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建立广陈皮指纹图谱,构建广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模式,探讨利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陈皮品种鉴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广陈皮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对不同批次的广陈皮与陈皮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对其特征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具有17个共有峰的HPLC指纹图谱,获得了可以判别其质量的重要数字化信息。以32批广陈皮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作为广陈皮标准指纹图谱,32批广陈皮及10批陈皮的相似度值分别为0.906~0.999,0.326~0.396。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明显地将广陈皮与陈皮区分开来。结论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将广陈皮的特点体现出来,并与陈皮进行很好地区分,体现出品种之间的量化差异,可作为广陈皮质量评价及鉴别广陈皮与陈皮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广陈皮指纹图谱,构建广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模式,探讨利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陈皮品种鉴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广陈皮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对不同批次的广陈皮与陈皮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对其特征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具有17个共有峰的HPLC指纹图谱,获得了可以判别其质量的重要数字化信息。以32批广陈皮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作为广陈皮标准指纹图谱,32批广陈皮及10批陈皮的相似度值分别为0.906~0.999,0.326~0.396。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明显地将广陈皮与陈皮区分开来。结论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将广陈皮的特点体现出来,并与陈皮进行很好地区分,体现出品种之间的量化差异,可作为广陈皮质量评价及鉴别广陈皮与陈皮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并识别不同产地白三七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白三七指纹图谱,同时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实验数据进行识别,以分析不同产地白三七药材间及同科同属5种药材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并通过总量统计矩法对白三七药材共有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白三七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并指认了人参皂苷Rg1、Re、Rb1及竹节参皂苷V、IV、IVa色谱峰;其中竹节参皂苷V和IV在不同批次白三七样品中的质量波动较小;各产地白三七样品除产自四川大凉山样品(S7)外相似度在0.90以上;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将白三七样品分为3类;五加科人参属5种药材成分总量统计矩参数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白三七H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识别模式可为其质量控制和区分同科同属5种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化橘红黄酮类成分UPLC与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少东  王莲婧  林励  肖凤霞  帅欧 《中草药》2013,44(9):1195-1198
目的 比较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与HPLC法分析化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UPLC法与HPLC法对17批化橘红药材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分别建立了化橘红黄酮类成分的UPLC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其中UPLC法标识出21个共有峰,HPLC法标识出17个共有峰,17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化橘红的质量控制,UPLC法较HPLC法更高效、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5.
聂韡  朱培林  房海灵  龚斌  贺义昌 《中草药》2017,48(1):185-19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广东紫珠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5省15批不同产地的广东紫珠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00,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用3个主成分对广东紫珠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湖南会同、广西桂林、江西武宁、江西南昌、江西萍乡、江西宜春的广东紫珠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6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广东紫珠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广东紫珠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柑橘属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刚  林励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60-2665
目的:建立芸香科柑橘属毛橘红、光橘红、陈皮、青皮、枳壳、枳实6种临床常用理气类中药黄酮类成分的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其指纹特征差异性,为柑橘属常用中药的谱效相关性研究和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含冰乙酸)梯度洗脱,制备同一色谱条件下6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6种常用中药按照植物化学分类学方法被分为柚皮苷型和橙皮苷型.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毛橘红、光橘红共标出15个共有峰;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共标出10个共有峰.全部药材共标出5个共有峰.毛橘红与光橘红色谱图与共有模式的整体相似度在0.9285~0.9962,相似度较高.陈皮、青皮、枳实三者色谱图与共有模式的整体相似度在0.922 1 ~0.997 3,相似度较高.而枳壳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仅为0.454 7 ~0.773 3.结论:建立的柑橘属6种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可以直观的比较出谱图间的差异,同时各特征峰峰高及峰面积也存有显著区别,与这6种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理气功能异同的关联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广陈皮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不同贮藏年限对广陈皮成分的影响。方法 色谱条件: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 μL;检测波长330 nm。采用HPLC法建立10批次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其共有峰,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聚类、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综合评价10批广陈皮药材成分变化差异;进一步对《中国药典》指标成分与差异色谱峰中的橙皮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橘红素与5-去甲川陈皮素等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0批广陈皮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0,共标定了19个色谱峰,说明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整体质量相对稳定;聚类分析将10批广陈皮分3类,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在89.760%,且通过对照品指认确定了其中4个差异色谱峰。含量测定橙皮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橘红素与5-去甲川陈皮素等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20.940-34.780 mg·g-1、0.344-0.517 mg·g-1、4.667-7.456 mg·g-1、3.592-5.879 mg·g-1、0.391-0.710 mg·g-1结论 建立的广陈皮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采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药材的成分变化及质量进行评价,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旨在分析筛选佛手Citrusmedicavar.sarcodactylis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集24批次佛手药材的指纹图谱,在对照图谱相似度评价均大于0.880的基础上,结合聚类热图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佛手24批次样品的抗氧化活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24批次佛手共有峰与其抗氧化能力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综合评价筛选有效成分。结果 从24批次佛手样品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7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了其中10个化合物。聚类热图分析与抗氧化结果显示,24批次佛手大致被分为3类;且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其中S16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综合评分结果,F16(香叶木素)、F11、F12(5,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F8(橙皮苷)化合物可能是反映佛手药效的重要特征峰,与主成分中展现的重要峰信息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佛手24批次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为挖掘佛手的有效成分以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对多批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各含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建立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对化学分离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对主要特征峰进行化学指认;对22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11个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指认;17批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相似度值明显高于5批伪品;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7批白花蛇舌草密集分布在一个区域,而5批伪品离散分布在此区域外;对22批药材进行聚类分析,17批白花蛇舌草聚为一类,5批伪品均未与其聚为一类;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对17批白花蛇舌草进行质量评价,总共可聚为4类。结论:将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手段相结合,可对白花蛇舌草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可为提高其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南鬼灯檠的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西南鬼灯檠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贵州、云南两省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西南鬼灯檠药材为对象,对10批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10批样品中有10个共有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高,色谱峰强度不同是药材的主要差别。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批样品按采收期不同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能很好分离西南鬼灯檠的各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可用于西南鬼灯檠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李晓光  林励  陈志霞 《中药材》2002,25(6):401-402
目的:鉴别化州柚与柚。方法:性状及组织显微特征鉴别。结果:化州柚茎表皮外有非腺毛,皮层含较多淀粉粒,韧皮部方晶较多;叶栅栏组织较厚,最外层栅栏组织含草酸钙方晶,叶脉皮层较厚。其余特征与柚类似。结论:上述特征可用于化州柚与柚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化橘红rDNA ITS序列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化橘红及其近缘种rDNA 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差异。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5个植物样品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675bp-683bp,其中5.8S rDNA长度为165bp,编码区较保守。基于K2P参数遗传距离模型构建的化橘红与沙田柚、柑橘rDNA ITS序列遗传距离分别为1.05和2.29。结论:化橘红与其近缘品种rDNA ITS序列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化橘红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林励  陈志霞  涂瑶生  刘法锦 《中药材》2001,24(5):345-346
用GC-MS法对不同品种化橘红挥发油成分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化州柚及柚果皮挥发油含量在0.72~0.95%之间,从两者油中均检出30多种化学成分,种类大致相同,但化州柚富含的γ-松油烯却不能从柚中检出。  相似文献   

14.
广佛手rDNA ITS序列测定及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佛手及其近缘种香橼的rDNA ITS序列及其规律。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广佛手和香橼rDNA ITS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4个植物样品rDNA ITS序列长度为644-672bp。其中5.8S rDNA长度为165bp,编码区较保守。广佛手和香橼的ITS1和ITS2序列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95和0.0142。结论rDNA ITS序列可为鉴定佛手提供分子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15.
化橘红产地土壤与幼果的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化州市化橘红主产区土壤和化橘红幼果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以及通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结果:大部分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处于一级,小部分处于二级;所有采样点的化橘红果实重金属含量低于限量指标.结论:化州市化橘红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香橼系统完整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查阅香橼古代应用历史及目前研究状况,进行香橼品种资源及药材现状的市场调查。对香橼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HPLC法研究了香橼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香橼两个品种的资源分布发生了变化;分离鉴定了6个成分;首次采用HPLC法找到了香橼两个品种的鉴别特征;建立了包括性状鉴别、薄层鉴别、检查(水分、灰分)、含量测定、浸出物等评价香橼药材的质量标准。结论对香橼药材质量的研究比较系统、完整;研究方法科学、准确;所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行,建议国家法典收载。  相似文献   

17.
张桂芳  贺红  徐鸿华  林小桦  吴立蓉 《中草药》2007,38(7):1081-1084
目的探讨佛手茎尖微嫁接技术,为佛手无病苗木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黑暗条件下培养柠檬实生苗用作砧木,以佛手茎尖为接穗,采用倒"T"字形法进行茎尖微嫁接试验,并对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成功获得了佛手茎尖微嫁接苗,并优化了微嫁接的条件:选取苗龄为14d的柠檬实生苗为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以带4个叶原基的佛手茎尖为接穗,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可达65.2%;茎尖微嫁接后,切口外缠parafilm膜,能明显提高成活率。结论建立了佛手茎尖微嫁接的方法,获得了嫁接成活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阐明不同柑橘属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峰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贡献程度.方法 建立枳实、青皮、陈皮、橘红和香橼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HPLC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反应体系尿酸生成量,评价各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对照品比对法鉴定主要色谱峰.结果 谱效关系分析表明,各药材提取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圣草次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桔皮素>川陈皮素>新橙皮苷>橙皮素.结论 不同柑橘属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峰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会柑皮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润娟  张芳红 《中药材》2005,28(7):596-599
目的:建立新会柑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RP-HPLC法,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甲醇与水进行梯度冼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测定不同的新会柑皮样品,在色谱图中得到11个共有指纹峰.结论:通过对色谱图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建立了新会柑皮的HPLC指纹图谱,为新会柑皮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