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管系统的炎性疾病可能是胆管癌的危险因素。迄今为止,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疾病, 诸如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Caroli病和吸虫感染等胆管癌(CCA)的前驱疾病研究较多, 并且与CC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也因此慢性炎症被认为是胆道良性疾病恶变的关键。因而, 研究胆管炎症疾病的分子机制, 有助于探索炎性因素导致胆管上皮细胞恶变向CCA的原因, 为治疗CCA提供新的方向。本文结合近年来炎性因素导致胆道良性疾病向CCA恶变的研究进展, 基于炎症相关分子机制在CCA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通常作为编码基因的负调节因子在诸多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老年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PND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因此文章主要阐述PND发生过程中ncRNA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 对预测和治疗PN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高度致命性的血管外科急症。尽管过去的20多年对急性AD的外科及腔内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显示急性AD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内皮细胞损伤, 平滑肌细胞耗竭, 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在此基础上, 突发的高血压状态下, 血流冲击、撕裂内膜进入主动脉中层, 导致急性AD的形成。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急性A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 并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显示多因素、多信号通路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急性AD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胆道树中任何部位的一组高度侵袭性和异质性的胆道恶性肿瘤。目前, 国际上公认的最理想的治疗手段依旧是根治性手术切除。对于不可切除、晚期或存在转移性的患者,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用药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近年来, 随着精准医学的提出和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大量胆管癌重要靶点被发掘, 如FGFR、IDH、VEGFR、BRAF、MET等, 针对其相应靶点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数据, 结合国内外临床试验, 就胆管癌的重要靶点及其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7.
8.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 针对晚期HCC的患者, 使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诱导细胞铁死亡是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方式, 主要过程为细胞内铁蓄积、自由基产生、脂质过氧化和多种细胞死亡效应器激活, 最终导致细胞质膜破裂。研究证明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可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铁死亡及其在HCC中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分子机制, 以期为临床治疗HCC提供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和可能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 LSTV)为单侧或双侧横突异常肥大而导致的腰椎变异。当肥大横突改变了LSTV的局部生物力学时, 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称为Bertolotti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臀部、下肢后外侧疼痛、麻木以及坐骨神经症状。LSTV常采用Castellvi分型。而LSTV存在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难以准确定位和编号。于是多种解剖学标志及脊柱参数被提出并应用于辅助LSTV定位及编号, 但均存在一定的错误率。即使在明确编号腰椎后, 手术前脊柱参数的基线选择也常存在争议。目前认为最佳的测量基线选择水平是S1, 但该结论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证实。LSTV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影像学征象, 而Bertolotti综合征的诊断需要对假关节局部注射局麻药物或类固醇激素, 且需排除其他腰椎退行性疾病。Bertolotti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常用手术方式是融合术和减压术, 两种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短期疗效。但由于患者样本有限或缺乏直接比较, 因此很难确定这两种方法的中远期疗效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Bertolo...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在腺体内呈现不均匀分布, 外周带发病率高于移行带及中央带。近年来, 不同区带前列腺癌被发现存在临床、病理、分子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 但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仍缺乏规范。本文从方法学、空间分布规律、临床意义等方面对前列腺癌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福先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23,(2)
第三代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代表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和Ⅱa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在中国临床应用已有多年。与第一代抗凝药物大分子肝素和第二代低分子肝素相比, NOAC作为单靶点和直接的凝血因子抑制剂, 在有效抗凝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NOAC完美吗?回答是否定的。NOAC在临床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本文就相应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以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2)
肩肘损伤涉及创伤骨科和运动医学两大学科, 治疗技术和理念更新迭代非常快, 对于肩肘外科医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熟练掌握传统术式的基础上, 将逐渐普及的关节镜技术、三维导航和骨科机器人等应用于肩肘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期特邀蒋协远教授组织一期"肩肘关节损伤"重点刊, 旨在针对我国该领域目前最新的理念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以期进一步深化骨科医生对各类肩肘损伤特点的正确认识、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辅助工具,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13.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民众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减重代谢外科发展迅猛, 并在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综合症等方面获得广泛肯定。本期重点选题为"减重代谢外科", 旨在探讨和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9)
随着基础医学、解剖学、外科手术技术及材料学研究的进步, 疝与腹壁外科发展迅速。为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本期重点选题为"疝和腹壁外科", 旨在总结和分享相关临床经验和成果, 以期规范和推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樊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S1)
中国肝癌发生率高、预后差,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到2030年我国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提高15%", 因此, 肝癌免疫临床治疗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聂兰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6)
自体骨移植一直被认为是骨移植的"金标准"。然而, 供区的医源性二次损伤、来源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免疫原性和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 来源也受到较大限制。异种骨(即动物骨)来源广, 避免了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缺点, 且具有与人骨相似的物理结构, 目前已在口腔科领域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免疫原性、供体体积及结构差异等原因, 异种骨移植在骨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期特邀请罗卓荆教授撰写"骨损伤的异种组织修复现状与展望"一文, 详细阐述了异种骨移植的临床意义与历史沿革、异种骨移植的骨科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异种骨移植临床转化的障碍与前景展望等, 为实现异种骨移植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以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2)
骨科快速康复的难点之一即术后负重的时机、力量等问题, 但是骨科下肢术后如何进行合理负重?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 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真正可操作的科学、细化的指南及操作规范。本期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专家组成员联合制定的"中国下肢骨折术后负重专家共识(2023)"总结了术后负重临床存在的普遍问题, 形成了8条下肢骨折术后合理负重基本原则及专家建议, 目前该共识对创伤骨科术后下肢合理负重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可以规范临床研究及相关技术发展, 为骨折下肢创伤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聂兰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3)
2022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强调了防治患者术前贫血、降低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减少手术相关的出血和失血等。由于创伤骨科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等5家组织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着眼于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液管理, 在上述指南基础上邀请全国多位创伤骨科知名专家进行讨论研究, 最终形成"中国创伤骨科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临床指南(2023)"。该指南根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进行分级推荐, 主要从术前血液管理、术中血液管理及术后血液管理三部分给出具体的推荐或建议, 为创伤骨科医生规范、合理地进行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