周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致血压升高、心衰加重,观察造模大鼠12周,采集四诊信息、结合中医八纲辨证,运用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和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进行脏腑气血虚实辨证。结果 造模后大鼠心电图ST段升高,异常Q波数量、脏体比值、左室腔面积和心肌胶原面积均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表现为血瘀证;且模型大鼠心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力竭游泳时间、心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表现出心气虚证候;后期(12周)大鼠血压升高、心功能恶化,致心气虚证候加重,体温低、尿量增加进一步改变。结论 中西医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规范的、成熟的、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引入中医动物模型研究,可以成为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血瘀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石志芸  施赛珠 《中医杂志》1999,40(9):554-555
以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I)、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和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抑制物(PAP)、内皮素(ET)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探讨与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糖尿病血瘀证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酶的改变,其血浆GMP-140、TAT、PAP、ET均高于非血瘀证和正常对照组。提示血  相似文献   

13.
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近年来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血瘀证与C反应蛋白、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黏附分子等存在密切相关性;发现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总结了炎症反应在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目征的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完善血瘀证目征肉眼计分方法,并编制以血瘀证目征为主的血瘀证定量诊断方程。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血瘀证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42例IgA肾病血瘀证与73例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IgA肾病血瘀证临床上合并肾功能不全多见,血瘀证女性多见;血瘀证组Lee分级重于非血瘀证组;血瘀证组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血瘀证组:血瘀证组肾小管萎缩积分或肾小管萎缩比例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血瘀证与IgA肾病肾组织病理有一定相关性,血瘀是IgA肾病肾功能恶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ACI)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糖、血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90例ACI患者分为痰热腑实、风火上扰、肝肾阴虚等3个证型组(各30例),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测定ET、空腹血糖(FBG)、血脂含量。结果:痰热腑实、风火上扰、肝肾阴虚证组ET、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肾阴虚、风火上扰、痰热腑实组ET、FBG水平依次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而LDL-C水平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I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总甘油三酯(TG)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T和FBG参与了ACI的病理演变过程,是ACI患者机体邪正斗争的病理产物,可作为病情轻重、预后判断及辫证分型的指标。LDL-C虽与ACI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其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但TC、TG与ACI及其证型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ACI)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糖、血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90例ACI患者分为痰热腑实、风火上扰、肝肾阴虚等3个证型组(各30例),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测定ET、空腹血糖(FBG)、血脂含量。结果:痰热腑实、风火上扰、肝肾阴虚证组ET、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肾阴虚、风火上扰、痰热腑实组ET、FBG水平依次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而LDL-C水平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I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总甘油三酯(TG)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T和FBG参与了ACI的病理演变过程,是ACI患者机体邪正斗争的病理产物,可作为病情轻重、预后判断及辫证分型的指标。LDL-C虽与ACI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其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但TC、TG与ACI及其证型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正常大鼠与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寻找气虚血瘀证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及质谱鉴定等技术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情况。结果:初步鉴定出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C3)、ZN--α2-糖蛋白(ZN-alpha-2-glycoprotein)、免疫球蛋白λ轻链(immunoglobulin lambda light chain),降低的蛋白质是CD5抗原样蛋白(CD5 antigen-like)。结论:初步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与气虚血瘀证的形成、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_4/h_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α/[α β]、h_3/h_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襻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提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征;而气虚血瘀患者多有HS、HS/α[t_4—t_1]/t、t_1/t及反映心脏功能的4项指标(SV、CO、SI、CI)都明显低下,微血管襻短小、模糊、充盈度差等心功能减退,血液灌注不良的现象,提示低心泵、低心输出量是气虚血瘀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法对600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主要体质类型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排名前4位的体质类型分别为瘀血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4类体质的T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各体质间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瘀血质LDL-C水平高于其他体质及健康组(P0.01);不同体质类型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不同体质类型间的血脂水平具有差异性,瘀血质LDL-C危险性高于其他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