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活寄生汤是中医临床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经典名方,该方剂标本兼顾,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均表明其疗效确切,但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推广。中药复方独活寄生汤的多组分作用于多靶点,有助于解决膝骨关节炎的多个核心问题。基础研究发现该方可对炎症因子与细胞凋亡、软骨细胞代谢和软骨基质降解产生影响,临床研究亦表明其能够多方面调控炎症因子,改善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改善患者骨代谢,减少软骨损伤。综述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独活寄生汤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创,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是治疗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所致痹证的经典方。近年来,该方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骨伤科疾病的保守治疗,特别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效果尤为突出。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文章通过查阅历代医家的经典古籍,以及检索近年来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对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传统药物作用和现代药理机制两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经典名方是中药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推进临床急需高效的古代经典名方的研发已刻不容缓。组成中药物关键信息文献考证是经典名方开发的首要工作,物质基准质量控制是经典名方开发的关键,作用机制研究是经典名方开发当下及未来的主要任务,文章归纳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发布2年来对经典名方中关键药物文献考证、物质基准质量评价、运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进行的作用机制研究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经典名方的开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独活寄生汤作为治疗痹证的经典名方,目前被广泛运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表明,该方在治疗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独活寄生汤在骨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改善血液循环、调节骨代谢、调节细胞凋亡、促进软骨形成等作用,从而可改善这些骨科疾病症状,达到治疗效果,为独活寄生汤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国家及各省份发布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或中医药防治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期的古代经典名方使用情况。方法:提取诊疗方案中适用人群、分期、证型、主症、舌脉、治法、方剂名称等内容,录入Excel表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方案中推荐古代经典名方共计68个,近60%来自于伤寒金匮类、温病类的古医籍,其中10个方剂入选首批经典名方目录,方案中出现数量排在前3位的方剂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升降散、达原饮、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治疗期推荐的古代经典名方主要为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结论:古代经典名方在新冠肺炎治疗期被广泛认可及应用,使用于该病不同阶段时当辨明病机抓准主症。  相似文献   

6.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膝骨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中医风湿科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中药汤剂、中药制剂、中药外治、中医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有助于中医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的发展。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关文献,重点从病因病机和中医内服、外用、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拟对符合要求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流程,制备方法及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是获得政策优惠的一大前提。由于经典名方多为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在历代沿用过程中,药材炮制、药味用量、煎煮方式等可能发生了变化。若研究人员只是简单的采用现代方法对经典名方进行研究,容易偏离政策要求。加强前期资料调研,明确处方组成及所属朝代的用药情况能够给予经典名方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基于此,笔者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载的泻白散为例,通过遵循古法原则,从药材基原、药材炮制、标准煎液的制备、泻白散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等方面阐述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思路,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古代经典名方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做好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转化,对于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近年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防治过程中的及时性、可及性、可负担性,也凸显了加快古代经典名方新药转化的重要性。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依据是因为其“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长期使用验证,因此与以往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的研发模式、逻辑和技术要求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模式的思考,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提出与实践、研发审评逻辑与技术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研发和审评实际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期为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等一系列关于经典名方的政策法规进行分析,从经典名方目录遴选、制剂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等方面,提出经典名方研究和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成功构建膝骨关节炎的模型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途径之一,针灸在治疗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体现在细胞因子方面的观察研究较透彻。本文就目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常见细胞因子的观察及不同针灸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模型的构建1.1非手术造模1.1.1天然造模Silberberg等[1]首先发现C 57黑鼠有天然生成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本文拟通过系统综述目前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为拓展针灸疗法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42-254
本文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注册管理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注册管理政策沿革以及转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质量现状,202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行单独管理的办法,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2019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系列文件的政策导向及技术重点,以及现阶段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转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申请人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中药新药高质量研制要求,切实推进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转化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典名方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家相关政策指引下的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开发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关键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细化古今临证应用实际并标准化,用于大生产工艺设计。通过经典名方形成路径分析与内涵解析,概述了经典名方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组成与制法固定的药用物质是经典名方开发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经典名方的筛选、古方今病适用性及标准化出路等经典名方开发所面临的宏观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就目前的政策形势与研究现状,阐明了经典名方的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从肝、脾、肾三脏分析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机,阐述现代医家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则治法。肝血充足、肝气条达,则筋脉强盛;脾胃强盛,气血充足,则肌肉充实;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若三脏亏虚,则筋脉、肌肉、骨骼虚弱,痰、郁、瘀等病理因素产生而导致膝骨关节炎发生。因此在治疗上当明辨脏腑亏虚主次及各种病理因素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治疗上予以补益与祛邪,根据侧重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抗病毒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医药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小,价格低廉,部分药物还兼有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本研究拟通过对近20年公开发表的经典名方防治病毒性疾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及分析,并结合中医名家在古代治疗热病中的经典名方,对中医经典名方治疗病毒性疾病疗效做出较完整的评价,从而锁定具有价值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独活寄生汤是中医学中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的经典方剂之一,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方已广泛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为进一步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对近五年来其治疗膝骨关节炎基础文献检索分析,发现其可能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等。  相似文献   

17.
李玲  季光  张彤  肖伟 《中成药》2023,(10):3165-3172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温阳化饮法治疗“痰饮病”的代表方,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用于中阳不足之痰饮,证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之第19首,《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之第1首。为了满足临床需要,课题组前期依据《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要求,将苓桂术甘汤开发为现代制剂苓桂术甘颗粒,是首个按照中药注册分类3.1类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申请上市的品种,于2022年12月27日首个获批。本研究探讨苓桂术甘颗粒研发过程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以期为其他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百合地黄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方剂。通过整理古代医籍、现代文献,系统考证百合地黄汤处方来源、组方、主治等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发现该方最早见于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组方“少而精”,主治百合病,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处方剂量、药味炮制及煎服法均沿袭原方,鲜有改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抑郁、失眠、抗肿瘤等作用,主要用该经典名方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理亚健康状态等。通过全面文献考证,可为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典名方是我国中药方剂的瑰宝,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汇总,凝聚了中医药几千年的智慧。为了更好的发掘和使用这些资源,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古代经典名方的发展。由于古代医籍中对方剂细节记载的缺乏,在开展古代经典名方的研究中会遇到各种细小而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粗末”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散剂中的药物状态“粗末”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研究古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粗末的最佳粒径范围,为中药散剂和经典名方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通过研究发现,2 ~ 4 mm的粒径范围符合大多数研究者对粗末的定义,现代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粒径范围中药的优势。因此,可将2 ~ 4 mm的粒径范围作为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作为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第15首,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桂枝、麻黄、附子、知母、芍药、白术、防风、生姜、甘草9味药组成,功用祛风除湿、散寒除痹、佐以滋阴清热,主治风寒湿侵淫兼见化热伤阴之历节、痹证、鹤膝风等病证。在“传承精华,古为今用”的号召下,立足于古今文献考证分析,厘清此方历史沿革以及组成、方义、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等方证关键信息。再进行现代文献统计分析时,发现临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病症广泛,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以及骨科疾病的膝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腔积液等疾病,亦可用于内分泌系统、妇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病机总责风寒湿或兼热邪袭人,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古今文献,探明其沿革演变规律及方证关键信息,以为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成药研发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