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LncRNA-MAFG-AS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各80例,应用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MAFG-AS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截止日期到2019年12月31日,应用Kaplan-Meier(K-M)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MAFG-AS1相对表达量为2.398±0.214,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32±0.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TNM分期更高、中高分化及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远期转移时,LncRNA-MAFG-AS1过表达(P<0.05)。K-M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20.36±3.21)个月,低表达患者为(29.71±4....  相似文献   

2.
骨桥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索其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32例淋巴结转移癌,28例无淋巴结转移癌)和13例正常肠黏膜中的OPN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80.0%(48/60)结直肠癌中、84.3%(27/32)淋巴结转移癌中和75.0%(21/28)无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正常黏膜不表达;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同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mRNA在81.7%(49/60)结直肠癌、90.6%(29/32)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正常黏膜不表达;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同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及其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正常黏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骨桥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转移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KAI1基因在人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4 5例结直肠癌组织 ,4例肝转移灶 ,10例淋巴结转移灶并同时取距癌边缘 >10 cm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作对照组。 结果  (1) 4 0例 (4 0 / 4 5 ,89% )结直肠癌组织 KAI1m RNA表达水平比相应的正常结直肠粘膜高(P<0 .0 1)。癌组织 KAI1m RNA表达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r=- 0 .5 6 6 ,P<0 .0 1)。伴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 KAI1m RNA表达水平比不伴淋巴结转移低 (F=2 0 .2 2 8,P<0 .0 1)。转移淋巴结的 KAI1m RNA表达比相应的原发灶表达降低 (P<0 .0 5 )。(3)结肠癌组织 KAI1m RNA表达水平与临床 Dukes’分期负相关 (r=- 0 .4 74 ,P<0 .0 5 ) ,Dukes’C、D期表达均比 B期低 (P<0 .0 5 )。 (4 )结肠癌组织 KAIlm 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肠壁深度、远处转移与否无明显关系 (P>0 .0 5 )。 (5 )多因素分析显示 ,有无淋巴结转移与癌组织 KAI1m RNA表达相关 (r=- 0 .735 ,P<0 .0 5 )。 结论  KAI1表达增高可能参与结肠癌的早期阶段。结肠癌中 KAI1m 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负相关。KAI1m RNA表达降低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KAI1  相似文献   

4.
蒋尧  傅仲学  吴星烨 《重庆医学》2011,40(32):3276-3277,3279,3331
目的探讨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1(PRDX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远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3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的远处正常组织中PRDX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随机抽取8例标本采用蛋白质印迹的方法进行验证;将PRDX1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RDX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在结直肠癌远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5.63%,5/32)与结直肠癌组织中(65.63%,2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的验证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PRDX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然而PRDX1蛋白的表达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或者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RDX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进展,检测其表达情况在结直肠癌的诊治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轶  刘莉  蒋会勇  丁彦青 《广东医学》2008,29(2):230-23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含10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后,形态可观测率为96%,并且背景清晰,对比鲜明。Tiam1表达阳性率为74%,Fascin-1表达阳性率为51%,HSPB1表达阳性率为68%,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伴发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通过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发现Tiam1与Fascin-1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1),Tiam1与HSPB1表达呈正相关(r=0.650,P<0.01)。结论Tiam1,Fascin-1及HSPB1均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Fascin-1和HSPB1的高表达可能与Tiam1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FMNL2及RAC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FMNL2及RAC1 mRNA及蛋白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中FMNL2及RAC1 mRNA表达均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FMNL2和RAC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7%、68.3%,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中20.8%和31.7%(P<0.01).FMNL2及RAC1蛋白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细胞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而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及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FMNL2的表达与RAC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95,P<0.05).结论:FMNL2与RA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别是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预测肿瘤转移、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8/87)和7.1%(2/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scin‐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ascin‐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2.087,95% CI:1.196~3.642, P=0.010)。结论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关。Fascin‐1蛋白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组织Fascin-1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莉  丁彦青 《医学争鸣》2007,28(2):108-110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80例、正常黏膜40例以及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癌37例Fascin-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正常黏膜、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Fascin-1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30.917, P=0.000).两两比较发现,癌组织Fascin-1表达比正常黏膜强(Z=-3.912, P=0.000),淋巴结转移癌组织表达比原发结直肠癌组织强(Z=-2.419, P=0.01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Fascin-1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Z=-2.432, P=0.015);并且,Fascin-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Z=-2.074, P=0.038),而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χ2=0.333, P=0.847).结论: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0.420±0.133,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高表达0.836±0.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并有可能成为反映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 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10 月—2017 年9 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00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 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离肿瘤切缘≥ 5 cm)标本,组织标本采集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免疫组织化学 (HE)染色测定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APE1 蛋白表达。结果 APE1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 (P <0.05)。APE1 在不同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远处转移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肿瘤直径≥ 5 cm、肿瘤分期Ⅲ和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有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APE1 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5 cm、肿瘤分期Ⅰ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转移者(P <0.05)。APE1 在 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分化程度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PE1 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 于APE1 低表达组(P <0.05)。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APE1 表达[Hl ^ R=1.198(95% CI :1.102,1.276), P =0.000]、肿瘤分期[Hl ^ R=1.426(95% CI :1.358,1.492),P =0.000]、淋巴结转移[Hl ^ R=1.384(95% CI : 1.306,1.457),P =0.000]、远处转移[Hl ^ R=1.735(95% CI :1.164,2.237),P =0.000] 为结直肠癌总生存期的独 立影响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APE1 表达升高,APE1 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组织蛋白酶B和FasL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B)和FasL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中CatB、FasL表达。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CatB、FasL表达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大肠癌原发灶、正常肠黏膜中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3%、26.9%,Fas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6%、19.2%。大肠癌原发灶中CatB、FasL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Dukes’c期CatB、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Dukes A、B期(X^2=11.3267、8.2659,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的CatB、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X^=-10.1584、7.2096,P〈0.01)。CatB和FasL表达双阳性组患者生存率低于CatB或FasL单一阳性组及两者表达均为阴性组。结论CatB和FasL增强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CatB、FasL表达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7%、21.5%、89.2%。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CD44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按结直肠癌TNM分期,Ⅱ、Ⅲ期CD44阳性率高于Ⅰ期(P〈0.01),Ⅲ期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比较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CD44表达检测结果,低分化腺癌CD44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P〈0.05)。结直肠癌原发灶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CD44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1.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3年无病累积生存率CD44阳性组为52.4%,CD44阴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4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朱曦龄  梁莉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9):1331-1334,1337
目的 检测Galectin-1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1)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30例,腺瘤组织25例.大肠癌组织65例,淋巴结转移癌38例)中的Galectin-1蛋白的表达.(2)用实时RT PCR法分析Galectin-1mRNA在32对新鲜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Galectin-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其强阳性率逐渐增加;正常粘膜中的强阳性率为0,在腺瘤中的强阳性率为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强阳性率为66%,明显高于腺瘤组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淋巴结转移癌中Galectin-1的强阳性率为86%,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在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分化程度高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P<0.05).(2)在32对大肠癌组织中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的Galectin-1mRNA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分化程度高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其表达量的平均倍比关系分别为1.98、2.27、1.42倍.结论 Galectin-1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大肠癌的浸润、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Notch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非肿瘤性组织PTEN和Notch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58.3%,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7%(P<0.01),且在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Notch1的阳性率为45.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7%(P<0.05),且在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与Notch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与Notch1的表达失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PTEN和Notch1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为早期发现和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梁瑞  赵安虎  任宏  张媛  刘云霞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09-1310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MEK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EK1在70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及28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食管鳞癌中MEK1蛋白表达率为67.1%,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7%,差异显著(P<0.05)。2MEK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肿瘤侵袭程度相关(P<0.05)。结果:从蛋白水平证明MEK1基因表达的增高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2)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1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有转移分成2组,远处转移组15例,无远处转移组46例;行根治性切除41例(根治组),姑息性切除11例(姑息组),剖腹探查9例(剖腹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GE2及健康体检者血的PGE2含量.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GE2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PGE2水平在DukesJD期者显著高于Dukes A、B、C期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无远处转移组外周血PGE2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关系(P<0.01),肿瘤组织的PGE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1).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外周血PGE2显著下降,其中根治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组和剖腹组术后PGE2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GE2升高是肿瘤源性的,外周血PGE2动态检测可视为判断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有否复发或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癌胚抗原(CE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相关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大肠腺瘤、癌近旁粘膜及正常粘膜中CEA、TGF-β1表达情况.结果CEA、TGF-β1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9%和69.35%,明显高于两者在大肠腺瘤、正常粘膜中的表达(P<0.05, P<0.01),同时癌近旁粘膜中两者的表达高于正常粘膜(P<0.05);CEA和TGF-β1在大肠癌各组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ukes A+B期中两者的表达低于Dukes C+D期(P<0.05);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大肠癌能同时分泌CEA、TGF-β1,两者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Dukes分期、癌组织浸润、转移范围有关;CEA、TGF-β1在大肠癌各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少部分大肠癌近旁粘膜已偏离正常细胞生长状态,具有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