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也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ATP7B基因突变导致细胞铜转运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铜与铜蓝蛋白结合不足,胆汁排铜受损,导致铜在体内蓄积。该病主要累及肝脏、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统,  相似文献   

2.
首发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临床特点,为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26例WD患的临床资料。结果WD的首发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锥体外系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智力下降等。所有患均可见典型K—F环,分别有84.6%、46,2%和56.5%患出现血清铜蓝蛋白下降、血清铜升高和24h尿铜升高;23.1%和53.8%患分别有转氨酶升高和尿常规异常;73.7%患有头颅CT/MRI阳性发现。结论对出现不明原因神经系统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患应注意WD可能性,伴有肝肾功能异常更应高度怀疑。角膜K—F环,血清铜、铜蓝蛋白、24h尿铜测定均为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指标,头颅CT/MRI亦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发病率为6/100万~10/100万,临床特点为体内组织器官铜异常沉积引起肝、脑、肾、骨骼等病变而表现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尤以肝脏、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常常肝脏损害的症状为早期表现.本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收治WD 48例,其中误诊为肝炎者26例,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临床症状与血液生化及电生理改变间相互关系及我国WD患者基因突变热区的确定对该病诊断和预防的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WD患者37例进行血清铜和铜兰蛋白检测以及脑部MRI,脑 电图等项电生理检查,并对37例患者之八个家系中28位同胞及症状前患者进行铜代谢测定。结果 37例WD患者血清铜和铜兰蛋白全部低于常值,脑电图,肝脏B超及脑部MRI等的异常变化与临床症状有很大相关性。结论 角膜包素环(K-F环)及各项电生理检查,对WD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铜代谢检测不仅可对WD进行确诊,同时可发现亚临床型,携带者及杂合子。快速准确的基因检测对检出携带者,避免杂合子婚配,指导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满芝 《医学综述》2011,17(17):2652-2654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与铜代谢障碍有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儿童及青少年发病者较常见。WD的致病基因(ATP7B)位于染色体13q14.3,突变致使铜转运体功能缺陷,使得胆系排铜障碍致使铜在体内的各个器官堆积,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酮中毒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肝脏和大脑。WD是少有的可用药物治疗的遗传病,但未经合理的治疗后果往往是致命性的。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终可能使患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以及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故在此总结国内及国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又名肝豆状核变性,因英国学者KinnearWilson于1912年最先对其作了系统描述故名。它是一家族性铜代谢障碍而致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伴慢性肝脏疾病甚至肝硬化的致死性神经疾病。全世界平均患病率约为0.3/10万~3/10万。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神经系统病变(肝功能障碍不明显或偶缺如),或精神疾患,角膜可见Kayser-Fleischer环,实验室检查血清铜及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隆低。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又名Wilson病(WD),是由于第13号染色体的铜转运P型ATPase的基因突变,引起铜代谢障碍,继而导致过量的铜沉积在肝细胞、脑、角膜等部位,引起肝脏病变、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出现角膜环等临床表现.WD的致残性及致死性比较高,但若能早期诊断治疗则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本文总结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今后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30例Wilson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对30例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WD患者动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窦性心动过速(窦速)和休息时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窦房传导阻滞等,个别心电图异常明显者为病程长且驱铜治疗不正规、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结论: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存在较多异常改变,其发生机制主要为铜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所致中枢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铜在心肌沉积所致心肌损害或肝硬化所致代谢性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目前对于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尚不一致。文中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WD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和铜代谢规律。方法确诊的WD患者60例,WD携带者30例,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病史采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以及铜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脑脊液铜、血清铜、青霉胺排铜试验前后24 h尿铜。同时进行神经影像学、腹部B超、肝功能、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WD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显著高于健康人。WD携带者铜蓝蛋白异常者高达73%,其铜蓝蛋白水平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1 g/L且随肝功能波动,其尿铜略高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高于健康人。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仅轻度降低。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有助于鉴别WD、WD携带者和其他肝病。病毒性肝炎多导致铜蓝蛋白水平轻度异常;WD携带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下降。WD携带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常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可作为WD携带者的诊断依据。WD携带者存在轻微铜代谢异常,但无临床症状,不需进行排铜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约1:30 000左右[1],于1912年首次由Wilson报道,故又被称为Wilson病(WD).该病发病年龄一般为12岁左右,主要特征为铜代谢障碍导致的体内铜蓄积,从而引起患者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以及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不经治疗病死率可达100%[2].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2月间,本科共收治5例WD患者,均予肝移植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总结Wilson’s病(Wilson’s disease, WD)患者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W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头部及腹部影像学检查),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26例WD患者中,男女比为75∶51,发病中位年龄21岁。10.3%(13/126)患者有WD家族史,87.3%(109/126)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系统症状,14.3%(18/126)患者以肝病为首发表现。126例WD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均低于200 mg/L,其中铜蓝蛋白水平低于100 mg/L 121例(96.0%);在接受头部MRI检查患者中,92.7%(102/110)有异常;在接受腹部影像学检查患者中,88.9%(97/109)有异常;98.3%(115/117)患者裂隙灯角膜K-F环检查阳性;1例患者肝脏组织穿刺罗丹宁染色阳性。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3 d~19年,中位时间8个月,有20例(15.9%)患者曾经被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 结论 WD临床表现多样,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伴或不伴肝脏损害时,或临床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损害患者,均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应进一步检测铜代谢相关指标、角膜K-F环,甚至肝脏组织穿刺活检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s(Wilson,sdisease,WD),是由于铜代谢异常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文就近10年来我们收治的被确诊为该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刁胜朋 《医学综述》2012,18(7):1048-1051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当患者出现失代偿性肝硬化及出现暴发性肝衰竭经各种保守治疗病情难以改善时,可以进行肝移植。患者进行肝移植时需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并予以相关评估,确保需要进行肝移植的WD患者能够及时肝移植。现从手术时机的把握、方式的抉择、效果等方面综述近年来WD肝移植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汪世靖  程楠  韩咏竹 《安徽医学》2015,36(11):1419-1421
Wilson’s 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遗传因素导致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以肝脏和脑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1];WD 最早在1912年由 Samuel Kinnier Wilson 首次详细报道[2],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疾病以进展性的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为主要特征,但对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1928年 Hall 首先提出基因致病的可能,1993年 WD 的致病基因 ATP7B 基因被定位在13号常染色体[3,4],由于该基因编码的 ATP7B 蛋白的减少,导致 WD 患者体内铜的排出障碍而在体内蓄积,最终引起肝脏损伤和以锥体外系为主的临床症状。因此,驱铜治疗自 Walshe[5]首次使用青霉胺开始就一直作为 WD 的主要治疗手段。而体内大多数铜是与铜蓝蛋白稳定结合,不能被驱铜药物络合而排出体外,对 WD 的病理损伤相对较小;而非铜蓝蛋白结合铜则对 WD 的发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慧文 《北京医学》2009,31(8):508-509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离子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离子在体内广泛沉积,导致各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临床上以脑部及肝脏症状为主要表现。WD作为目前少数几种可治疗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关键。我科调查一家系中4代17名成员,其中3例确诊为WD,经过系谱分析,该家系中成员的发病规律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属离子稳态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作为一种以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发病年龄多低于30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铜稳态失衡在WD中的关键作用已被广泛认可.研究表明过量的铜在WD患者肝脏、大脑、肾脏等组织中积累,引发相应的组织器官病变,进而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WD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神经精神系统表现明显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47岁,9年前出现震颤,检查后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考虑乙醇所致可能性大;8年前出现妄想和恐惧等精神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神志清楚,四肢姿势性震颤伴有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强,运动迟缓,语言失能。检查发现铜蓝蛋白和血清铜较低,24 h尿铜明显升高,角膜色素(K-F)环阳性,基因检测ATP7B在8号外显子上有2处点突变,根据WD中Leipzig评分系统评分为8分,诊断成立。进一步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双侧豆状核、中脑和脑桥异常信号,符合WD表现。应用二疏丙磺钠联合锌剂驱铜治疗后,患者尿铜先升高后逐渐降低。驱铜3个疗程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减轻,表现为震颤稍减轻,可与家人进行简短词语交流,可以短距离步行,说明治疗有效。结论:对于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WD患者,结合肝脏受累,临床应注意鉴别,尽早完善铜蓝蛋白、眼科K-F...  相似文献   

18.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益刚  程楠  胡纪源 《安徽医学》2009,30(4):488-489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率为1/30000~1/100000。WD为目前少数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病之一,患者如果能在发病早期或症状前期即被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反之,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虽然典型的WD患者根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铜代谢检查等不难诊断,但许多患者早期症状复杂多样,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锏代谢检查又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四,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特别是症状前期和产前诊断较为困难。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一直探索采用各种基因诊断技术对WD患者进行症状前期及产前诊断。现将已应用于WD的各种基因诊断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WD)的分子发病机制和基因诊断的方法。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WD进行了10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1)WD的基因定位研究:通过RFLP及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应用两位点及多位点连锁软件,建立了中国人WD基因在D13q∧14.2-3区域的精细遗传边锁图谱,从而首次对中国人WD基因进行了精确定位;(2)WD基因突变研究:应用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对39个家系45名WD患进行该致病基因的21个外显子突变筛选,发现WD基因5号外显子存在新的T插入害变,并证实中国人WD基因的突变热点的8号外显子,突变形式为Arg7781Leu,其频率为22.8%;(3)WD症状前诊断和杂合子检出:应用DNA重组技术对79个家系进行基因诊断,成功地进行了WD的症状前诊断和杂合子检出,并建立了WD的基因筛选的PCR-Msp1酶切方法。结论 中国人WD基因定位与白种人基本相同,但基因突变热点不同,其发病机制存在差异,从而基因诊断的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已被精确定位于染色体13q14.3。本病以肝脏和大脑受损、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CP)降低、24小时尿铜升高、肝铜含量增加为典型特征。因发病率低(1/2万~1/20万),首发症状表现多样,儿童期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不明显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本院用年至97年收治的12例WD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患5例,女患7例,年龄3.5~33岁c其中儿科病人5例(rt12周岁),初诊年龄最小2岁,最大31岁。发病至确诊时间最长6年。9例病人来自农村。1.1首发症状:消化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