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高考生考试焦虑水平与社会比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问卷》(ASC)对213名高三学生进行班级整体调查。结果①高考生考试焦虑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x-=16.48);②不同焦虑水平的个体社会比较倾向差异显著(F=14.10,P<0.01);③"自我贬低"、"自我完善"能预测高考生焦虑水平21%的变异量。结论高考生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且感受到了不适感;社会比较水平能较好预测其考试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试图找到信息焦虑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程度和原因。方法采用《信息焦虑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2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信息焦虑在信息搜索与选择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大学生孤独感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系别差异;3大学生的信息焦虑与孤独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0,P0.01),高信息焦虑组与低信息焦虑组的孤独感得分差异显著(F=30.611,P0.01)。经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信息饥渴焦虑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最高。结论大学生信息焦虑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信息焦虑程度减少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初中生孤独感的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765名初中生施测。结果初中生心理韧性的人际协助和情绪控制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家庭氛围对初中生的孤独感和心理韧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01);初中生孤独感与心理韧性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个人力方面(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能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孤独程度,其中情绪控制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最高(β=-9.43,P0.01);心理韧性支持力方面(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也能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孤独程度,其中人际协助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最高(β=-10.57,P0.01)。结论心理韧性可能是影响初中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城镇小学4~6年级385名在校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采用自尊量表(SE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孤独量表(CLS)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及两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481,0.400,0.378;P均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00,P0.01);2自尊在害怕否定评价和孤独感间起到了中介调节作用。结论:自尊可以部分调节4~6年级小学生在体验到社交焦虑时产生孤独感后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民工的孤独感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方法采用孤独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30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1农民工孤独感均分显著高于警察、大学生、老年人(t=4.43,P0.01;t=3.98,P0.01;t=6.18,P0.01);2农民工孤独感与总社会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有显著负相关(r=-0.38,P0.01;r=-0.52,P0.01;r=-0.26,P0.01),而与家庭支持相关不显著。结论农民工孤独感显著高于其他群体,且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孤独感、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错失恐惧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62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与错失恐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 P0.01),孤独感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44, P0.01),错失恐惧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23, P0.01);②孤独感不但对错失恐惧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42, P0.01),还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接对错失恐惧产生影响。结论: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孤独感与错失恐惧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城市和农村老年人认知能力、负性情绪的差异以及认知能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孤独量表(UCLA)、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宁波市内多个街道、农村的113名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①城乡老年人在焦虑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城市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t=2.37,P0.05),城乡老人在孤独感、抑郁情绪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在认知能力上,城市老年人水平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t=2.14,P0.05);③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孤独情绪,焦虑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r=-0.208,-0.198;P0.05)。认知能力与抑郁情绪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①城市老年人的焦虑程度高于农村老年人;②城市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优于农村老年人;③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与焦虑、孤独心理问题有显著联系。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老化会有更多焦虑、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高考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焦虑三者的关系。方法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广东2所高中的358名高考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①不同高考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06,P<0.01),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5);且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8,P<0.01);③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焦虑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2.85%。结论①女高考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她们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均高于男高考生的,粤东北地区高考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他们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均高于粤西南地区的;②高考生的焦虑水平均偏高,但不同性别和地区高考生的焦虑水平差异不大;③高考生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而降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孤独体验水平并进行差异比较。方法本文使用情感与社会孤独量表对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1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体验普遍,其中情感孤独高于社会孤独(12.6310.95);2总体孤独感(t=2.394,P0.01)、情感孤独(t=2.292,P0.01)在性别上,总体孤独感(t=7.640,P0.001)、社会孤独(t=1.96,P0.05)、情感孤独(t=9.959,P0.001)在恋爱与否上,总体孤独感(F=2.959,P0.05)、社会孤独(F=3.631,P0.05)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社会孤独(F=2.336,P0.01)在健康情况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社会孤独感(t=1.638,P0.05)在性别上,情感孤独(F=1.207,P0.05)在家庭经济水平上,总体孤独感(t=0.567,P0.05)、社会孤独(t=0.785,P0.05)、情感孤独(t=0.241,P0.05)在是否独生子上,总体孤独感(t=1.127,P0.05)、社会孤独(t=1.502,P0.05)、情感孤独(t=0.521,P0.05)在生源地上,总体孤独感(F=0.216,P0.05)、情感孤独(F=0.266,P0.05)在健康情况上,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校硕士研究生存在较普遍的孤独感,且情感孤独较为严重;性别、恋爱与否、家庭经济水平、健康情况等方面孤独感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是否独生子女和城乡生源方面尽管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校研究生的负向情绪及其因子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某高校采取整群取样方法抽取2944名本科生和3251名研究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自杀意念量表(SIOSS)进行施测。结果:(1)研究生中,女性的SDS、SAS、UCLA、SIOSS得分都显著高于男性,(t=-4.270,-3.392,-3.167,-3.436;P0.05);(2)同本科生比较,研究生在情绪和自杀意念方面与本科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10.340,-7.923,-14.241,-7.127;P0.001);(3)研究生的负面情绪与自杀意念呈显著的正相关(r=0.536,0.553,0.499;P0.01),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焦虑、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研究生自杀意念。结论:研究生女性的抑郁、焦虑、孤独感及自杀意念要显著高于男性,研究生的抑郁、焦虑、孤独感及自杀意念要显著低于本科生。研究生抑郁、焦虑、孤独感得分能很好的预测自杀意念的各项因子和总体得分。研究生教育中,应注重研究生心理教育,着重关注研究生的抑郁、焦虑、孤独感等负向情绪。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高中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偏低,ITS平均得分为(74.96±14.36);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10.37,P<0.01);来自城镇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用Young K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Russell编制的UCLA 孤独量表,对7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组的孤独量表得分高于非网络成瘾组(U=11.52,P<0.01);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  相似文献   

13.
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058,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的差异不显著;②高师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不存在性别差异,支持利用度年级差异显著(F=3.328,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③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高师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显著(F=26.737,P〈0.001),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越低;④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客观支持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6,P〈0.001;β=-0.230,P〈0.01;β=-0.174,P〈0.05)。结论高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客观支持存在差异,高师贫困生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830名医学院校大二学生,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中第25题“是否有轻生想法”与孤独量表(UCLA)调查其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程度.结果 医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6%.所属专业间的自杀意念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36,P<0.05);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x2=7.764,P<0.01).有自杀意念的医学生比无自杀意念的医学生有更高的孤独感,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 =4.005,P<0.001).结论 医学生的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相关.医学院校应重视学生孤独感等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降低孤独感水平扼制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顺德高中生内外向性人格、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内外向性人格、社会支持与高中生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顺德5所主要完全高中共296名高中生以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①男高中生孤独感程度显著高于女高中生;来自农村的高中生社交孤立程度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②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内外向性人格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内外向性人格有显著的正相关;③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内外向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各个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内外向性人格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内外向性人格、社会支持是影响高中生孤独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孤独感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及关系。方法用UCLA孤独感量表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网游成瘾与一般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t检验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高于一般大学生(t=2.13,P<0.05);关注计划(t=-3.54)、积极重评(t=-1.99)和视角转换(t=-2.95)等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较低(P均<0.05),而灾难化(t=3.02)和责备他人(t=4.98)等非适应性策略得分较高(P均<0.01);相关分析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呈正相关(r=0.326,P<0.05)。结论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多采用非适应性策略;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neliness and various aspects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high-school students, UCLA Loneliness Scale (Russell, Peplau, & Cutrona, 1980), Self-Esteem Scale (Rosenberg, 1979),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Fenigstein, Scheier, & Buss, 1975), Self-Monitoring Scale (Synder, 1974), and a High-School Life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a high school (N = 182). Loneliness (alpha = .885), higher for males than for female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various aspects of their high-school lives. Lonelines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and self-monitoring, an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Only for mal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loneliness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other correlational analyses also suggested that loneliness in males was relat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self-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探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某市一所小学3~6年级18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t=2.523,P0.05)、年级(F=2.924,P0.05)、是否独生子女(t=-2.554,P0.05)和生源地上(t=-2.534,P0.05)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积极友谊在性别上(t=-4.002,P0.01)存在显著差异,而儿童积极友谊与消极友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儿童孤独感与友谊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352,P0.01),即儿童孤独感程度越高,友谊关系质量越低;儿童孤独感程度越低,友谊关系质量越高。结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接纳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孤独感状况及其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使用孤独分类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84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①友谊、集体关系上的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1.98,2.02;P均<0.01),友谊关系、家庭关系和集体关系上的孤独感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F=6.20,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微博使用者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各维度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某大学374名学生,分别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孤独量表、信任他人量表和人脸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微博使用者在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2个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未使用者(t=-3.907,-2.060;P0.01),而在社交回避因子上,微博使用者得分显著高于未使用者(t=2.890,P0.05);2自尊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而与社交回避、孤独感均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与社交回避、孤独感均呈负相关(P0.01);社交回避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与人际信任、幸福感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非使用者相比,微博使用者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差;微博使用者的自尊、社会支持、社交回避、孤独感、人际信任及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