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露龈笑患者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形态特征,为临床上制订正畸美容与正颌外科治疗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氏Ⅰ类、骨性Ⅰ类的22例露龈笑患者(露龈组)和40例无露龈笑错患者(对照组),年龄12~20岁。测量两组患者的12项口唇软组织参数,并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9项牙颌面软、硬组织参数;在模型上测量3项牙性参数。采用t检验及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与微笑露龈畸形相关的因素。结果与微笑露龈畸形相关的主要因素:口周软组织的活动度过大,上颌中切牙临床牙冠过短,上颌骨前突以及上牙槽骨的垂直向过度向下发育。结论微笑露龈畸形与牙齿、颌骨及面部软组织结构异常等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露龈微笑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80例露龈微笑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微型螺钉支抗植入上颌两中切牙之间的牙槽骨中,两侧下颌中切牙和下颌侧切牙之间设置牵引钩,微螺钉与牵引钩间行垂直牵引。观察患者的矫正效果,对露龈微笑矫治前(T0)、前牙停止压入时(T1)、矫治结束后(T2)的X线头影的硬组织角度测量参数(SNA、SNB、ANB、MP-FH、U1-SN、L1-MP、U1-L1)、硬组织线距测量参数(U6/PP、U1/PP、L1/MP、Overjet、Overbite)、软组织测量参数(U1-E1、L1-E1、Po-NB、GSL)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露龈微笑矫治的平均时间(5.12±3.44)个月,正畸治疗的平均时间(18.27±3.15)个月;患者的露龈微笑与面型均有明显改善;T1时与T2时的SNA、ANB、MP-FH、U1-SN、U6/PP、U1/PP、L1/MP、Overjet、Overbite、U1-E1、L1-E1、GSL明显小于T0时(P0.05),U1-L1、Po-NB明显大于T0时(P0.05);T2时的MP-FH、U6/PP、L1/MP、Overjet、Overbite、U1-E1、L1-E1均明显小于T1时(P0.05),U1-L1明显大于T1时(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露龈微笑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海峰  宋少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7):1461-1465
目的:通过研究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软硬组织侧貌特征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7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及56名面型较佳骨性Ⅰ类成人患者,选取能充分体现软硬组织侧貌表面形态特征的21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和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进行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Ⅰ类组相比,Ⅲ类组除ANS-Me/N-Me(%)、L1-NB(mm)、MP-SN(°)外,其余18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项硬组织指标与其对应软组织指标表现出高相关性,其中FH-N`Pg`与NP-FH、Y轴角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65、-0.908。结论:与Ⅰ类错牙合相比,Ⅲ类错牙合组侧貌特征主要表现在面下1/3的矢状向发育异常,垂直向无明显异常。影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软组织侧貌特征的因素为骨性、牙性、软组织厚度3因素,其中骨性因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s-wire system,PASS)治疗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均采用PASS矫治技术治疗的3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且均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两颗第二前磨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测量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疗程23.6个月,治疗前后上颌突度及唇倾的上下前牙得到明显改善(P 0.05);下颌骨的变化不明显,下颌平面角变化不明显(P0.05);面型突度及上、下唇的突度得到明显改善(P 0.05);∠NLA与∠SNA、∠U1-NA、U1-NA距、∠U1-SN呈现显著相关;ULP与∠ANB、∠U1-NA、U1-NA(mm)显著相关。结论:PASS矫治技术能够不用任何附加的增强支抗的方式有效控制支抗,有效改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面部软、硬组织,面部软组织会根据硬组织的变化而变化,但又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面部软组织侧貌与切牙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6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包括测量19个硬组织项目和6个软组织项目,用统计软件SASv 8.0分析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与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均有相关性.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通过增加上切牙的倾斜度,减少下切牙的倾斜度可使侧貌协调,上下切牙位置关系影响软组织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时Twin-block、肌激动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 7月-2022年7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肌激动器功能矫治,研究组采取Twin-block治疗,比较两组牙颌面硬组织 变化指标、软组织侧貌状态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SNB、ANB、SN-OL、SN-MP、Go-pg、 Go-co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软组织面角、鼻唇角、H角、上唇凸 距、下唇凸距、颏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PQ11-14评分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Twin-block 矫治器可获得比肌激动器功能矫治更好的效果,可有效优化牙颌面硬组织及软组织侧貌状态,使患者生活 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牙合]白人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男53名、女48名)安氏Ⅰ类错[牙合]样本。拍摄头颅定位X线片,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软件测量,用Alabama分析法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牙合]白人颅颌面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国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上下颌突度大,面型较突;[牙合]平面倾斜度、上下中切牙倾斜度及下中切牙至NB线距均较大;Y轴相对SN平面夹角增大,生长方向为后下。结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牙合]白人比较,中国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颅面结构呈现颌骨突度大、下切牙唇倾及下颌趋向后下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钛种植支抗钉用于改善露龈笑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8例露龈笑患者,实施直丝弓胶质技术,患侧切牙及中切牙牙根之间颌骨内种植微钛支抗钉(36枚),后行游离拉钩、弹性牵引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微笑露龈长度、牙冠长度及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等指标。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前后微笑露龈长度减少(2.74±0.21)mm,中切牙牙冠、侧切牙牙冠及尖牙牙冠均较矫正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支抗钉稳定性为91.67%(33/36)。结论微钛种植支抗钉改善患者露龈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矫正上颌前突畸形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特点,探讨正畸正颌等多学科联合治疗改善上唇软组织和微笑的美学效果,为手术设计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16例行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上颌前突患者,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相关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上切牙倾斜角平均减少8.8°,上唇高度平均增大2.44 mm,两者呈负相关(r=-0.807);上前牙槽高度、唇间隙、露齿距分别平均减少2.17、4.62、3.33mm,三者呈正相关(r=0.863或0.949).结论 上颌前部骨切开术,可根据患者的容貌特征并结合软组织与微笑的审美要求进行设计,通过术前正畸的调整及牙周、整形的辅助治疗,在矫正牙颌畸形的同时改善上唇软组织和微笑形态的美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与国内美貌人群颅颌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安氏Ⅰ类错[牙合]样本,男53名、女48名.拍摄头颅定位X线片,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软件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国内美貌人群颅颌面的相应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美貌人群比较,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呈现:①下中切牙、[牙合]平面及腭平面倾斜度均大,而下颌突度及上中切牙相对HP平面的倾斜度则较小;②在前面部垂直线距方面,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没有美貌人群发育好,尤其是面下1/3不够丰满;各项测量均值的标准差均大,并且越接近面下1/3变异也越大.结论:与美貌人群相比,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颅面结构呈现下颌在矢状方向与垂直方向发育欠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1项能够反映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形态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硬组织参数中除MP-SN(°)、ANS-Me/N-Me(%)、L1-NB(mm)以及Y轴角(°)外,余下17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部分硬组织参数及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大部分硬组织参数与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存在相关性,尤其软组织面角FH-N`Pg`(°)与面角NP-FH(°)、Y轴角(°)及SNA(°)相关系数达到0.914、-0.883和-0.742,可见两者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影响其软组织侧貌最为主要的因素为骨性因素,其他因素为牙性因素和软组织厚度因素。该类患者侧貌特点主要体现为面下三分之一部分在矢状向发育过度畸形,常伴有颏部后缩,而垂直向一般无明显异常。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使侧貌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成人患者和青少年患者共362例。摄取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头颅定位正位片。对面高、面宽等19项测量项目做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①安氏Ⅱ类青少年患者与正常[牙合]青少年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较小,但无统计学差异。②安氏Ⅱ类成年患者与正常牙A成年人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有显著性差异。③安氏Ⅱ类患者下颌骨在青春发育期有向前、向上旋转的趋势。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青春期发育,使面部畸形程度更加严重。本研究得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对正颌外科和正畸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国安氏Ⅰ类错成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白人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男53名、女48名)安氏Ⅰ类错样本。拍摄头颅定位X线片,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软件测量,用Alabama分析法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白人颅颌面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国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上下颌突度大,面型较突;平面倾斜度、上下中切牙倾斜度及下中切牙至NB线距均较大;Y轴相对SN平面夹角增大,生长方向为后下。结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白人比较,中国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颅面结构呈现颌骨突度大、下切牙唇倾及下颌趋向后下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MBT appliance)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例混合牙列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Ⅰ期采用Activator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每位患者均拍摄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硬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SNB角增加2.9°,ANB角减小2.9°,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mm)减小3.5°,下颌体长度Go-Gn(mm)增加3.0mm,前面高N-Me(mm)增加5.6mm;软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鼻唇角Cm-Sn-UL增大7.2°,颏唇沟角Li B’Pg’增大12.1°,面凸角Ns-Sn-Pos减小2.0°,上唇-审美平面Ls-E(mm)减小1.6mm,下唇-审美平面Li-E(mm)增大2.1mm。治疗结束时磨牙和尖牙均为安氏Ⅰ类关系,前牙覆盖明显减小,侧面型有所改善。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显著改善上下颌骨骨性关系。Activator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A、B点的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实验组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对照组患者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拔除后两组患者均不使用任何辅助矫正器或支抗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A、B点指标及软组织变化。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两组患者A’-Y、B’-Y、UL-Y及LL-Y测量值均明显减少(P0.01),且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对照组患者上下唇倾角及实验组患者鼻唇角、上下唇倾角、上唇翻卷度测量值均明显增加(P0.01),且实验组鼻唇角、颏唇角、下唇倾角及上下唇翻卷度测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上下唇凹点及上下唇突点相对X/Y轴移动距离的影响不同,拔除第一前磨牙对患者上下唇凹点/突点相对Y轴的距离及鼻唇角、下唇倾角、上下唇翻卷度的影响大于拔除第二前磨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安氏Ⅲ类乳牙牙合与正常乳牙牙合的异同,为临床研究乳牙安氏Ⅲ类牙合病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乳牙牙合安氏Ⅲ类儿童29例,对照组组选取安氏I类正常牙合患儿30例,分别对两组的矢状面型、垂直骨面型、牙槽骨高度、软组织形态进行测量。结果:两组儿童除了在垂直骨面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三个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矢状方向上:ANB(患者组-1.6±2.30,正常组2.5±2.41),面突角(患者组-0.77±3.72,正常组7.5±4.47),Wits值(患者组-3.52±3.36,正常组-0.54±1.91),A至N垂直线(患者组-3.35±2.65,正常组0.59±2.71)。牙槽高度包括:U1到NA距离(患者组13.52±6.34,正常组8.46±3.23),IMPA(患者组80.04±5.40,正常组85.97±6.07),上下切牙角(患者组129.65±6.35,正常组127.43±6.34)。软组织测量项目包括软组织面突角(患者组3.44±2.60,正常组11.98±3.23),鼻面角(患者组23.79±4.25,正常组25.36±2.55),上唇至审美平面距(患者组-1.2±1.37,正常组1.26±1.10)。结论:安氏Ⅲ类患儿与正常儿童的颅面生长发育趋势有显著不同,应该予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简单"2×6"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的矫治与简单"2×6"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患者,通过采用简单"2×6"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后对患者的咬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患者的研究分析,采用简单"2×6"矫治器矫治,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矫治时间4~10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简单"2×6"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畸形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使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支抗改善患者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双颌前突伴露龈微笑且设计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9例,搜集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患者微笑和侧貌像,并测量。结果采用后牙区高位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1-SN距和1-NA距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唇突度和上下唇间距均有一定程度减小。结论应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明显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微笑,并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动斜面导板在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临床上选择12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的成人错牙合患者,应用斜面导板分次前移下颌矫治下颌后缩,并纠正深覆牙合。恢复磨牙Ⅰ类关系。通过临床观察、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来评价其疗效。结果:12名患者中10名在戴用活动斜面导板6~12个月后,咬合关系明显改善;侧貌协调;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无颞颌关节症状。结论:只要病例合适,方法运用得当,活动斜面导板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的成人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袁东辉  刘远航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66-1667
目的:观察安氏Ⅱ1 错[牙合]患者采用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的拔牙模式固定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此种拔牙模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5例的安氏Ⅱ1分类重度深覆盖患者,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使用MBT技术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7项硬组织项目和5项软组织项目的变化。结果:采用此拔牙模式,重度Ⅱ1错牙A患者覆枪、覆盖减小,尖牙、磨牙关系得到调整,软组织侧貌协调性得以明显改善。结论: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和单侧下中切牙模式的适应证为重度Ⅱ1深覆[牙合]、深覆盖低角成人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