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泪囊炎致病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4-01/2019-10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搜集80例急性泪囊炎患者,并抽取泪囊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各年份致病菌菌株的检出率变化,被送检急性泪囊炎致病菌菌种种类,急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急性泪囊炎的致病菌平均检出率。结果:56例标本的致病菌菌株阳性,其中55例为细菌、1例为真菌,平均检出率为70%。各年份致病菌菌株的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被送检急性泪囊炎致病菌菌种种类繁多。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急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占68%(38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8%(21例)。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较敏感。55例细菌标本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有明显耐药。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急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急性泪囊炎的首选局部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谢杨杨  韩晓玲  雷荣  张将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92-1894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致病菌和药物敏感性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17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取样,做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针对结果分析慢性泪囊炎致病菌菌株的检出率,慢性泪囊炎致病菌菌种种类,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大多数致病菌对何种药物敏感。结果:慢性泪囊炎的致病菌检出率为76.61%(131例)。革兰阳性球菌构成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占72.52%(95例),其中人葡萄球菌占27.48%(36例),表皮葡萄球菌占16.79%(22例),草绿色链球菌占12.98%(17例)。大多数致病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最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最为敏感。
  结论:人葡萄球菌成为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妥布霉素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局部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幼儿泪囊炎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采集83例86眼婴幼儿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结果:患者86眼中,84眼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7.7%,共分离出细菌9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67株,占71.3%,革兰氏阳性菌的前三位敏感药物为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氯霉素; 革兰氏阴性菌27株,占28.7%,革兰氏阴性菌前三位敏感药物为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夫西地酸、头孢他啶。

结论:G+菌为婴幼儿泪囊炎的优势致病菌,其中以草绿色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G+菌较G-菌耐药性高,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等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有效。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泪囊炎在婴幼儿眼病中属常见病。因病原微生物在泪囊中蓄积和繁殖,常导致患儿结膜炎反复发作,长期溢泪导致眼睑湿疹、皮肤皲裂等,多种致病菌有可能对患儿的眼球构成潜在的威胁。婴幼儿泪囊炎治疗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对患儿的预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科自2002年10月-2006年7月治疗婴幼儿泪囊炎17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淑玲  李瑞宏  姜洋  李箐  李莹 《眼科》2011,20(3):192-195
目的总结婴幼儿泪囊炎细菌学特征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婴幼儿泪囊炎患儿3500例。方法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00例伴或不伴有泪囊扩张的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三步法治疗:第一步手压法;第二步单次探通法;第三步综合治疗法。并对随机选择的60例患儿的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其治疗效果及细菌学特征。主要指标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特征。结果婴幼儿泪囊炎3500例,98.9%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平均(3.7±0.7)个月。一步法治愈280例(8%);两步法治愈3150例(90%);三步法治疗者7例(2%)。除1例年龄偏大患儿经三步法治疗再次泪道阻塞外所有患儿均治愈,未见再次感染患儿。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分析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为前三位。结论婴幼儿泪囊炎4个月龄内最为常见,多数单眼发病,结膜囊细菌种类复杂,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早期有效的泪道探通联合抗生素滴眼液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杨晓钊  杨华  刘先宁  郑璇  张懿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76-1977
目的:研究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57例57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泪小管内排出的硫磺颗粒碾开涂片以寻找放线菌。
  结果:泪小管炎患者57例57眼中,有56眼挤压泪小管见硫磺颗粒经泪点排出,取硫磺颗粒碾开涂片均见放线菌。57眼患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55眼为阳性,共培养出菌株63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其他菌种少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敏感性较高。
  结论:放线菌为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且大部分存在于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治疗泪小管炎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优势菌变迁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培养,39例为阳性,共分离出50株阳性菌。G+球菌27株(54%),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2株(44%),G-杆菌为14株(28%)。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敏感率为91%,左氧氟沙星66%,氧氟沙星60%。结论:G+球菌为引起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优势菌,应重视老药新用及一线药物耐药性的变迁,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1.一般情况: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4年4月共诊治婴幼儿泪囊炎660例(702只眼)。男320例,女340例,右眼280例,左眼318例,双眼62例。年龄20天~2个月122例,2~6个月400例,7~12个月116例,1~2岁20例,5岁2例。对660例(702只眼)婴幼儿泪囊炎根据年龄分组;第1组≤6个月,第2组〉6个月。  相似文献   

9.
王小军  刘国华 《眼科》1999,8(4):248-248
婴幼儿泪囊炎临床上较多见,绝大多数通过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术获得治愈,但也有少数非骨性狭窄病例用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我科将自制的空芯探针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以凡用泪道探通术治疗3次不愈者为治疗对象,共13例,男9例,女4例。右眼8例,左眼5例。年龄为7个月至1岁5个月。本组13例均自出生后7~14天内发病,表现为持续流泪伴脓性分泌物。2 方法与结果2-1 试行空芯探针探通术期间,仍坚持滴用抗生素眼液。2-2 用长为60mm的7号穿刺针,将其针尖部磨成钝圆,芯为针灸针,尖…  相似文献   

10.
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学及其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玺  HOU Shi-Ke  陶海 《眼科新进展》2008,28(8):633-636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在药物敏感性试验方面,10 a前最常用的药物氯霉素对常见致病菌已产生了较重的耐药.本次我们对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标本采集、培养方法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夫两地酸、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及氧氟沙星对8种常见革兰染色阳性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实验研究.选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微生物室保存的眼部100株革兰染色阳性细菌,按照眼部微生物标本常规方法收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100株细菌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及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应用SPSS 11.5软件包中的四格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阳性的革兰染色阳性细菌对妥布霉素、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及夫西地酸的总体敏感性百分比分别是55.0%、65.0%、98.0%及53.0%.万古霉素总体敏感性百分比高于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及夫西地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25、36.113、54.737,P<0.05).常见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85.5%)仅低于万古霉素(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5,P<0.05);但高于妥布霉素(58.2%)和氧氟沙星(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06、12.511,P<0.05).常见的链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0.0%)低于万古霉素(100.0%)和氧氟沙星(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0、29.565,P<0.05);而和妥布霉素(15.0%)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1,P>0.05).而革兰阳性杆菌和奴卡菌属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百分比(24.0%)则低于另外3种抗生素(妥布霉素80.0%,氧氟沙星72.0%,万古霉素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27、22.430、11.538,P<0.05).结论 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面对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的作用则明显较弱.  相似文献   

12.
冲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观察冲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总结1996年7月-1999年12月作者用冲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38例44眼,经过半年以上的随访,结果:43眼恢复正常的导泪功能,治愈率97.73%,结论:用冲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具有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的优点,为目前治疗婴幼儿泪囊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时机和疗效。方法将180例216眼按年龄大小分为2—6月,6—12月,12—36月共三组。用泪道探通术给予治疗,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Ⅰ组治疗成功率97%,Ⅱ组治疗成功率87%,Ⅲ组治疗成功率72%,总治愈率90.7%。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较佳的方法,且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2-6月时行泪道探通术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婴幼儿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的风险。方法对过去10年中施行的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术式、探通次数及探通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泪道探通2771例3163眼。治愈2715例3101眼,治愈率为98.04%,共出现假道及下泪点撕裂等并发症36例36眼,并发症总发生率1.14%。冲洗式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冲洗式探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通1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探通2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个月龄及以前实施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6个月以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虽有一定风险,但有较高治愈率,严格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ology of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ontents of the lacrimal duct in 9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including nine bilateral cases. These samples were cultured for aerobic and anaerobic bacteria and fungi with a routine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 Positive cultured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A total of 180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85 bacterial samples, including 150 strains of aerobic bacteria and 30 strains of anaerobic bacteria. Fungi were found in eight samples and actinomyces in three samples. The bacterial species that were most frequently found were Staphylococcus species, representing 34.5% of all strains, followed by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oides (15.5%). The sensitivity tests revealed that levo-ofloxacin and amikacin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antibiotics. CONCLUSIONS: Gram positive cocci was the predominant pathogen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Levo-ofloxacin and amikacin had the best effect in vitro.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住我院眼底病科311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99例)388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疾患者,入院当天眼部未做任何处理即常规行结膜囊需氧菌培养,并对阳性者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88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疾患者培养出需氧菌172株,阳性率为44.3%。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约占83.7%。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6.3%。革兰氏阳性球菌中最常见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43.6%和11.6%。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主要是大肠埃希氏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各占4.1%和3.5%。检菌率和性别存在明显相关性,女性高于男性,而和糖尿病病程以及类型无直接的关系。培养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性有所增加;革兰氏阴性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点用敏感抗生素眼水,常规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