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胡椒碱(piperine,PIP)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n=3):对照组、H/R组、H/R+PIP处理组。4 h缺氧联合6 h复氧构建H/R损伤模型,在机制探讨中给予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干预。以心肌细胞存活率与心肌损伤酶浓度评估细胞损伤程度;促炎症标志物(IL-6/TNF-α)检测评估炎症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检测氧化应激反应;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与H/R组相比,H/R+PIP处理组心肌细胞活性增加而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H/R组相比,H/R+PIP处理组能够显著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炎症与活性氧反应,表现为凋亡率、促炎症介质、丙二醛浓度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机制探讨中我们观察到,PIP能够上调PI3K/AKT磷酸化水平,而抑制PI3K/AKT通路后PIP的心肌细胞保护功能被逆转(均P0.05)。结论 PIP主要通过PI3K/AKT依赖性途径改善心肌细胞H/R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进行缺氧/复氧(6h/2h),模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卡维地洛预处理组(H/R+CAR组)、缺氧/复氧+卡维地洛+PI3K/AKT阻滞剂LY294002组(H/R+CAR+LY294002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3、p-AKT、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下降,ROS水平升高,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经卡维地洛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p-AKT、p-GSK3β磷酸化水平较H/R组显著增加,ROS水平明显降低,而加入PI3K/AKT阻滞剂LY294002后卡维地洛的上述作用显著减弱。结论:卡维地洛预处理能显著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而提高AKT、GSK3β磷酸化水平,减少ROS产生,增加细胞的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胞内来源的胞外小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通过富含的多种蛋白质及miRNA等遗传物质调控细胞凋亡、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过程发挥生物学作用。干细胞(SC)疗法在功能性心肌细胞损伤修复中表现了独特的优势。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源外泌体可以提高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生存能力,这表明MSC在心肌细胞损伤恢复中发挥的有益作用可能与其分泌的外泌体有关。因此,外泌体疗法可能是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一个无细胞治疗策略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对SC源外泌体在心肌细胞损伤修复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肥大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与正常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差异表达microRNA,并进行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分析,探讨差异表达microRNA调控心肌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取1~3天龄Wistar新生鼠心脏行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并分成两组,模型组用AngⅡ(1μmol/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对照组细胞未给予任何处理或加入培养液,分离纯化上述两组细胞外泌体,采用microRNA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icroRNA,通过miRanda算法分析差异表达microRNA靶基因,并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大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有14个差异表达microRNA,其中13个microRNA上调(包括mmu-miR-2137、mmu-miR-5126、mmu-miR-690和10个新发现的microRNA),1个microRNA下调(P0.05)。通过miRanda算法得到差异表达microRNA的靶基因54条,采用排序前20的靶标基因及其相关microRNA构建局部网络图。经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microRNA参与了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的调节。结论肥大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microRNA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并经靶基因调节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心肌肥大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3受体激动对H2O2诱导的大鼠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 H2O2诱导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为基础,给予M3受体激动剂胆碱和M3受体阻断剂4DAMP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2.结果 ①胆碱可显著降低 H2O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并降低细胞的凋亡率;②胆碱可增加凋亡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③M3受体阻断剂4DAMP可逆转胆碱的上述作用(P<0.01) .结论 激动M3受体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带具有心肌特异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somes)对大鼠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后损伤过程中诱导凋亡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外泌体干预组(Ex组)、外泌体干预联合PI-3K抑制剂组(Ex+L组)。再灌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评估细胞活力,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以及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心肌细胞Bax、Caspase-3、Caspase-9、Cyt C表达水平增高,凋亡比例明显增高,血清中LDH水平明显上升。Ex组可明显减少细胞损伤,降低促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促使血清中LDH含量下降。结论干细胞外泌体可减轻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后损伤,这种保护机制可能与PI-3K/AKT调控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综述外泌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提示外泌体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系统,能被大多数细胞释放和吸收,在受体-配体间传递信号分子诱导功能的变化,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主要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心肌细胞凋亡以及促血管生成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关靖  王皓  周俊  刘旭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5):756-761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外泌体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离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鉴定CAFs和NFs中α-SMA、FSP-1、FAP、Vimentin表达,差速离心法提取CAFs和NFs细胞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将外泌体与肺癌细胞A549共孵育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结果α-SMA、FSP-1、FAP、Vimentin高表达于CAFs;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符合其特征;与PBS组相比,与CAFs外泌体共孵育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01),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而与NFs外泌体共孵育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凋亡水平无显著变化,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外泌体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促进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建立心肌细胞凋亡模型,Ang(1-7)或PI3K抑制剂LY294002与H9c2心肌细胞共处理12 h观察对ISO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H9c2心肌细胞生长情况,采用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ISO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相对细胞活性,Ang(1-7)呈浓度依赖性逆转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相对活性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ISO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Ang(1-7)可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减少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p-Akt蛋白表达量。LY294002预处理后Ang(1-7)对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Akt蛋白表达量减少。结论 ISO能诱导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而Ang(1-7)能抑制ISO诱导的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Ang(1-7)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硫化氢供体8L对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F-E2相关因子2(Nrf2)有关的分子机制。方法用活性氧供体过氧化氢(H2O2)处理培养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以模拟急性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损伤;在H2O2处理前给予8L预处理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了明确Nrf2的作用,在H2O2处理或8L预处理前给予其选择性抑制剂鸦胆苦醇预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罗丹明123染色结合荧光照相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内Nrf2的表达。结果 H9c2心肌细胞经0~600μmol/L H2O2处理6 h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细胞存活率,且半数有效浓度约为400μmol/L。400μmol/L H2O2处理H9c2心肌细胞6 h可使LDH释放增加,MMP降低,并增加细胞核内Nrf2的表达(P均0.01)。在用400μmol/L H2O2处理前,先用50、100和200μmol/L 8L预处理1 h,可将细胞存活率从(52.6±4.3)%分别提高至(72.5±6.3)%、(83.1±5.2)%和(85.7±4.9)%。200μmol/L 8L预处理1 h还可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LDH释放(P0.01)及MMP受损(P0.05),但可易化H2O2诱导的Nrf2表达上调(P0.01)。另外,10μmol/L鸦胆苦醇预处理1 h不但可加重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P0.01),还可拮抗8L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P0.01)。结论硫化氢供体8L可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麦冬皂苷D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实验分为心肌细胞未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麦冬皂苷D组(H/R+OpD组)、缺氧复氧+麦冬皂苷D+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过表达组(H/R+OpD+PI3K组)、缺氧复氧+麦冬皂苷D+pcD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SFP)对缺氧诱导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缺氧条件为94%N2、5%CO2和1%O2,将细胞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构建缺氧损伤模型。采用SFP处理细胞后,CCK8法、Western blo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活力、增殖及凋亡相关指标;观察SFP对缺氧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了SFP对H9c2细胞中miR-22/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缺氧诱导H9c2细胞增殖活力的降低,促使细胞凋亡;SFP能明显增强H9c2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其凋亡;缺氧诱导H9c2细胞中miR-22表达上调,SFP前处理可以明显抑制miR-22表达;miR-22高表达能降低SFP前处理对缺氧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而miR-22低表达诱导SFP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SFP可通过下调H9c2细胞中miR-22表达增高PI3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SFP前处理通过下调miR-22表达改善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热诱导延迟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诱导延迟过氧化氢(H2O2)造成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机理。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同时温度诱导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70(HSP70),用H2O2造成心肌细胞损伤。采用Western Blottmg、流式细胞仪、Bcl-2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等作为检测指标,观察心肌细胞损伤,以及HSP70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温度诱导后HSP70在胞浆中大量表达,保护组凋亡率显著低于损伤组,Bcl-2和Caspase-3在损伤组大量表达。结论HSP70可延迟细胞凋亡,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过氧化氢(H2O2)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PC1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细胞损伤模型,加入10μmol/L的异丙酚,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双氯荧光黄乙酸乙酯(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蛋白表达;在此基础上,探讨异丙酚保护作用机制时再加入LY294002,分别检测细胞上述指标及pAkt的表达。结果 H2O2可致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增加,异丙酚(10μmol/L)可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异丙酚可抑制H2O2导致ROS和膜电位变化;增加Akt磷酸化水平;PI3K抑制剂LY294002可拮抗异丙酚的保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低、ROS生成增加、膜电位下降。结论异丙酚可减轻H2O2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这一作用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在用1μg/ml的LPS诱导H9C2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前,使用100μM人参皂苷Rb1或1μM PI3K抑制剂Wortmannin预处理1 h,2 h后收集细胞样本。利用q PCR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IL-6,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用WB实验检测p-AKT和AKT的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b1显著抑制LPS诱导的IL-6,IL-1β,TNF-α的m RNA(P0.001)和蛋白(P0.001)表达水平;人参皂苷Rb1显著抑制LPS诱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P0.001);PI3K抑制剂Wortmannin也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p-AKT表达水平以及IL-6,IL-1β,TNF-α的m RNA(P0.001)和蛋白(P0.001)表达水平。结论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阻止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给原代培养的乳鼠心室肌细胞缺氧16 h、复氧4 h,建立缺氧复氧(H/R)心室肌细胞损伤模型.于缺氧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R组,GLP-1+H/R组,GLP-1+H/R+U0126组,GLP-1+H/R+LY294002组,H/R+U0126组和H/R+LY294002组.H/R损伤后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凋亡率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结果 H/R组LDH活性、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GLP-1+H/R组LDH活性[(128.47±7.96)U/L比(223.96±22.10)U/L,P<0.01]、细胞凋亡率[(2.84±2.56)%比(12.58±6.69)%,P<0.01]和Caspase-3活性[(36 809±4750)RLU比(57 602±9161)RLU,P<0.01]则明显低于H/R组,但上述指标变化可分别被LY294002(PI3K抑制剂)和UO126(MAPK抑制剂)抑制.结论 GLP-1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对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实现的,并且GLP-1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与PI3K/Akt和MAPK所介导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H2O2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在37℃、5%CO2,条件下正常培养至细胞形成致密单层时,分别进行干预。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过氧化氢损伤组:将培养融合状态达到80%~90%的HUVEC,每孔加入终浓度为0.75 mmol/L的H2O2;H2O2损伤+17β-雌二醇保护组:H2O2损伤浓度同过氧化氢损伤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0.1 mmol/L;单纯17β-雌二醇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0.1 mmol/L;H2O2损伤+17β-雌二醇保护+渥曼青霉素组H2O2损伤浓度同过氧化氢损伤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0.1 mmol/L,渥曼青霉素终浓度100 nmol/L。收集干预后的各组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用CCK-8法比较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荧光探针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17β-雌二醇可以明显提高氧化应激损伤组内皮细胞中PI3K/Akt的表达,17β-雌二醇可以明显提高H2O2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并且减少H2O2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内的RO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加入PI3K/Akt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以后,17β-雌二醇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7β-雌二醇通过上调H2O2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胞内PI3K/Akt蛋白的表达,提高细胞存活率,发挥抗氧化损伤和抗细胞凋亡作用,这可能是雌激素发挥心血管保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心肌细胞收缩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在50 ml/L浓度氧环境下培养H9C2细胞,建立心肌低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DEX (0.01 μmol/ml、1 μmol/ml、100 μmol/ml)组。除对照组培养在正常细胞环境中外,其余四组培养在低氧环境下,且其中三组按要求添加相应浓度的DEX。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心肌酶谱蛋白cTnI、LDH和CK-MB的漏出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9C2细胞中titin、β-MHC、PI3K、Akt、p-PI3K、p-Akt蛋白表达。 结果 低氧条件成功诱导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低氧组细胞较对照组存活率低、凋亡增加、细胞培养液中cTnI、LDH和CK-MB蛋白水平增加;低氧+ DEX (0.01 μmol/ml、1 μmol/ml、100 μmol/ml)组较低氧组,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减少,cTnI、LDH和CK-MB蛋白水平降低,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增加,β-MHC和titin蛋白表达降低,且随着DEX剂量增加,变化更显著。 结论 在低氧损伤心肌细胞中,DEX能抑制收缩相关蛋白表达,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是否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络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NHG12)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并传代。取传3代BMSCs,转染SNHG12 48 h,分离外泌体并鉴定。取H9c2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C)外泌体组与SNHG12外泌体组,分别转染NC外泌体、SNHG12外泌体;SNHG12外泌体+miR138-5p抑制剂组与SNHG12外泌体+NC抑制剂组,分别转染SNHG12外泌体+miR138-5p抑制剂及SNHG12外泌体+NC抑制剂;SNHG12外泌体+SH-NC组与SNHG12外泌体+SH-SIRT1组,分别转染SNHG12外泌体+SH-NC及SNHG12外泌体+SH-SIRT1。制备缺氧溶液,将上述各组细胞与缺氧溶液共孵育6 h,建立体外缺氧细胞模型。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离心留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1β、IL-18含量。收集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剪切的半胱氨酸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来源于肝癌细胞的外泌体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揭示肝癌形成新机制。方法 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外泌体表征进行鉴定;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其极化状态。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透谢电子显微镜显示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外泌体粒径大小为(172.65±2.34)nm,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标志蛋白TSG101和CD63呈高阳性表达。佛波酯15 ng诱导人源单核细胞巨噬细胞24 h贴壁后CD68表达显著增加(6.67±0.98 vs 1.00±0.25,t=11.20,P<0.001)。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相比对照组(L02来源外泌体组),HCC细胞来源外泌体(低、中、高3种剂量)诱导巨噬细胞表达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CD163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结论 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