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优化复方银杏叶制剂中银杏酸(GA)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白果新酸对照品结合总银杏酸对照品定位,采用HPLC测定复方银杏叶制剂中5种银杏酸成分总含量,并比较石油醚提取/甲醇溶解、甲醇提取/氯仿萃取和甲醇提取/正己烷萃取法对制剂中银杏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以甲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总银杏酸含量测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与优化测定方法。结果:甲醇提取/正己烷萃取法对复方银杏叶制剂中总银杏酸的提取精制效果最好。响应面法分析显示,提取溶剂及溶剂体积对总银杏酸含量值具有显著性影响(P 0. 01),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85%甲醇,溶剂体积为100 m L,提取时间为1. 8 h,在此条件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7. 7%,精密度RSD为1. 42%。结论:HPLC简便可行,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复方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银杏酸的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仿提取,S iO2/Ag 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法从银杏外果皮中分离得到3种银杏酸单体,应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并建立了银杏叶制剂中的银杏酸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通过结构确证,分离得到的3种单体银杏酸-Ⅰ(C13:0)、银杏酸-Ⅱ(C15:1)、银杏酸-Ⅲ(C17:1)结构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在总银杏酸中所占比例高。结论:本法确立了银杏酸的分离纯化方法和银杏叶及其制剂中银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3种单体作为对照品来定量分析能更准确测定银杏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张志勇  王海宁  王克英  苌玲 《中成药》2012,34(10):2045-2047
目的 建立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HPLC定量测定方法,并对全国流通领域的349批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64∶ 25∶ 11),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 建立了HPLC法,平均回收率为96.44%,RSD为1.3%,全国流通领域的349批银杏叶片所含银杏总酸的质量情况不容乐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方法,同时应加强银杏叶片原料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杨光 《北京中医药》2008,27(6):463-466
银杏是世界上古老的树种之一,我国银杏叶资源是最丰富的,约占全世界的90%.亟待大力科研开发.其叶及果仁入药,始于宋代,以后历代本草连续记述,不断充实其内容.明代以来各中药店均有销售,但用量较少.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药学家对银杏叶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其所含主要活性成分是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等,认识到临床出现的副反应是由于其所含具有强致敏作用的银杏酸所致.因此.在加工制剂时,必须将银杏酸含量降至最低.德、法等国的制药企业率先从我国购买银杏叶和粗提膏,再加工提取制成片剂,用以治疗心脑血管和老年痴呆疾病,疗效较好,其质量标准将银杏酸控制在百万之10(10PPM)以下.中国上海中药研究所也在科研精制提纯,已将银杏酸降到5PPM以下.于1998年报经卫生部按二类新药批准生产,为与其它银杏叶制剂相区别,被命名"银杏酮酯".为促进银杏事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人民造福,特提出建议,呼吁有关部门予以关注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90∶ 1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各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差异较大,山东郯城总银杏酸含量最高(2.38%),江苏邳州最低(1.28%).结论: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6.
杨光 《北京中医》2008,(6):463-466
银杏是世界上古老的树种之一,我国银杏叶资源是最丰富的,约占全世界的90%。亟待大力科研开发。其叶及果仁入药,始于宋代,以后历代本草连续记述,不断充实其内容。明代以来各中药店均有销售,但用量较少。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药学家对银杏叶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其所含主要活性成分是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等,认识到临床出现的副反应是由于其所含具有强致敏作用的银杏酸所致。因此,在加工制剂时,必须将银杏酸含量降至最低。德、法等国的制药企业率先从我国购买银杏叶和粗提膏,再加工提取制成片剂,用以治疗心脑血管和老年痴呆疾病,疗效较好,其质量标准将银杏酸控制在百万之10(10PPM)以下。中国上海中药研究所也在科研精制提纯,已将银杏酸降到5PPM以下。于1998年报经卫生部按二类新药批准生产,为与其它银杏叶制剂相区别,被命名“银杏酮酯”。为促进银杏事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人民造福,特提出建议。呼吁有关部门予以关注支持。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及其制剂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银杏叶及其制剂中黄酮、银杏内酯和标准 EGb761等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银杏酸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栽培种植的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总银杏酸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90: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范围为0.48%~2.51%.不同采收期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5月底6月初含量最高;不同树龄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树龄大的较低,树龄小的较高.结论:这一变化规律为确定银杏叶的采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银杏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苷与银杏内酯分别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记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银杏叶制剂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胸痹、中风,实际上其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制剂的活性成分是银杏黄酮和银杏萜内酯。近年来,银杏叶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本文将对银杏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含银杏叶总黄酮 ;银杏叶黄酮甙 ;银杏内酯A,B,C;银杏苦内酯 ;银杏叶多糖等有效活性成分。近 5年来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很快。1 心脑血管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1.1 汪红仪等报道银杏叶提取物 ( EGb76 1 )对实验小鼠脑缺血的防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EGb76 1 可明显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导致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 ,显著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期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 Na-K -ATP酶活性的抑制 ,预先给予EGb76 1 可减轻海马缺血再灌后的亚细胞结构损伤 [1 ] 。1.2 李胜等报道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  相似文献   

12.
银杏酸单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素琴  吉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365-1366
目前银杏叶和白果的开发利用已很多,但银杏外种皮的利用率低。研究发现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银杏酸(ginkgolic acids,GAs),为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6位上的侧链碳原子数可从13至19、侧链双健数可从0至3个,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混合物。银杏酸是银杏中除了黄酮和内酯外的另一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组分,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等作用,在传统意义上是银杏产品中的有毒成分[1]。而现在对于银杏酸有了新的认识,银杏酸具有多种生理药  相似文献   

13.
<正>银杏叶制剂银杏叶提取物(Egb)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混合物,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测试手段对EG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EGb中发现了黄酮类、萜类内酯、聚异戊烯醇类、有机酸、烷基酚和烷基酚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在内的100多种化学成分[1]。舒血宁注射液是几种常见银杏叶制剂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醇苷、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临床用途广泛、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许多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抗氧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EGb)及其主要成分(银杏黄酮,银杏帖内酯)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EGb、银杏黄酮和银杏帖内酯作用于细胞,Western-blot检测其对抗氧化酶GCLC的诱导作用;用相应的功能检测法测定EGb、银杏黄酮和银杏帖内酯在体外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抑制大鼠红细胞溶血及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EGb和银杏黄酮可诱导抗氧化酶GCLC的表达,并能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抑制大鼠红细胞溶血及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而银杏帖内酯无明显的抗氧化作用.EGb的这些抗氧化作用均强于银杏黄酮.结论:EGb抗氧化作用强于银杏黄酮,而银杏帖内酯没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5种微量银杏酸的方法。方法:以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4 m L·min-1,柱温30℃;质谱仪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相关离子检测。结果:测定的氢化白果酸、白果新酸、白果酸、十七烷一烯银杏酸以及十七烷二烯银杏酸在5.0 min内分离良好,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0.20~200.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2 3);加样回收率(n=6)RSD均5%(98.86%~103.30%)。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酸含量差异较大(7.58~23.08μg·g-1),最高含量高达百万分之二十以上,仅有8家提取物低于百万分之十,市面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普遍银杏酸含量偏高。在所测定的各批次样品中白果酸、十七烷一烯银杏酸以及中白果新酸平均含量较高,十七烷二烯银杏酸和氢化白果酸平均含量较低。根据8家合格银杏叶提取物厂家的测定结果,建议所测定的5种银杏酸即:氢化白果酸、白果新酸、白果酸、十七烷一烯银杏酸以及十七烷二烯银杏酸的质控范围分别控制在2.94~3.59,0.97~1.18,2.35~2.88,2.94~3.59,0.59~0.73μ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银杏酸类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建明  沈红  钱士辉  柯清  周擎  段金廒 《中草药》2010,41(2):305-307
目的探索不同栽培模式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总银杏酸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量。色谱条件为Allti m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90∶1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外标法计算质量分数。结果银杏叶中总银杏酸范围为0.49%~3.43%。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采收期银杏叶中总银杏酸量呈逐月下降趋势,5月量最高,9月底10月初量最低。剪枝和移栽对银杏酸量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这一变化规律为确定银杏叶的栽培模式和采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条件对银杏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珺  何照范  张迪清 《中草药》2004,35(1):46-48
银杏 Ginkgo biloba L .属裸子植物 ,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之一。我国银杏叶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银杏黄酮、银杏萜内酯是银杏叶中主要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具有相当强的抗氧化作用 ,能清除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 ,阻止体内脂质过氧化 ;银杏萜内酯是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 ( PAT)拮抗剂 ,对脑血栓、心肌梗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 ,银杏叶被认为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天然药物[2 ] 。银杏酸是银杏叶主要有毒成分之一 ,具有较强的不良作用 ,它与致过敏、致突变有关。目前 ,国际上对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含量有严格的要求 ,必须控制…  相似文献   

18.
齐惠珍  周霞瑾  王明霞 《河北中医》2013,(12):1899-1901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性味苦,涩,平,具有敛肺平喘、活血止痛功能,主治肺虚咳喘,临床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是从银杏的干燥叶中提取的有效药用成分,其主要为黄酮类、萜类内酯及有机酸类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EGb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临床应用也有了进一步认识,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银杏酸凝胶剂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酸凝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为基质制备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并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MIC分别为31.756mg·mL-1和0.992mg·mL-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又称白果叶。银杏叶提取物(EGb)的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和银杏总内酯。其中黄酮苷包括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黄素等;总内酯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研究发现:EGb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LPO、提高SOD活力;能够舒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