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探索了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和冷凝术。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眼,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0~60岁;左眼20例,右眼18例。裂孔位于颞上25眼,视网膜下方13眼。术前经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明确裂孔数量和位置,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例(24只眼),手术前详细检查裂孔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术中通过牵拉眼肌使裂孔尽量处于最低位,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预置环扎带、外放液、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及垫压。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23只眼,再次外路手术复位1只眼。视力提高20只眼,不变3只眼,下降1只眼。结论牵拉眼肌使裂孔处于最低位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裂孔定位准、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对15例15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先予置硅胶条带和/或环扎带。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冷凝、硅胶顶压后,检查裂孔位置是否正确。结果 15例15眼视网膜全部复位,视力提高14眼、不变1眼。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视网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浑浊,并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方便、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探讨显微镜下的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及结果。方法:对36例(36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监控下行放液,巩膜外冷凝,裂孔定位,硅海棉或硅胶局部垫压或环扎,必要的眼内注入过滤空气,追踪效果。结果:视网膜解剖复位34只眼,再次行眼外路手术1只眼,再次眼内注气1只眼。视力提高32只眼,无变化2只眼,下降2只眼,术中出现视网膜出血1只眼,低眼压6只眼。所有病例显微镜下操作便捷,眼内观察不受轻度角膜及玻璃体混浊的影响。冷凝及垫压准确无误。结论: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方便、可靠、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能性。方法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6例36只眼,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后,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经巩膜电凝排出视网膜下液、视网膜冷凝、最后顶起硅胶填压块检查裂孔是否封闭。术后观察视力恢复及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35眼,再次外路手术复位1眼。视力提高32眼,不变2眼,下降2眼,矫正视力在0.3以上33眼。除电凝外排液穿透视网膜和引起视网膜下出血1例外,其它病例排液顺利。所有病例在显微镜直视下冷凝反应均清晰可见,并且轻度屈光间质混浊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结论显微镜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简单、方便、清晰、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蒯勇  陈庆明 《实用防盲技术》2013,8(3):120-121,12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6例(3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均在术中应用手术显微镜进行裂孔定位。冷凝封闭及巩膜外垫压。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5d-167d,视网膜完全复位35眼(97.2%),视力较术前提高33只眼(91.7%),不变2只眼,下降1只眼。最好矫正视力0.3以上33只眼(91.7%)。术后所有患者视网膜冷凝反应Ⅰ-Ⅱ级,无Ⅲ-Ⅳ级。轻度屈光介质浑浊不影响手术过程。结论经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的定位,冷凝在视网膜脱离的外路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92例(92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先预置硅胶带和(或)环扎带,然后进行裂孔的定位,冷凝,放液,检查裂孔位置和眼内注气。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裂孔定位,裂孔清晰不易遗漏,视网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83眼,再次手术视网膜复位5眼,最终视网膜复位率95.65%,视力≤0.1者18眼,占19.56%,视力>0.1~0.4者40眼,占43.48%,视力≥0.5者34眼,占36.96%。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视网膜脱离的外路手术是一种易于掌握,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6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先予置硅胶条带和/或环扎带。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冷凝及硅胶顶压后,检查裂孔位置足否正确。结果23眼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3眼复发。结论应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具有操作简单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35例(3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外路手术,术中均采用巩膜扣带、外放液、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结果 33例眼硅胶垫压准确,视网膜复位良好,无异常炎症反应。34例肉眼下无黄斑部视网膜下积液,黄斑部OCT随访3~6个月。结论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2眼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所有的赤道部和赤道前的裂孔。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40眼(95%)。除1例放液时穿透视网膜外,其它病例排液顺利。结论:应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具有操作简单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我科采用手术显微镜术中直视定位法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0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我科收治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65岁;病程5~30d。以美国视网膜学会修订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级:A级18例,B级1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5G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例(16只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常规外路手术,术中采用25G光纤作为照明系统,显微镜直视下行裂孔的定位、冷凝.结果 术中观察清晰,裂孔定位、冷凝明确,全部病例均一次复位,未出现术中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出现白内障或眼内炎症.结论 25G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准确,操作简单,观察清晰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行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术中对裂孔的定位,放视网膜下液,及巩膜外顶压冷凝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6例同时行环扎术。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患眼视网膜冷凝反应均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混浊不影响眼底病变观察,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21眼中视网膜复位20例,再次手术复位1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3者15例占71.42%。结论: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具有方便、可靠、安全、快捷等优点,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脱离直视下冷凝手术114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的预后与PVR的关系,分析冷凝量与视网膜复位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习连续112例11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用此方法治疗的病例,PVRB~C292眼,PVRC3~D22眼,其中特殊类型网脱15眼。结果 PVR B~C2 92眼,90眼完全复位,复位率97.8%;PVR C3~D复位率仅为45.4%;PVR D复位率为0;特殊类型网脱复位率33.3%;视力提高91眼占80%。结论 PVR B~C2病例直视下本手术是首选方法,直视下冷凝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视力预后的有效方法,延长冷凝时间和面积并不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对PVR C3以上及复杂类型网脱采用单一手术方法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手术显微镜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131例(133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外路手术,术中均采用巩膜扣带、外放液、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结果129只眼硅胶填压准确,视网膜复位良好,无异常炎症反应。结论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现代视网膜脱离手术操作大体上分为裸眼下直视手术和间接眼底镜下手术两大类。后者因其具有可视范围大.相对不受屈光间质混浊影响,成像清晰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主流。我们则采用显微镜直视下完成全部视网膜脱离手术步骤,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联合眼内光凝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方法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联合眼内光凝,玻璃体腔填充硅油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1.3个月,15例视网膜完全复位(78.9%);视网膜在术后2周至5个月因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导致视网膜裂孔开放而发生再脱离4例(21.1%);完全复位者有11例取出硅油,其中有1例复发;术后6个月视力较术前好转15例,不变3例,仅有1例下降,术后盲目率(26.3%)与术前(78.9%)比较有显著性下降(χ2=10.5263,P<0.05)。术后发生白内障6例,高眼压5例,视网膜下出血3例,玻璃体腔出血2例,角膜带状变性1例。结论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联合眼内光凝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可得到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及脱盲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别观察显微镜下最小量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53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25眼采用显微镜下最小量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研究组),28例28眼采用传统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对照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术后裂孔封闭情况、一次视网膜复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提高,两组之间术后视力提高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显微镜下最小量视网膜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视网膜手术在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接近,但最小量外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及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142例(14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应用显微镜直视下用冷凝头顶压巩膜,确定裂孔及变性区的部位并冷凝,巩膜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42眼全部一次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下液1d吸收者98眼,2~3d吸收者4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3~6月,复发1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及冷凝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具有方便、准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8眼PVR分级A级和9眼B级实行了裂孔定位、冷凝和外加压术,9眼C1级行裂孔冷凝、外加压和环扎术,共36例36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34眼(94.4%),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35眼(97.2%),1眼失败改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治疗简单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立体感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