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岳瑞华  沈均乐 《四川医学》2000,21(3):212-214
我院心内科自 1989年 6月至 1989年 12月 ,共置入VVI型起搏器 146例。其中 6 4例为右心室非心尖部起搏。为了解心尖部与非心尖部起搏的远期效果 ,本文对上述两种不同起搏部位进行了比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6例右心室VVI起搏治疗患者均符合埋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指南规定〔1〕。其中男 81例 ,女 6 5例 ,平均年龄 6 1.5± 10 .9(2 6~ 86 )岁。冠心病 4 7例 ,特发性窦房结和 (或 )传导束硬化—退行性变33例 ,高心病 2 4例 ,风心病 14例 ,扩张型心肌病 10例 ,肥厚型心肌病 6例 ,原因不明 12例。按心电图特征分为病窦综合征 7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两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2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40例,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并检测血浆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对比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到12个月随访时,RVA组病例EDV明显大于术前(P?0.05),EF明显小于术前(P?0.05),血浆NT-proBNP值明显大于术前(P?0.01);RVOT组EF值大于RVA组(P?0.05),血浆NT-proBNP值小于RVA组(P?0.01)。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右室新起搏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右室心尖部起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起搏部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导致的心脏整体运动协调性丧失、右室内和左右室间激动顺序的异常和失同步性、并逐渐导致心功能恶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近年来,人们不断寻找更好的起搏方式和起搏位置,如His束起搏和右室双部位起搏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VVI模式下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慢室率房颤伴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窦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例窦性停搏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共52例患者,均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随访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血浆BNP变化。结果:术前两组LVEF及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LVEF,RVS组较RVA组有显著升高[(0.56±0.07)VS(0.44±0.12),P<0.01];检测BNP,RVA组较RVS组有显著升高[(121.8±5.2)pg/ml VS(57.1±6.6)pg/ml,P<0.01]。结论:RVS起搏比RVA起搏尽可能的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长期动态观察主动电极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的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影响.方法 将6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配对分为RVA组和RVS组,RVA组34例,RVS组35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 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6 例.分别于术中即刻、术后1 d、1个月、12个月测量心室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测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结构、LVEF、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及观察心包压塞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即刻电极阻抗较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均显著增高(P<0.05).随访12个月后,两组间及组内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RVS组显著增大[(45.8±4.6)mm vs (41.8±3.0)mm,P<0.05];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578.9±390.8)ng/mL]较RVS组[(492.2±108.6)ng/mL]显著升高(P<0.05);RVA组LVEF[(53.6±3.2)%]较RVS组[(62.3±2.5)%]显著降低(P<0.05).长期动态观察提示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RVS组高,且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71,P<0.01),与左心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1,P<0.01).两组均未发现心包压塞并发症.结论 主动电极在RVA和RVS起搏均安全可行,长期动态观察显示RVS起搏在减少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观察3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VVI)植入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心肌酶及心钠素(ANP)的变化情况。方法:34例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在术前及术后24~72小时化验血清心肌酶,术后1周内检测ANP。结果:安置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不引起血清心肌酶异常升高,手术前后相比:P〉0.05,提示无心肌坏死。VVI右室心尖部起搏使A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VVI起搏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心电图诊断困难时,动态的心肌酶含量改变可帮助诊断。有技术及经济条件的医院应提倡积极开展房室顺序DDD起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进一步明确最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入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组,B组(23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流出道,其后两组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电极至右室高位间隔部。比较不同部位起搏下的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以及QRS波时限的差异。[结果]右室流出道与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和SV值略有改善P=0.071,P=0.043,LVD和LAD,以及QRS波时限变化不大。高位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值、SV以及QRS波时限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07和0.002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高位间隔和右室流出道起搏比较,LVEF值和SV以及QRS波时限有所改善,P值分别为0.017和0.014,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结论]高位间隔起搏明显优于流出道和心尖部起搏。而流出道起搏略优于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对二尖瓣功能的影响,探讨间隔部起搏的临床益处。方法选取因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患者72例,随机分成RVA组40例和RVOT组32例,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及二尖瓣功能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RVA组LVEF较术前明显降低,而RVOT组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LVDd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RVA组新发反流及反流加重比率较RVOT组明显增加。结论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对二尖瓣功能及左室功能影响较小,是安全有效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长期动态观察主动电极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的可行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9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配对分为RVA组和RVS组,分别于术中即刻、术后1d、1个月、12个月测量心室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测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结构、LVEF、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及观察心包填塞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即刻电极阻抗较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均显著增高(P〈0.05)。随访12个月后,两组间、组内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RVS组显著增大[(45.8±4.6)vs(41.8±3.0)mm,P〈0.05)];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RVS组显著升高[(578.9±390.8)ng/mlvs(492.2±108.6)mmng/ml,P〈0.05)];RVA组LVEF较RVS组显著降低[(53.6±3.2)%vs(62.3±2.5)%,P〈0.05)]。长期动态观察提示RVA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RVS组高,且与左室舒张末内径成正相关(r=0.71,P〈0.01),与射血分数成负相关(r=-0.51,P〈0.01)。两组均未发现心包填塞并发症。结论主动电极在RVA和RVS起搏均安全可行,长期动态观察显示RVS起搏在减少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的主动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的被动电极起搏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001例。根据心室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 RVOTS 组(521例)和 RVA 组(480例)。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 w 及术后1、6、12、18、24个月心室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RVOTS 组术后即刻起搏阈值[(0.77±0.28)V]比 RVA 组[(0.53±0.17)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VOTS 组术中曝光时间[(18.76±8.43)min]比 RVA 组[(9.66±4.3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1 w 及术后1、6、12、18、24个月起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在不同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起搏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长期保持稳定。RVOTS 组心脏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RV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随访期间心脏超声测量各参数及心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 >0.05)。RVA 组随访中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 RVOTS 组高(P <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在 RVOTS 起搏是可行的,长期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但是当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 RVOTS并指向前壁或游离壁可能增加心脏穿孔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杜小兵 《四川医学》2012,33(3):464-466
目的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组,n=83)和右室间隔起搏组(HRVS组,n=87)。分别测量两组成功置入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及心电图、术后3个月组织多普勒同步性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观察随访1年中有无并发症。结果成功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HRVS组与RVA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方面均无明显差异,HRVS组比RVA组QRS波明显更窄。组织多普勒(TDI)检测RVE组与HRVS组同步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VS组三项差值均达到同步标准,RVAP组三项差值均不同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LVEF值,HRVS组高于RVE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统计学意义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舒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中未发现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HRVS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了保证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高位右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2016年收治的78例SSS患者,按照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40例)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38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两组起搏器QRS波时限、总计右心室起搏百分比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QRS波时限和各项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RVA起搏组患者QRS波时限较RVOT起搏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两组总计起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RVA起搏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小于RVA起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T起搏对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作用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4.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l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O.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问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意选用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A组(n=28);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B组(n=16),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衰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激动顺序?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窦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每起搏部位各20例?于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测量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时CI?SV?LVEF均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 < 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同步性GSCA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结论:右室间隔起搏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和心尖部(RVA)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可操作特性和电参数异同.方法:259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RVOT起搏组(148例)和RVA起搏组(111例),评价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起搏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两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RVOT起搏组1个月及6个月感知阈值高于RVA起搏组,术中两组间无差别;100%起搏QRS波时限RVA起搏组明显长于RVOT起搏组;两组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无差别;与RVA起搏明显不同,RVOT间隔部的电极导线固定后张力不受膈肌运动的影响;导线螺旋旋出后,提拉电极导线呈接近“L”型,起搏无脱失、电极导线不脱落及心内膜图ST段抬高比旋前大于3mV是其固定牢固的指标.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电极导线有良好的可操作特性,短期随访电极导线固定牢固、电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VVI模式下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1年后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只能接受VVI单腔起搏治疗且起搏依赖的患者,分为右室间隔部起搏组(RVSP组,n=30例),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n=30例)?于术前及术后1年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时间-容积曲线,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结果:术前两组左室收缩的同步性及LVEF无显著差异;随访1年后,RVSP组与RVAP组相比,LVEF稍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左室收缩同步性指标Tmsv 16-SD%?Tmsv 12-S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VSP较RVAP左室收缩的同步性好,左室收缩功能影响小,更接近于生理起搏?  相似文献   

19.
主动固定电极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继锋  江力勤  王迎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986-987,1080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描记起搏心电图测定QRS时间、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使用主动电极导线68根。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无电极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置入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右心室中部间隔起搏心电图QRS时间较短,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游离壁起搏QRS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为获得较窄的QRS波形,建议将电极固定在右心室流出道的高位间隔面或者右室中部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